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有关蛋糕、奶茶和冰激凌的记忆
我记忆力很差,和金鱼差不多,好在有互联网,可以留存住一些图文视频,再看到时便想的起记录下那段文字时的心情。
QQ空间的“那年今日”真是回忆杀,时不时就会冒出些让人尴尬的回忆,有(fei)些(chang)杀马特,但今天看到的这条,让人想起夏日的阳光和甜品的香气


那是三年前的今天,一个人在台湾的旅行途中遇到些插曲,烈日下汗流浃背地走着,有些难过但告诉自己要忍住不能在大街上流眼泪。“叮咚”“叮咚”,手机微信忽然弹出消息,是关系好的老师发来的贺信,恭喜设计的作品获奖的消息。
心情霎时间由暗转明,脚步都轻快起来,之前的插曲都抛之脑后,当即决定奖励自己去吃一家原本有些舍不得去的甜品。
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来说,这家店最低消费的标准还是觉得挺贵,但想找个理由犒劳自己,最好的选项便是小甜点和冰激凌。点的套餐里有小蛋糕、凤梨酥、手工巧克力……因为临近中秋,店家还送了小块月饼,吃好吃的东西时真的超级开心,即便时隔三年,都还能很清楚的记住那天下午的夕阳,和手工冰激凌的滋味。
那时对于未来,不过是想按部就班的考研升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未来的三年里,命运像过山车一般,完全脱轨。
关于记忆,吃货最先能想起的是味道,紧接着就是与食物有关的人的事情。
这两天互联网上有个“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梗,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网上冲浪,晚上下班收到好友的“奶茶红包”,才从拨号上网奔向5G互联网。

我特别特别喜欢喝奶茶,但又怕胖,矫情做作的甜度只点三分糖,于是“去冰三分甜”成为了去奶茶店的口头禅,如条件反射般。

晚上正好L在跟自己聊天,也是条件反射般,给L包了一个小的“奶茶红包”,写了“去冰三分甜。
其实只给L包了秋日奶茶红包🧧,避开了会让人误会的数字和误会的字眼,按照十天前双方的约定,从长达一年半的暧昧dating,退回到朋友的关系。
原本的聊天都很日常愉快,直到L特别客气,回礼了一份瑞幸的饮品券。

眼前开始一片雾气,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沙子迷了眼睛。
想起上次他送我饮品券是在五月,偶尔提了下和发小喝过后觉得不错的饮品后,他便送我两张该饮品的券。


真的很喜欢,心意也很甜。两杯很普通的星冰乐,起码让我开心了有一周的时间,
翻出之前刻意隐藏起来的文字,以及之前曾记录过的有关他的字句。专属的话题里,悄咪咪记录了好多关于他的事情





明知道不应该,但好不容易硬起心肠拒绝他的表白,又开始心软。你看,人就是不长记性的生物,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

拒绝是因为现实因素,L不会到我在的省份,我也不会去他要去的国度。
在乎是真,爱也是真,但在经历过失望和没有安全感后,有些难以建立对亲密关系的信任。毕竟异国连吵架都要隔着时差,我是不管多晚一定要掰扯清楚不能过夜的性格,L却习惯给出“太晚了脑子转不动了,之后再说”但之后遥遥无音的答案
很谢谢L,不管是在家门口的等待,一起共进的晚餐,还是道别时的拥抱,都给过自己恋爱的感觉。原本计划好吃好喝招待好,平平安安把人家送离开,但L最后送我去上班的路上,一起并肩带着耳机坐在公车最后一排时,眼眶突然有些发酸,赶紧望向窗外不让眼泪落下来。
“如果下次他再出现在眼前,那就试一试吧”,明知大概是最后一面,但那时还是留了点点期待。
以前以为只要互相喜欢的两个人就应该在一起,所以总会很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喜欢。但现在才明白,不是所有互相喜欢都应该在一起。可能互相都是很好的人,但timing不合适吧
后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夏季末尾最后一杯葡萄冰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