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值得?人间值得
在网络无论是小文章还是小视频里经常看到有些人说人间不值得,或是对一件小事的随意评价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或是随着岁月流逝阅历增多对生活不再有期待不再有梦想时的一句无奈的话。
人间如果不值得,那我们去哪里~。
你,我,我们都活在人间哦。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与否,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随着慢慢长大,我们会有对生活的感知,识别,选择和改变的能力,只是这种选择的范围和改变的能力有大有小,有弱有强。
曾经和一个同学瞎聊天,说什么遁入空门的事。那可能是一种对生活的一切的淡然,也可能是觉得这世间没什么可放在心上,脆弱或者低落的情绪涌来,冷淡的态度和性情慢慢蔓延。而我分析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低潮期,可能是因为有时候读书读的想的多,也可能是一个人生活太久了,很短暂的低潮期。那种状态下,会一个人独处,或者积极和外界的几个知己联系交流,或者追个剧,让大脑放空,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就会好些~。
让我觉得感动的是,有一个同学和我有些性情相似。性情敏感,我说他慧极必伤,不要把太多俗世放在心上,他也安慰我,真的有被安慰到~。



人间如果不值得,我们去哪里呢。无处可去。
在人间,我们要活的是真实的自己,忠于自己。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快乐,都有自己能做的事,能体味的人生。
孔子及儒家入世的思想,千百年来也对现在的社会有影响,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活着,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入世态度。把人间,过成快乐的人间。
记得公务员考试时,行测有一道选择题,是在考要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对问题的态度,有时候态度比能力还重要。而申论也多是对策题,要写策论文,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们面对问题不是去抱怨而是要解决,我们的人间有不好的地方,到我们要积极的去改变,也要看到美好温馨的一面。
也许自然法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这两个专业术语有点晦涩难懂,可以简单理解为信仰和现实操作吧。
每天形形色色的事,千头万绪,总要有个定论。
可有时候心里也迷茫。
知识都是科学的,实证的,理性的。
而哲学家康德,写过一本书叫《纯粹理性批判》,有些解释不清的事,就交给信仰吧。
突然想到中国古代思想也有中庸之道,也许是中国版的《纯粹理性批判》吧,思想,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