《大唐兴亡三百年》随感一
1.武则天在李绩的孙子造反之后,一怒之下对将早已过世的李绩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但是李绩已经被高宗钦定陪葬昭陵,武则天死后也是葬于昭陵,真是可笑又讽刺。
2.自从武则天幽禁儿子,登基为王,诛杀功臣,鼓励告密之后,基本上都是对传统礼教的一种颠覆,所以李显即位后,韦后乱政,秽乱宫闱,与安平公主鸩杀皇帝,也都不算太稀奇,只是在后世的道德标准下,觉得这些都太过耸人听闻。
3.权利本身是都是此消彼长的过程。高宗为了不使大权旁落,所以将武则天推到台前,但是因为他能够掌握住权利,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执政前期还是可以做到各方势力的平衡。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和武后对朝政的深度介入,武后的政治势力也在逐渐增长,对高宗决策的影响力也在慢慢的加大。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