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网之后
周末的时候,家里的网断了。
丈夫在打英雄联盟,刚进行到一半。我在线看剧,后面的内容加载不出来了。
我打开了我的游戏机。我是单机游戏玩家,不需要联网。我的 Nintendo Switch 和 PS4 上还有很多游戏没打通,够我玩几百个小时,断网也没在怕的。
丈夫愁眉苦脸。他说:“我突然发现,断网之后我就没法活了。”
我说:“你可以玩单机游戏呀!” 他拒绝了。他喜欢电竞,觉得单机游戏没有电竞那么多的趣味。我提议:“我手里还有几本科幻小说,你可以拿去看。” 他拒绝了,说没有看书的心情。我又提议:“那我们出门转悠一圈儿?” 他拒绝了,说“可能过一会儿网络就恢复了。”
最后他决定躺在床上发呆,等网来。
断网对我倒是没有太大影响。除了单机游戏和几本实体书,我还有 kindle 和大提琴。单单是大提琴这一项,就够我玩一辈子的了。反倒是因为一直有网,总有更新鲜的内容吸引我的注意,想玩的游戏拖了几年没打,想读的书拖了几年没看,也常常因为网上的信息分散了注意力、压缩了练琴时间。
我从小学开始上网,当时拨号上网的费用并不算便宜。中学时家里宽带包月,但家长在家的时候我就没得玩,我偶尔去网吧,一小时2-5块。零花钱有限,所以每次去网吧的时候都会大致规划一下要做什么。大学的时候在机房和宿舍上网,网费一小时6毛,校园里其它地方没有网络,间接控制了上网时长。出国之后发现免费的校园网覆盖学校及周边,开始时感觉这太爽了,后来才发现,上网 和 不上网 之间,再也没有了界限,我已经活在了网上。
当我意识到这带来的各种问题之后,最近的六年,我停用了人人,停用了知乎,停用了微博,关闭了微信朋友圈,注销了 Facebook, 注销了 Instagram, 注销了 Snapchat, 注销了 LinkedIn. 只留下了豆瓣。我不再在网上聊来聊去,我很少点赞也很少评论。比起线上,我更在意线下,更关注高质量的联系。我更愿意约对方出来,好好聊聊对方最近生活怎样。
然而积重难返。我的注意力还是没有回来。我也只能尽量有意识地选择接受的信息,训练自己尽量不那么依赖网络。
而丈夫颠覆了我的想法。他从接触网络以来,就一直活在网上,并且从未觉得这有任何不妥。他的梦想是成为游戏职业玩家。他除了吃喝拉撒睡日常事务,剩下的时间,一半用来上班,一半用来打电竞。我常常戏称他有两份全职工作。
可能我努力的方向,一直都是错的。我以为,只要我控制住了信息源,不再活在网上,我就能有更好的注意力,我就会重获心流,我就能更快进入状态,但其实,如果我像他一样有一个值得倾注注意力的目标,那么网上所有那些试图夺取我的注意力的信息,都是零。我固执地做减法,试图剔除背景噪音,而他直奔主题,直接忽略了所有的背景噪音。
网络恢复后,丈夫继续打他的电竞,似乎并没有从断网事件中得到任何启示,之后也并没有试图寻找断网后的爱好备选项。他只是给网络公司打了个电话,要求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线路检查。徒留我一人思考:我这一生,究竟是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