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就承认读不懂没什么好奇怪的
“没读过的书永远比你已经读过的重要。”读不懂的书未必像想象中那么重要。
认识骆以军始于看理想APP《故事便利店》音频节目。
那位中年胖子大叔操着一口台湾腔,软绵绵的(说不定讲述过程还时常啜一口烟,只是被编辑剪掉而已。烟雾吐出之后,句子也氤氲着乳汁一般柔润的味道),讲述一个又一个悲欣交集的故事,好像热锅上忘了倒进花生油而直接撒下蒜末,香气袭人。
实在受不了“爆炒蒜末”的诱惑,恨不得马上尝尝锅里的菜肴,也想看看究竟在炒什么菜可以这么香,于是就买了骆以军久负盛名的《西夏旅馆》。
水蛇卵一般的句子,乱如麻的铺排,娘希匹,读了几十页都不知所云,难怪豆瓣书评只有七点多分,如果不是高价购买也许真的束之高阁(那套书已经停版,只能买二手书,比原价还贵),忍吧,再读读。如今上册已读完,始知故事的走向,怪不得作者写这本书时得了抑郁症。
在极速变化的时代下,在纷乱芜杂的社会中,偏安一岛的人如何实现身份认同继而如何心安理得地活下去——信仰缺席、历史断裂、本省与外省的对峙、前景渺茫以及被和谐的焦虑更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头上,朝不保夕,仿若身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以至于,书写如毛线球被猫抓乱了。由此,或可理解这本小说行文为何“杂乱无章”,而只有继续硬着头皮读下去,才有机会渐入佳境,明白那中年胖子大叔的谵妄呓语。
“好大的一个上海,我们能在一起;小小的一个台北,却把我们难倒了”
江滨柳:有些事情不是你说忘就忘得掉的。
云之凡:可是你一定要忘记呀!你看我们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千疮百孔的?
江滨柳:有些画面,有些情景你这一辈子也忘不得的。
云之凡:可是你一定要忘记,你一定要学着去忘记呀!
不知为何?读《西夏旅馆》时,会想起《暗恋 桃花源》这出舞台剧,想起江滨柳与云之凡劫后余生垂暮之年病房里重逢的那段对白,想起“忘与不忘”这个主题。上帝给人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所带来的折磨与痛苦,在宏大的历史背景里,渺小如同一颗看不见仅能微弱地感受到的尘埃,风一吹,便不见了,却吹皱当事人的一池春水,哪怕时隔一个甲子、两个甲子。
“一定要学着去忘记呀”“有些画面,有些情景,不是你说忘就忘得掉的,这一辈子也忘不得的。”何止“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的情愫?
昨晚睡前,妻说工作没意义,想辞职。娜拉摔门出走之后,会怎样?脑里马上浮起这一幕。一百年之后,这个问题不止搁在女人面前,男人也需要面对。“工作与生活及其他,就好像小孩玩的拼图,一块一块图案不完整的硬纸块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拼凑成一幅图画之后,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小孩玩得不亦乐乎,途中或遇挫折乃至失败,拼成之后,肯定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哪怕只存在一刹那。”
在体面的活着已成问题的时候,奢谈意义根本没有意义。
在人稠物穰且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其中的人,都被扔进离心机,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而作者也有类似的经历,但某一天,一切都戛然而止,可以重拾历史碎片,按图索骥,追求自我,寻找意义。而此刻,我们仍在离心机里,日子过得比那本小说的行为更加凌乱不堪。
活着,活着,仅仅是活着,就有希望。
这或是大多数人命中注定的生活,无可争议的事实。
在这样的人生底色里,褪散掉初出茅庐时的激情,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理性的、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前进哪怕一分一毫,才是盛世蝼蚁们在社会中真正成熟的表现吧。
所以,不妨读曲高和寡的书籍,过下里巴人的日子,两者并不冲突,只要不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即可。
明乎此,学着忘掉哪怕忘不得的那些人与事,而《西夏旅馆》此时此刻读不懂又何妨,继续读下去,终有豁然开朗的时候。
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