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穿越千年来遇见
佛教源于印度,发展于中国,佛教文化体现在建筑、雕刻、绘画等多个领域。在中华大地上旅行,很难不与佛教元素相遇。
一提到石窟,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三大石窟。也有四大石窟一说,第四大是天水麦积山石窟。
再加上榆林窟、克里克石窟、巩县石窟寺、炳灵寺石窟、响堂寺石窟、大足石刻,又合称中国十大石窟。
现存石窟的分布范围西至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北至辽宁,东至江苏、浙江、山东,南达云南、四川。

这几年,我竟也在无意中完成了四大石窟的打卡。今天梳理一下从网上搜索来的石窟相关的知识,也回忆一下我与这些穿越千年而来的佛像和壁画的美好遇见。
(一)

莫高窟,在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悬岩上。 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主题电影里提到,传说僧人乐僔路经此地,看见鸣沙山东边的三危山在夕阳的反射下金光万道,犹如千佛金身显圣。乐僔认为这是佛祖对他的神示。便在鸣沙山东边的悬崖上开凿了一个洞窟,塑造佛像、供奉礼拜。
之后,又有一个名叫法良的禅师在乐僔的窟旁开凿了第二个洞窟。自此以后,这里香火异盛,历代僧众修建不绝,形成了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石窟群。
莫高窟石质为砂砾岩,不便于雕刻,其艺术品均为彩塑和壁画。
莫高窟窟内不能拍照,数字敦煌有高清的图像展现莫高窟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进窟参观前,也会躺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球幕电影,体验超棒。

莫高窟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精致。每一个洞窟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盒子,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推开那道时间的大门,一瞬间穿越回过去。

(二)

麦积山石窟,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麦积山石窟在天水东南形如麦垛的山峰悬岩上,绝大部分是彩塑。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是四大石窟中我最喜欢的石窟,给我的感受是:惊奇。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绝壁上,洞窟之间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联通。据说最初的麦积山石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年间天水一带强烈地震,崖面中间部分坍塌,整个窟群才变成现在所见的东崖和西崖。

为了保护造像,大部分石窟都加上了门窗与铁丝网,趴在铁丝网上观看内部造像,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部分栈道过于陡峭,加上微风一吹,脚底偶尔会有点发麻,好几段路我都是手脚并用才走过来的。





(三)

云冈石窟在大同西武周山的南向悬岩上,云冈石窟艺术品都是石雕,是北魏皇室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所开凿,以典型皇家风范造像异于其他早期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去过的第一个石窟,给我的感受是:恢弘。造像多且形态各异,色彩丰富,每个洞窟主题鲜明,窟内和窟外造像林立。冰心当年游览云冈石窟,也留下了“万亿化身,罗刻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的评价。








(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边,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造像均为石刻。
龙门石窟给我的感受是:破败。大多数佛的脸都被凿掉,还有被彻底半空的石窟,直到走近卢舍那大佛,这种破败感才有一丝消减。就像听一首歌曲,前面一直平淡无奇让人听得昏昏欲睡,突然音色一转,节奏加快,就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


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除了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没有其他造像给我留下印象,也是一种繁华落尽后的萧条与苍凉了。
四大石窟在我心目中的排名是: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除了四大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的拉稍寺大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等再多打卡几个石窟之后,再来一一盘点。

-
小月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9 23:12:33
听歌勿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八大辽构丨瑰丽多彩的辽代木构建筑
- 北京丨房山巡塔:辽塔十四支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