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agement Design 参与式设计 | 令皇艺痴迷的设计方式竟然早已被应用在花家地

上周
Drama Queen皇家艺术学院突然开放申请的通知搅得艺术留学圈风起云涌
同样在上周五,9月18日
皇艺举办了一场线上研讨会
名为“Engagement as Material”
来介绍并且深入探讨
Engagement Design/参与式设计
Surprisingly,
这个令皇艺痴迷的设计方式却早在六年前就被应用在了花家地社区
并最终产出了备受朝阳群众欢迎的“地瓜社区”
(这大概就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我们惊喜地发现,花家地这个人杰地灵的街区
不仅有中央美术学院
Engagement Design的产物——地瓜社区
最重要的是,还有
FA孚爱国际艺术中心的北京校区!!!
(敲黑板)
Engagement Design
参与式设计

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使所有利益相关者(例如员工、合作伙伴、客户、最终用户)积极参与设计过程,以帮助确保结果符合他们的要求。需要并且可用。参与式设计是一种侧重于设计过程的方法,而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该设计方式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软件设计,、城市设计、景观建筑、产品设计、可持续性、图形设计、规划甚至是医学、以创造一种对居民和使用者的文化、情感、精神和实际需求更敏感,更适应的环境。这是进行场所制作的一种方法。

在参与式设计中,邀请参与者(潜在的,潜在的或未来的)在创新过程中与设计师,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合作。他们有可能参与创新过程的多个阶段:他们参与初始探索和问题定义,以帮助定义问题和集中解决方案的思想,并在开发过程中帮助评估建议的解决方案。设计师Maarten Pieters和Stefanie Jansen将协同设计描述为完整的共同创建过程的一部分,该过程是指与所有相关方进行持续,富有成效的合作并得到最终用户的持续,富有成效的合作,创造价值的透明过程。参与者扮演中心角色,涵盖了开发过程的所有阶段。
Application
参与式设计的应用

参与式设计为公共空间项目的设计和创造提供了机会。这种设计方式为公众和社区创建了平台,公众通过直接参与的形式,在设计环节中真实反映需求,保证设计产物的相对有效性。参与式公共空间项目的设计流程中使用一种称为“场所绩效评估”或“场所博弈”的方法,将社区中的团队带到拟议的开发现场,他们在此使用自己的知识来制定设计策略。无论参与者是学童还是专业人士,这样的设计方式都会产生惊人的效果,因为它依赖于每天使用该场所的人或该场所的潜在用户的相关知识。这成功地反射参与式设计的初始构想,其中将成为最终产品用户的各种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设计过程。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地瓜社区”正是参与式设计的产物。“地瓜社区”致力于帮助社区居民利用自己的技能为本社区提供服务。将社区闲置的地下空间改造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共享客厅,营造平等、温暖、好玩的社区共享文化,第三个地瓜社区正位于花家地北里,被称为“地瓜三号”。

地瓜社区的落成与参与式设计息息相关。 2014年,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周子书,通过毕业设计《重新赋权——北京防空地下室的转变》,成为中央圣马丁十年来第一个拿A的中国学生。这也是不久之后落实在北京的“地瓜社区”的设计方案,周子书和他的团队在社区居民的共同设计参与下,将北京市废弃、存在安全隐患的地下室进行改造,成为社区“共享客厅”。为了确定“共享客厅”的用途、空间规划、运营方式等等,设计团队将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包括在设计流程中,他们在小区里找到一辆废弃的垃圾车,把它改造成一辆明黄色的“调研车”,推着这辆车,用4天时间,在小区的不同地方采集到了187个人的想法。他们把大家的反馈也放了进去,不仅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被听到,也让人们听到彼此的声音。

Everyone is designer
人人都是设计师
参与式设计带来了个性化的、符合用户构想的体验,其中包括了用户认为比管理者和设计师优先级更高的工具和内容。一个参与式设计的更直观、简单的例子——百度百科,所有用户都可以自行编辑词条,来更加靠近用户的期望和需求。在参与式设计之下,人人都是设计师,由用户直接参与设计的方式,使产品不断靠近真实需求,从而增加设计和产品本身的可持续性,这也是近年来设计行业的不断追求。
对艺术留学、作品集感兴趣,有任何疑惑,可以点击 🔗此处,直接和FA孚爱导师探讨呢
FA孚爱国际艺术中心 双语教学作品集培训 | BTEC国际艺术预科
愿你的艺术之路,不再迷茫与孤单
新浪微博 / 微信号:FA孚爱国际艺术中心
北京|BEIJING
电话:010 - 64706642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里2号院C座
深圳|SHENZHEN
电话:0755-8671958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A8音乐大厦2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