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布格穆勒25首、车尔尼599及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很久以前就想写写最近在练的曲子了,今天终于有点时间。
来说下最近在用的练习曲集吧。沿着传统古典钢琴的学习轨迹从拜厄过渡到了车尔尼599。一般练到599 水平就是三级到四级之间,以前觉得拜厄枯燥,曲子都短小,没有乍一听就很好听的那种练习曲,纯粹练习指法技巧。现在换到599,感受到了曲子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更灵活多变的触键方法。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久的练习,我的手指灵活性终于有了一点点长进。最近处理起曲子来,也能分析出更多,更知道怎么表达,哪些地方可以打磨得更完美。
甚至,最近几次上课,越发明显感受到立式与三角的区别。在立式上弹到够分量的曲子,去老师那里用三角弹就明显觉得做得不够了。加上键盘的触键手感差异,破绽更明显,细微被放大, 完美的部分觉得不够,不完美的部分显得更残缺。
每次回来,都觉得自己穷。
如果换三角,首先放三角的面积最少三平米,混响空间最少十平米,加上凳子等,一个能容纳一架三角琴的房间最少是十五平米以上。在深圳这么个房价比金价还高的地方,就算我买得起/租得起三角琴,我也放不起它。
所以日常感叹自己贫穷。以后的日子,还是要努力搬砖。虽然这个愿望不一定能实现,但至少是一个人生目标。
说回练习曲。车尔尼599给我的感觉是更具有挑战性。每次去上课,车尔尼的曲子差不多是弹得最好的。我在日常的练习中琢磨曲子如何表现,如何弹得更优,如何克服立式切换到三角的跨度,这个过程有趣又充实。
巴赫初级练习曲就不一样了。当初拿到这本曲集是内心狂喜不已:天呐,我也要开始弹巴赫了。事实上因为曲集所属的年代,在弹奏时也是尽量模拟古钢琴的处理方法。也是从未有过的弹奏方式,难度可比599高多了。难归难,我倒是一点都不觉得无法逾越,也不觉的泄气,反而是觉得很有意思。大概是对巴赫的滤镜太厚了吧。
第三本在练习的是《布格穆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里面的内容就是25首练习曲,每一首都有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听就给我一种无聊乏味,寡淡如水的感觉。倒不是说曲子演奏技巧什么的寡淡,而是这整个曲集给我一种平淡的无趣感。其实它很多曲目都不难,有时候看起来感觉曲子的细节难度比599的部分曲目还要简单。比如一小节里一个渐强+连奏,或者跨小结连奏+减弱,或者整首曲子多个起伏转折+ 跳音。
仔细分析每首曲子,其实也是有很多细节可以挖,琢磨曲子的弹奏方法反复练习,也是有很多可以练习的。就不明白为啥我对这本曲集提不起兴致。可能是个人喜好吧。
感觉这本的练习难度是要低于巴赫初期练习曲。
手里还有一本略带流行曲风的练习曲集。本来是之前练习拜厄时的补充教材,现在三本同时练,这本就稍微冷落了点。里面也是有很多可挖掘练习的。
包括弹得差不多的拜厄也不是所有曲目都弹过。之前有一次上课,老师说那些没有在课堂上要求练习的曲子可以自己尝试着去分析、练习。
我当然知道可以这样。但我的问题是时间太少。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练琴时间不够这个问题就没解决过。我想过很多方式,但没有哪一种能既保证我每日至少一小时练琴时间,又保证我能很好地完成我的工作。
想起去年上半年备考的那段时间,两三个月里,中午午休时间去公司附近琴行练琴,晚上下班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练习,每天都是满满当当,感觉整个人生无比充实。那段时间里,工作也完成得很好,拿了最佳员工奖励,考试也准备得可以,考过了三级。感觉那时候是我近两年内最有效率的时候。
今年开始,练琴也松懈了不少,工作也开始咸鱼了,每天都很低落。练琴的时候想,多给我点时间就好了,我可以把曲子处理得更好。工作的时候想,怎么今年一点进步的感觉都没有,我这两年都在干什么。
想起去年火力全开的时候跟人说,任何事情想要总会有解决办法,不停地寻找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或者缓解问题,都是在向着理想的方式前进。
我迟早要完美地处理好工作跟练琴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