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贴】上外口译失败,华理上岸,我的华东理工大学MTI英语笔译保研推免经验分享
历时三个多月的保研备考上外口译,结果并不理想,回去自己华理的外院读了笔译,不过所幸分得一个好导师,这里也算是把自己的一部分失败经验分享给大家。
先介绍一下自己情况,华理主修理工科,英语辅修,专四84,高口,三笔。由于是跨专业保研,一开始就已经明白大部分学校不会收我的简历,所以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上外的保研中,结果也只有华理和上外收了我的简历(苦笑)。大一、大二算是磕磕绊绊的学着英语,大三上开始用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去学习翻译,大三下课余时间包括暑假每天大约7-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另外也报读了中国高翻团队符学长(微信zggftd1)的保研课程,课外也做了三笔的两本书,学长的外刊分享回译,看了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18年的工作报告,《经济学人》的leaders。
上外保研笔试一改常态只考了两段300字左右的互译,总结,热词都没有考,题量太少竟然有人提前交卷。具体题目可以去符学长的课程里看,是非常典型的上外喜欢考的不拘泥原文,尽量释义的文章。口试考的是EC-3min-特斯拉的电动车和飞船载人,CE-2min10s左右-天然气的优缺点。特斯拉的情况在前几个月外刊中出现过,所以看时事外刊非常重要。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口试的时候太过于慌张,文章与speech repository上beginner的难度持平。四位老师坐4、5米前,你需要坐在一个话筒后进行对录下视频的内容进行复述,演讲者就是其中两位老师。虽然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情,心中默念了好多复述需要注意的点,但是第一段复述的时候漏了一个电动车的优点,结束时我就有点崩溃了,因为我个人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来备考,这是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遇上外无缘了,手扶额,面露难色。第二段的时候语法就有明显的停顿和错误,两个数字也没有翻出来,出了考场才慢慢的回忆起所有细节。如果当时大心脏把第一段的失误扔掉的话,说不定能考上。所以口译的时候要尽量保持镇定,微笑,不要让老师看出来你很慌张,老师都非常的和蔼,会点头给你鼓励,难度也不是特别的夸张,毕竟老师主要看你的基础和潜力。而这次口译保研分数则主要以口试为主,只有70,90,95三挡,在笔试分数都在80-90分徘徊的情况下,口试分数几乎决定了生死。口试90,95分的人都成功保上了,而70分的人只有一人因为笔试90保上了。另外一直得不到家里人的支持,在考前一周每天电话劝我回头,让我压力雪上加霜。所以重视多花时间进行复述的练习,而且要找机会多和室友或者朋友做模拟考试的练习,同时保持心态乐观,得到家里人的理解也重要,不要非要抱着一考定终生的想法去鞭笞自己。
保研华理的过程则相对轻松的多。分为口语和专业知识,都是全英文回答。口语是15min左右的日常提问,其中包括你为什么选择转专业,你平常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学习英语的难点在哪里,研究生生涯有哪些打算等等一些稀疏平常的问题。专业知识分为了四大板块,视译,文化,语言学和文学。视译50字左右,讲了一个学生憧憬大都市的心理。文化问的是举出一种cultural shock。语言学是问英语和中文语句的成分顺序有哪些不同。文学题一开始问的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是什么,不过那时候主考老师知道我还没学英美文学,就换了简述莎士比亚的一部代表作。
整个保研流程结束也才10多天,也正值国庆结束,我早已没有备考时的压迫感。那惊心动魄的感觉也算是路上的一个体验吧,关键还是要落实在每一天的练习和反思上。我很感激学姐和学长曾经带我走的一段路,感谢他们对我的点拨。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有些时候努力方向和思维模式错了,最后也不过是无用功。最后希望各个学弟学妹们也可以踏踏实实的做每一篇练习,锻炼自己的能力。路长无终途,共勉。
�5�s�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