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后记
选择一个人的长途骑行,原因有几个:
1、自定的时间,没有和不愿去迁就别惹你的时间
2、应该会省钱,看过类似的团一般在一万左右,初看觉得贵了不少。自己会花多少,出去前觉得买到合适机票不会超5千。(事实刚才简单加了一下,已经一万)
3、比较自由和随性,跟着既定计划或者团队走,总是要迁就。
同样对比开车和摩托,毫不犹豫是骑行,因为不管从欣赏风景和感受路程,只有骑行时最完美的。不会一闪而过,最美的风景是奋力爬坡后在坡顶瞬间出现的美景。没有上坡的旅程是不完美的,骑行,爬坡时会上瘾的,停不下来的。
当需要穿着厚厚骑行服或者躲在车里空调走在路上时,我可以穿一件短袖充分享受阳光和空气。
装备最花钱和耗时间:
在沪去了两趟迪家,补了大部分装备,在兰州又去了两趟,一趟补充厚裤装备,第二趟是加了一根登山杖。迪家bike和outside装备上是十分满意,类品全,质量不错价格还好。
在所有费用中,最大头是在装备约2500,其实在这15天的过程中,新增的装备其实用的很少,除了一直在用的骑行风衣¥199(比较满意,轻便,防风,防雨-其实路程中天气很好只遇到过小雨,原预算是另一品牌的价格是5倍,性价比很好)
其他补给类:约100元,多是巧克力棒和果干,比较适合我,中间不少时间中午为节省时间,多是直接食用不进餐厅。
新补的装备,手套,防雨裤,袜子,(后到兰州再增补一项厚抓绒裤)约700,骑行还是比较费衣服(防风,防雨)因为一直在运动中,既要保持透气又要防风雨.
剩下是一些小物品但又是必须比如头包,头灯,尾灯(此一路隧道较多,是必须)约200.
此次增加了一个约5L的头包,发现是使用最多,容量是越大越好,平时充电,补给,临时增添衣物都可放入。后续长途可考虑一个质量更好(有防雨最佳)。
性价比高的交通:
来回交通赶上今年特殊年份和非暑假的淡季:去300+回658 ,去选最便宜春秋,因为有工具小包托运,即使很小包也收了75元对比票价就没性价比了。
其他交通是在最后几天,交通加门票1000元,在川主寺去黄龙+九寨和都江堰的青城山,门票+包车(从川主去九寨很不方便必须当地包车),总体很满意,想去地方都去了,景观也很喜欢。
一言难尽的住宿:
一路优先青旅-一是难得这次机会可以随意的住,二是骑行后可以在青旅找到骑行同伴或者旅行朋友,事实上现在青旅分化很厉害,除了最后一天在成都,前面从兰州开始即使我选了在当地最好的青旅也是很难让人满意 都有很明显硬伤 兰州一家就在交通要道上,一晚上公车和货车轰隆而过,郎木寺一家历史悠久的青旅就在白龙江上,好在当天疲劳,即使江水同样轰隆也睡着了。夏河一家藏民民宿-也是青旅多人间(事实上这时住多人间,其实都是一个人住)遇到难得停水,在一身臭汗的情况下随便擦擦就睡了(当时连冲马桶的水都没有,比较崩溃),最窝火的是在都江堰,在携程找了两家当地评分最高的青旅,第一家窝在一个公寓里,连个招牌都没有,老板也牛哄哄的,我牛脾气也来了掉头走了。找第二家,装被套,拿着像尿片一样的传单被套,和枕芯,被芯到处颜色斑斑,即使当年藏区条件很差时也不至于这么差,只能再退(另外一个原因也是价格便宜,不住不退也不心疼),当大多数青旅堕落到比招待所还差时,郁闷和忧心一路不能散去。好在所有的这一切在终点成都得到化解,选的是最大的20人间,是我这一路上住过最干净,最舒服,睡的最好的一晚(包含对比兰州住的全季),也是这些年来青旅最好的一次,接近当年住巴黎青旅的干净和秩序带给我的震撼,很欣慰国内也终于有人用心做出好产品和更有特殊的中国产品。
餐饮:
优先当地日常的餐饮,如有特色小吃,即使全程面食对我一个南方人也是很享受的。
最便宜的一天是夏河到碌曲,中午有时间还上了餐馆,中餐10元一碗面片和晚上15元拉面,能量和补给足够。不满意的是早餐,选了兰州比较大品牌的东方宫吃面,结果面条软踏踏,伙计解释到高原水烧不到100度,烧不到好火候。
一路也是暴饮暴食,晚上会找个参观,一个人点两个菜,狠狠吃一顿。最暴的一次是汶川,羌族口味的酸菜鸡,一个人包了常规两个人量的大锅炖一整只鸡,好在白天消耗大,那天从川主寺一路下坡一天干了200km。
其他消费
中途在川主寺休整两天,游玩,作为旅游交通必经地的川主寺,相比几年前热闹萧条了很多,不少酒店直接歇业,只有少数几家参观还有些生意。购物和吃饭,都觉得还比较实惠,和回程匆忙在机场购买的礼品来看,川主寺消费其实比较低,而机场相比礼品包装会漂亮,但物品品质和特点却比较一般,只是常规的牦牛肉,茶叶之类。
也有不满意的装备
此行中唯一不太满意的是带指针的气筒,出发前带了两个,一个是米家电动,一个是迪家手动,综合考虑分量和便携,选了迪家指针,因为中途遇到一次扎胎,还是回到酒店里再打气检修和补胎,发现手动打气到高压是个力气活,而且每日气压会有损耗,2-3日后会降到80左右,手动达到110感觉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那是万分想念米家电动气筒。下次宁愿重一点还是选米家,毕竟高原打气是个体力活。
无用但不多余的装备-防雨
因为川西今年雨情比较严重,而且高原所以在防雨上是做了充足准备,尾包是全防水-背了一整套衣服和工具,天气好,事实上这部分装备基本没用。
防寒装备-
运气好,一路雨少,那就一路多是阳关,加上车也没出什么问题,没有遇到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情况,防寒的衣物基本也没用上-一件羽绒背心,一件冲锋衣(去九寨下雨用了一次)一件抓绒裤(有几晚高原还是穿了)
最佳的骑行装备和衣服
即使是3600高原,中途几天也遇到过大逆风,但在骑行运动过程中,一件短袖+宽松的快感短裤+袖套和抓绒腿套+一件骑行风衣+半指手套基本能应对我骑行过大部分时间,当然在赶早路7-9点太阳还没照耀前,还是有点冷(但一般在骑行20分钟后,如穿了更多衣物,基本又回到这一套基本装)
这一套还有个优点,因为薄和快感,骑行短袖+骑行短裤晚上到了酒店,稍微洗下用电吹风稍微吹干,第二天又可以保持干净和干爽使用,透气也能保持在一直运动过程中保持干爽透气(相比不爱穿有衬垫骑行裤,也没带联体骑行裤,原因是中途上个洗手间等不太方便,毕竟不是3-4小时的一场比赛)
如果旅途中觉得最鸡肋的装备 1、gopro,拍视频 视角和密封的原因 ,还不如一个手机
最后回到重点车:
1、公路还是山地 :我的回答一定是公路,原因很简单,10天左右的骑行,重量是关键,轻装+住酒店完全够,完全不考虑帐篷和露营,而且还是推荐尾包而不是货架
2、轮胎,出发前比较纠结用公路还是旅行35宽胎,因为车架原因装不上35宽胎就放弃不想了,事实上全程25c的轮胎轻便,通过性基本没影响,前胎是speciliazed 的all condition 的旅行旧胎,后面是Schwalbe家5级防刺旅行胎,都是高压100的,后者有更深和更厚的轮胎花纹。大闪家的旧胎在几天公路遍布砾石子和高速下坡等路面折磨下,已经多出出现长裂纹和深嵌入沙粒。虽然全程绝大部分都是公路,但毕竟自行车大部分都是在路肩部分走,是沙子,石头和各种材料混杂的部分)所以旅行前建议还是换成全新旅行胎最好。也不是万能,全程唯一次扎胎,是Schwalbe的旅行胎,一根约4cm的铁丝斜插进轮胎,而前胎全程没出问题。
3、锁鞋-下次有长途还是会考虑-公路锁+一双备用走路轻便鞋,相比还是会比狗嘴要好用,可能是一直用锁鞋,这次考虑长途换成越野鞋(硬头+半硬底+半防水-喷防水剂)配合狗嘴,还是够用的,大部分狗嘴是没用的,套狗嘴有两个问题:1 发力,鞋头发力和锁鞋鞋章发力,效率要查很多,膝盖也感觉不舒服,2 经常会上下车,狗嘴套上不是很方便(部分原因是越野鞋有钉比较妨碍一次性套入狗嘴)
这次备用的轻便鞋全程没用过。salomon LAB骑车,游玩,平时走路都俱佳。
如果还有下一次
如果下次希望增加的设备,一个拍立得,虽然比较大,但旅途中遇到的朋友和有意思的事情,可以立即拍下来,照片也可以做个礼物赠送对方做留念。
是否还会骑行,那是一定的,时间允许的话 1 环台湾 2 是滇藏 3 独库
短线 1、濑户内海 2 京都 3 拉萨-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