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总结】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为什么要高效阅读一本书
- 可以保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 信息时代,碎片化信息严重,影响阅读质量,缺乏深度阅读会让人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 有些人读完一本书压根没看懂,要么就很快忘记了,导致满满的挫败感
- 面对一本厚书的恐惧感,读书太慢的焦虑感,书看不完的负罪感,读不懂没记住的挫败感,就像四座大山挡住了很多人的去路
▏破除阅读误区
- 读书真的越多越好吗?
- 绝大多数的书籍粗制滥造,存活周期不会超过20年
- 什么是读书破万卷?
- 关键在破字而不是万卷,古人的万卷实际上是没多少书的
- 遇到好书需要精读
- 你和书籍的关系是什么?
- 书可以是你的奴仆,你是书的主人
- 书只是工具,梳理知识应该为我所用
- 一本书不需要完全看完,也不需要完全看懂,不要为了读完一本书而去读,读完一本书没啥记住的,只要能从中有所收获就可以了
▏如何选一本值得读的数
- 排除一些不值得读的书
- 标题夸大其词的,比如30秒看穿人心,5分钟学会演讲
- 典型的成功学鸡汤
- 拼凑各个领域的二手信息,断章取义,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
- 选择经典书籍
- 可以选写书人已经去世的,还能流传下来的一般都是好书
- 选择领域中最权威的人
- 看到一本书不错,可以找他写的另外的书
- 常常被人提到的书
- 书店里获得参考,书店的书毕竟有限,可以知道哪些书是比较受欢迎的
▏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 确定阅读目标,制定阅读计划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找到自己的黄金阅读时间
- 保证每天这个时间你都是有时间的
- 带着问题去读书
- 阅读的时候保持专注
- 找到一个没人打扰你的环境
- 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
- 相对比较轻松,模块化的内容
- 交叉阅读
- 长时间读一本书疲劳了,换一个类型的书读一下
- 但切换不能太频繁
- 不要默读
- 学会看一组词语,慢慢看一整句话,甚至一个段落
- 学会听书
- 听过后觉得不错,可以进行精读
- 给读书赋予一个意义或者价值,才能变得更加有动力
- 只有真正认识的读书的价值,才会花越多的时间在读书上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 逐字逐句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阅读方式是不可取的
- 先看五分钟,激活行动力
- 检视阅读法,封目序尾
- 封面:可以看到书的种类和主题
- 目录:清楚一本书的脉络和逻辑
- 序言:展现整本书最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精华,说明全书的概况,
- 结尾:看看书的结尾或者附录,会有整本书的总结补充和升华
- 读书读得不够快,因为你读得书不够多
- 阅读的速度是由你的知识储量,也就是拥有的知识信息和个人的经历感悟
- 快速提取书本里精华的能力
▏如何拓展你的阅读广度
- 四大需求
- 生存需求的阅读:帮助你找到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专业书和教科书
- 思想需求阅读:帮助你思考和了解现象的本质,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
- 工具需求阅读:帮助你消化其它书籍的阅读
- 休闲需求阅读:提供娱乐和休闲,不解决现实需求,也不能满足思想需求
- 与别人拉开距离的主要是思想需求阅读
- 明确读书目的,找相应的书籍
▏针对四种阅读需求的阅读方法
- 跳读法
- 挑选目录,挑选最感兴趣的一章,直接翻到那一页去读,不要在意是否按照顺序,也不要在意是否会漏掉什么信息
- 很多时候对书敬而远之,就是缺少了破冰的环节
- 跳读可以和书尽快的建立情感上的链接
- 很多书都遵循二八定律,一本书只有20%是重要的,适合用到生存需求阅读
- 精读法
- 思想需求阅读,这些书都是高度浓缩的结晶
- 每次只对一个主题(全书搜索一个主题)进行精读
- 用书法
- 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其它内容可以忽略
- 工具类阅读一定要自己上手操作一遍
- 闲读法
- 快速和投入,最好一口气读完
▏书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 阅读能力不同
- 信息提取能力
- 归纳理解能力
- 逻辑分析能力
- 质疑批判能力
- 信息提取能力
- 一本书也许只有2成内容才真正值得一读,其它的都是辅助信息
- 比如作者自述一些特殊经历,夸张的表达和情绪渲染,这些都可以跳过不读,有时候作者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往往会给出大量的铺垫,旁征博引一些数据,举一些案例,也属于辅助信息
- 窍门:
- 找关键词,比如”然而“,”但是“。。。
- 找关键位置,看章节的开头,如果开头只是铺垫,那么可以看章节的最后一段,看看有没有结论性的描述
- 先问问自己,我要从书里面获得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 归纳理解能力
- 看完一本书能不能复述书上讲的内容,把重点提炼出来的能力
- 画思维导图,核心观点为中心,画分支内容,每个分支写出对应关键词
- 分支继续画详细分支内容
▏读懂一本书的进阶能力
- 逻辑分析能力
- 多问为什么。从书里面找到作者表达论点的部分,再去找理由
- 论证过程通常有: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
- 关注论据,不断问为什么,还原作者推导过程
- 通过用自己的话去重复一遍,如果别人能听懂说明你已经真正搞明白
▏如何真正读透一本书
- 质疑批判能力
- 很多故事都是杜撰的,真实性需要质疑
- 正面案例结论成立,那反面案例呢结论是否成立
- 如何做?
- 多看同主题但不同观点的书
- 保持一种随时质疑的状态,主动筛选信息,不断提问,去伪存真
- 四种能力分别对应: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真的吗
▏读完书,如何学以致用
- 三步用书法
- 知识重述
- 扩展思考
- 自我应用
- 学以致用
- 记录思考过程
- 记录我下一步行动
- 回顾并记录原因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 明确主题
- 搭建框架
- 主题阅读
- 准备一份与你主题相关的书单
- 把筛选出来的书,找出你需要的知识点和内容,做好记录和知识管理
- 一定时间大量阅读同领域的书,建议5-10本,快速了解一个细分领域的知识
- 主题阅读
- 填充内容
- 收集一些知识记录
- 碎片化信息
- 找领域一流专家
▏输出式阅读
- 阅读一本书只是一个开始,真正好的学习,需要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对别人进行输出
▏如何讲好一本书
- 吃透,挖掘一本书的内容以及背后的价值
- 问问自己,分享一本书的意义是什么?
- 作者写这本书,他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是什么?真的就只是这样吗?不同的视角有没有更加深层次的意思
- 这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改变?小到一个观念的更新,大到对人生的影响
- 如何讲才精彩?
- 要以听众为中心,听众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听你讲这本书?
- 好的讲书一定要简单易懂,接地气,讲人话
▏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真正明白我读书从第一章开始的习惯并不好,应该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有限阅读,或许我能更加耐性的读完整本书
- 整本书也不是一定需要读完的,当某些章节自己觉得没读的必要就不必浪费时间了,只要有所获就已经足够
- 读一本书之前最好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在书中可以不断的寻找答案,这比一行行读下去会更有意思且富有耐心
- 读一个章节的时候要逐渐学会从扫描单个字,到一个个词组,到一句句句子,提高阅读效率,可以着重看开头和结果,通常会是作者的总结归纳
- 刚开始读一本书,先看封面,目录,序言和结尾,可以做到了解整本书的脉络和主题。
- 给别人讲书这个层次我还没到,就先积累读懂一本本书吧,可以自言自语说出自己对所看书的理解,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