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 每一个小人物都该被铭记
时逢九一八,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联想起前一阵以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为原型的电影《八佰》,从上映到现在已经有快一个月的时间了,即使是全国影院受疫情的控制,电影票房依旧爆棚。这期间,电影的热度持续不断的上升,有关于电影的话题更是铺天盖地。
看过电影之后,小编也上网浏览了很多影评。有人赞叹这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是中国电影的一次新突破;有人赞叹演员们的演技,每个人物的塑造都十分鲜活,这让电影更加动人。当然,也有不少人吐槽影片其实与历史并不相符,有随意夸大之嫌;也有人说影片声势浩大制造悲怆的场面卖的就是情怀。
抛开这些或好或坏的评价,小编认为这部影片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许多不同的小人物,很多小人物刻画的都很到位。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回顾一下那些可能被一带而过的小人物,因为,每一个小人物都该被铭记。

“端午”(欧豪饰演)—是一段战争成长史
电影的开篇镜头是以端午这个湖北兵的视角来看待纷繁复杂的战乱场面的,时而摇晃的镜头展示了他的恐惧和无助,时而模糊的镜头展示了他的犹豫和迷茫。
他本不想参军,不想杀人,可是时局让他成为了一颗被动的棋子,他在逃跑和战斗的矛盾之间多次受到战友的感染,从而在后期他主动选择加入战斗而非一味的逃避,这是一个人物的一段战争成长史。

“老算盘”(张译饰演)—展现了人性的弱点
他一身邋遢军服,一脸半睡不醒的样子,头发长而杂乱似乎永远都油腻腻湿漉漉的,圆圆的眼镜永远架在鼻翼两侧,总是从眼镜上方偷偷地看人看事,闪躲逃避的眼神,卑微中透漏着猥琐,胆怯中透漏着算计。
“兄弟,兄弟,你有家吧?你家里有地吧?你有没有讨老婆?我家里给我定了一门亲事,听说我老婆胖嘟嘟的,我都还没见过。”这是老算盘逃走之前和拿枪对着自己的端午说的话。
他算计战友,他临阵脱逃,他畏惧战争,他害怕死亡,他懦弱、胆怯、虚伪……似乎所有不好的词汇都能用在他的身上,因为他和我们所崇拜和歌颂的英雄完全相反。他没上过战场,没拿过枪,没杀过人,贪恋还没来得及享受的人生,他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可是他最后流下的泪水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让我觉得这个人物的存在绝不仅仅是衬托英雄之伟大,而是展示了人性最为真实的一面,他代表着一类人,租界那头的歌舞升平、隔岸观火的国人不亦是如此吗?。

“羊拐”(王千源饰演)、“老铁”(姜武饰演)—相互辅助一路成长
羊拐当兵到处搜刮财务,却是为了奉养老母亲;老铁无胆无能,郁郁不得志,却念念不忘做儿子心中的英雄。他们一个刚强却毫无斗志,一个奸滑却充满人味。他们之间的猥琐对白也充满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向往。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他们原本的“恶”成为了杀敌的动力,他们原本的“恶”也在无数次战斗中逐渐被净化,这不是战争的作用,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是一个人觉醒的过程,那就是—向往和平。

“陈树生”(郑恺饰演)—小士兵的刚毅不屈
他在白色汗衫上,给远在四川大巴山的老母亲写下了一行悲怆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敢!”
在敌军的步兵再次靠近四行仓库的时候,他在自己的身上捆满了手榴弹,大声喊着“娘,孩子不孝了!”然后从楼上的窗口跃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求生是本能,舍生忘死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当大战临头时,一名普通的小士兵刚毅不屈,已无畏的姿态,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