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愉悦感,你体会过吗?

前几天跟前辈聊天,她说“你把爱好变成了工作,而我把工作变成了爱好。”
然而把工作变成爱好的她,事业做得很成功。
不管是把爱好变成工作,还是把工作变成爱好,其中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只有爱上你的工作,生活才会充满愉悦感。
上周去南翔郊区的一个工业园参加培训,地铁下来还有一段路,搜了一下周边的公交车,刚好有趟车直达。天下着小雨,路上堵,车子开得慢吞吞,我看着车窗一走神,就忘了听报站,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我找准一个司机歇着的时间,走过去问他:“师傅,我要去。。。还有几站到?”师傅是一个中年大叔,敦敦实实地坐在驾驶座上,不耐烦地大手一挥:“自己看站牌,车上不是写着吗?”
他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语气听起来挺别扭,明显地感觉到很不客气。我不甘心地坐回位置,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忍不住回了一句:“车上有写我看得到,我没听清楚报站问一声,不行吗?”
师傅也很不客气,就是不告诉我车在哪里,非说车上有,怪我自己不懂看。估计他是把我当成初来上海的睁眼瞎,爱答不理。
旁边一位男乘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人家乘客问一句很正常的,你什么态度?”公交车司机一看有人加入进来,更起劲了:“我什么态度,我告诉她了自己看。”
男乘客继续说:“你既然这么不喜欢你的工作不要干了,她乘车付了钱,你的工资从哪里来的?你这种人把上海的形象都丢光了!”
他又转过头来告诉我:“你把这段视频录下来,打公交车投诉电话。今天打明天就有人来处理了,我又不是没打过。”
原来是个老法师,我赶紧息事宁人:“算了算了,别吵了,一会他把车开到河里去了,我们就都完了。”
本来是小事一桩,大可不必闹成这样。我之所以不想投诉他,因为觉得投诉也改不了他的态度,反而会增加他对工作的厌恶程度。因为他压根就不喜欢开公交车,干了大半生了,又不会干别的,就这么死皮赖脸地混下去呗。
很多人都谈不上“爱工作”,能做到“不恨工作”就很好了。有些人怨气冲天,仿佛跟全世界都有仇,脸上大写的“你欠我一百万”。
喜欢做一件事,就会花一百分的力气去做好,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大家觉得妈妈/外婆/奶奶做的菜好吃,因为她们在做饭的过程中倾注了对家人的爱。
大多数人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与人沟通地时候语气和善些,不给合作者使绊子,耍脾气,不要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环境里,就已经算是半个圣人了。
那怎样才能带着愉悦感去工作呢?选择你喜欢做的事,和不讨厌的人共事。
周日去一个画室体验油画,因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也是自己选择要去做的事,所以坐了一个下午也不嫌长,画完以后看到成品真心开心。
“老师,这幅画我可以带走吗?”
“当然可以!你喜欢就好。”
整个过程中,除了调色和细微处有修改,老师没有过多的话语,但最后他的一句话打动我了:“画得开心就好。”
因为开心,时间就没有虚度。哪怕是虚度,也滋润了心灵。带着这份愉悦感去生活,去工作,你大抵不会成为一个令人厌烦的人。
“愉悦感可以让人对周围的人充满善意和包容。”人到中年,脾气慢慢变好的原因,不是因为被社会磨平了棱角,而是因为知道生活不易,众生皆苦。
为什么不给这么辛苦的人生找点乐子呢?

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呀,在上海的朋友可以来参加我们的拜月活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