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言简意赅地说一说
三代循环论
第一代人宠坏了自己的孩子即第二代,第二代被宠得都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了,于是第三代人只能靠自己,长出脑子。即便这样的第一代往往越俎代庖地宠溺第三代,但由于一个孩子心中父母必然是第一位重要、最为需要的角色,所以,第三代仍然痛苦,所以,要想生存下去,他必须长出脑子。这就是三代循环现象。
孝道的困境
一个孩子,即便已经三十、四十、五十岁,也不该为他父母的心理成熟度负责。我们不能颠倒先后。而孝顺往往无视心理的内涵,只做行为上的要求,而这要求又往往十分宽泛。孔子给划了个道道:父母让你做对的事,你就高高兴兴地去做;父母让你做不对的事,你就哭哭啼啼地去做。反正你得去做。这就难为人了。这就是孝道的不合理之处,造成了人的困境。我以为,孔子不该这么划道道。划得太狠了,过分了。心智未能成熟的父母得不到子女完美的孝顺,这件事,经常的,只有由他们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曾经的行为负责。
理解和不理解的本质区别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沟通、揣摩,最困难的情况发生在二人思维方式不一样的时候。这真的很难跨越。这个事儿我是这么想的,可他怎么会那么做呢?因为他根本不是你这么想的。那他是怎么想的?他是那样想的。他怎么会那样想呢?怎么会呢?问题就出在这儿,人很难想象跟自己不一样的存在。也许有的人更容易接受、掌握这个经常发生的情况。可我不算。我用了好多年才慢慢接受。
想让男人伤心的幻想
有一种女人,竟然存在一个十分靠不住的想法:她觉得那个男人会为她的离开而伤心。也许每个女人都有这种时刻吧。没什么,很正常,男人有时也这样,别泛滥就好。我是想说,果真有一种女人,每次都这样,很喜好这样,总是在这样。这样想让她哪里满足呢?她能在幻想中觉得自己最珍贵。于是她总也得不到男人,因为她只顾着享受自己这不可救药的自恋。
女人结婚的年龄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高二时就满脑子打算毕业后马上给男朋友结婚生孩子,把父母急得不行。搁以前我也会觉得她脑子有问题,但现在我真的改变了看法。因为我发现很多女人在十六岁左右就已经很成熟了,而一个十六岁的人发自内心想做的事,你能说它绝对不是源于本能吗?问题不是出在这样的女人身上,而是出在现如今法定的、普遍的结婚年龄和社会时钟上。这个规定肯定会下调的。而这样本性的女人,是生不逢时的。
一种无奈的反社会
不光上面说到的那种女人,还有一些保有与此时社会时钟不相符合的男人,在他们本性勃发急切想要做什么而社会不允许去做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一定落后于同龄人。拖来拖去,错过了他们的最佳时期,四处碰壁,被动,对自己的处境提不起兴趣,甚至埋下阴郁,性情大变,一步错步步错,直到变成了某种“反”社会者。这是一种无奈的反社会的现象,是人类整体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