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10月读书笔记
4月读书笔记:https://www.douban.com/note/758732708/
5月读书笔记: https://www.douban.com/note/762660778/
6月读书笔记: https://www.douban.com/note/768783867/
7月读书笔记: https://www.douban.com/note/772210183/
8月读书笔记: https://www.douban.com/note/777021529/
(链接明天用电脑再放吧)
9月,为了10月一个考试,断断续续在复习。
但是也因为去旅行了三天,见缝插针地在飞机上读了两本。(之后的不断更新)
有一点,就是感觉我今年读了很多比较同质化的书,确实也是我自己比较倾向和喜欢悬疑推理题材的书,包括这次读的两本也是叙诡题材作品。
希望之后能多读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
——————————————————
20:《19年间谋杀小叙》


这本书的笔记我是按作品原来的架构做的,虽然做笔记做到头晕还是努力梳理清楚了。和读《长夜难明》时的感觉更不一样了,虽然这两本书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但我个人认为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由于短评说的已经更多,我就打止了,熬夜久了身体里各种痛。

“包惜娣的眼睛似睁非睁,并不完全闭着,留着一线,如同庙里大佛的眼睛,无论你在哪个方向,隐隐约约地,都似在瞧着你。文秀娟惧怕过这双眼睛,后来,慢慢地,没有旁人的时候,她总是注视着它们,那里面幽深黑暗,包含所有,却又空无一物。她觉得妈妈就像是一尊神像,受着香火供奉,收纳着人间许许多多的祈祷愿望,景像森严,若打碎了,也就是一堆泥块而已。她曾试着打碎过,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就此解脱了束缚,无所畏惧了。”

21:《圣母》


叙诡题材作品(2/2)达成,按照两个主要人物的行动轨迹做的读书笔记,在这里不多剧透了。总体来说这本书我还是挺喜欢的,女性作者的文艺气质真的很独特也很细腻,像一杯冰凉的厚乳拿铁。

“这个孩子,我的女儿,由我来守护。不惜任何手段。为了守护女儿,母亲将无所不能。我不会让这种事威胁到我的家。我要密切监视女儿,彻底保证她的安全。
——因为,她是我奇迹的孩子。”

22:《13·67》


这本香港的推理小说合集在豆瓣评分很高,看到一些朋友的短评后我忍不住读了(原本想暂时放下悬疑类别)。事实证明——不好读、不适应的文风也是可以磨合的,只要故事精彩,其他的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悬疑小说的读书笔记,我一贯按人物关系以及小说架构来写啦……
(因为考试耗费了一整个月,一个月前读完的书,我直到今天才补读书笔记,而且还需要补五六本的样子……慢慢来吧。头痛。)

我每次经过立法局大楼,我都会抬头看看那个女神像。神像双眼蒙布,是代表法律精神不偏不倚,对所有人都公正严明,天秤代表法院会公平地衡量罪责,剑则是象征无上的权利。我一直想,警察就是那把剑,为了消灭罪恶,警察必须拥有强大的力量;可是,我们不是天秤,判断罪责、刑罚是法院的责任。我可以用尽一切手段捉拿犯人,诱骗他们招供,但我所做的,只是把他们送上天秤,让公义去衡量他们是否有罪。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什么是“大义”。

23:《流浪地球》(《刘慈欣中短篇合集》)


十分乌龙——当时我想读一下《流浪地球》这个故事,且,我记得这个故事是个短篇很快就能读完,于是就在kindle商店里找到了一个古朴封面的“流浪地球”,开心地读完了。
直到我准备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蒙了,原来这是一个合集,只是我找的版本不!完!整!
大不了重头再来🎶(流泪)
于是,这本合集耗费了我最长的阅读时间,但是也开启了我的刘慈欣大门——之前就买了《三体》,出于种种顾虑想晚点看来着。事实证明,大刘笔下的故事对于科幻盲也算得上是比较友好的。
就是认真读真的好耗费心力!!
这次的读书笔记就按个人喜好选了几个想展开评论的短篇,逐个写短评了。

“我们以后有很长的时间相处,有很多的事要谈,但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
——《吞食者》
通过文学,他重新发现了人,惊叹人原来是那么一种精致而复杂的东西,以前杀人,在他的感觉中只是打碎盛着红色液体的粗糙陶罐,现在惊喜地发现自己击碎的原来是精美绝伦的玉器,这更增加了他杀戮的快感。
——《赡养人类》

24:《步履不停》


第一次读是枝裕和的文学作品,之前只看过他导演的《小偷家族》,没想到电影和文字的气质惊人地统一。昨天我还读了《如父如子》,我发现是枝裕和写的题材大多是我最不喜欢触碰的亲情题材。
读书笔记忒难写,最后分析人物内心去了……

在大哥不算长的人生中,想必存在着某个我们不认识的人,在那个人心中也存在着我们不认识的大哥。也许大哥曾经告诉过那个人:“我喜欢向日葵。”或是大哥曾跟那个人说:“你就像向日葵一样。”抑或是大哥如此被别人说过。然后,那位某人也许想起了大哥的笑容,特地到街上买了花来到这里也说不定。我也没什么凭据。只是如果真有这么一回事,那也算是个不错的人生。

25:《天蓝色的彼岸》


虽然这是一本童书,但对我而言并不轻松。
我真是一个脆弱的大人,我惧怕死亡。一如既往。
不过如果不是像我这种固执的大人……如果我在孩童时代就读了这本书就好了。
这本书我是按原文架构做的笔记。

我又端详我的树。我想着它能长多高。可能将来它会被砍去当木柴。或许将来扩建道路会把它伐倒,或许它会生虫子自己枯死,或许将来会有一架飞碟落到它上面,或许——我不能再想下去了,不能再想我的树会发生什么意外了。我把这些想法都从我脑子里剔除出去,为什么不想点好事呢?最坏的事情就是死亡,而我已经死了。我只会更好,不会再坏了。也许我的树可以长几百年,也许不会。我只能希望它好好地生长,只能希望每一个人都过得好。

26:《格兰贝的年轻人》


短篇合集+1,我现在终于学会了做短篇合集的读书笔记——每个故事单独拎出来说。

酒吧里一切如故,看样子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无论他们两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或是没发生什么,他都盼望着下次她从月球归来的时候能够见到她。

27:《有滋有味:我的厨艺人生》


我宣布最难做读书笔记的是绘本!!
——但是我还是找到了一些些办法。

不管你喜不喜欢,人类都已经进化成了喜欢糖分、脂肪和盐分的生物。

28:《冬泳》


这本书批评的声音很多,但是我喜欢的故事也不少。整体读下来还蛮喜欢的……排版看出我对这本书的用心!
最近连着读了几本短篇合集,我又有些疲劳了……想再读点不同类型的书。
至此,兵荒马乱的九月与十月,结束了。

他想象着,想着自己是在开一艘船,海风,灯塔,浪花,礁石,在黑暗的前方,正等待着他逐个穿越,唯有彼岸才是搁浅之地。船身有一些疤痕,那是搏斗、撞击或者侵蚀的痕迹,时间的痕迹,当然,他的身上也有一些,每个人的身上终究会有一些这样独特的痕迹。无论是在阳间,在阴间,在工厂里,在黑夜里,在海水里,他们正是凭着这些痕迹找到彼此,并重新依附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