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girl be brave.
风把叶子吹成金黄色,掺杂着枫叶的红,秋天好歹用颜色的变化慢慢占据着这个世界。
考试完的第二个周五,被老师叫到实验室补上个学期的实验课,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测定流体流动阻力,应用伯努利方程式的那个,也不知道在看到这篇日记的自己还能不能想起这几个文字代表的含义。你看,又跑题了。老师也是真的不为难我们,把实验从原理到公式各部分代表含义、操作步骤在黑板和机器上各讲了一遍,最后估计是害怕我们听不懂,有亲身示范如何如何去操作。
怎么说也是实验课,哪有让老师动手学生看的道理,哪怕就只有一台机器,该有的环节还是得有,就跟实验目的里写的一样,掌握测定流体的流动阻力的方法。
而评定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的标准,一是操作后的实验数据,二是下了课的实验报告。
老师讲完,转身看向拿笔记着东西,看似清楚明白的我们,“来吧”。
什么感觉呢,跟高数课上老师说的那句“这道题谁会”效果差不多吧,二十几个人的目光都不可能看向那个期待的眼神,仿佛这一刻连呼吸都静音了,更没有交头接耳的同学。
最后怎么解决的呢,就像继承法里写的,关系最近的那个。一个男老师挑了一个与他距离最近的男生。尽管他刚刚目光呆滞,回答的是“来吧?那来吧。”;尽管他在操作时状况百出,每一步都得是做错了再被纠正一遍。
女孩,你在台阶下面站着,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会呀。假期在家时的网课,我是有认真听的;复习时的大题我也都有亲手算过;考试我拿了97分,是这次所有考试当中得分最高的一科,前面讲的伯努利方程式我掌握了它的每一个变形;这次讲课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我也都有认真听,我记住了刚刚提到的每一步……
可是听到那句“来吧”
我不敢,我还是习惯地,下意识做出一系列动作试图把自己隐藏在人群里。
为什么我不能勇敢一点,为什么我不敢让别人看到“我会”?
要知道,这不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情。
为什么啊?!
习惯使然?教育使然?环境使然?
习惯做逃兵,不去承担责任。
教育说女孩子要识大体,别那么激进。
环境里大家都标榜自己没有在学习,可是拿奖学金的这八个人里,就属我学分绩点低到可怕。
但是习惯可以改,错的教育可以去读正确的书,环境厌学就学孟母三迁。
第二天的测定曲线绘制,我是那个站出来的。
那些男生,站在队伍的最末端。
我依然谈不上女权,只是希望自己以后在遇到让自己产生不愉快,或者有任何质疑自己的瞬间就把它讲出来。这样的小小勇气,送给你呀,收好了,别再弄丢了。
别去识大体了,大体才不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