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丰收丨为亿万中国农民点赞

刚刚过去的“中国农民丰收节”
全国都在为亿万中国农民点赞!
他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
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劳作不得闲,
平凡而伟大!
为了致敬中国农民。
这本唤醒农民身份认同和自豪的
图画书上市了!

定价:45元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
创作分享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图画书呢? 听作者分享创作心路历程和初衷

上个世纪的60年代,我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那个时候农村的生活简单而淳朴,大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据季节的变换播种、收割,跟自然和谐相处。小孩子们都在追随大人,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疯玩。
到了上学年纪就到村里的小学念书,上学放学。大家都吃的一样,穿的也一样。

一切都自然而然。
长到13岁的时候,我因为成绩好开始进城读书。进城以后,看到城里同学穿的衣服比自己洋气,城里同学说的话比自己说的话好听,就开始感觉到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城里的同学。

这种自卑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的初中、高中、大学,包括到北京工作,表面的争强好胜,有很大一部分是这种自卑的感觉在驱动。这种自卑的感觉太强大了,甚至掩盖了过去无忧无虑快乐的体验。
跟父亲的关系很亲,但并不是从生命深层建立的联结。就是觉得他就是一位把一生交给土地的老农民,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这种态度其实是对整个农民群体的态度,其实是对自己出身农村的身份不认同。
学习了心理学以后,可以更深地看自己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活动,突然有一天联结到童年在农村生活的很多画面,我的爸爸勤劳淳朴又伟大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

我的爸爸特别勤劳,在我的印象中,每天我起床的时候,我爸爸都已经干了很多活。耕地,别人家的地可能耕一次就撒上种子了,他要翻三遍。累了,他就席地而坐或者直接就躺在树下睡一觉。我记得我爸爸看果园的时候,抱着我在地头的景象,特别有爱亲切。

画面越来越大,我联系到更多的农民爸爸,他们所做不仅仅为了一家老小的温饱,他们生产的农作物会运送到城市还有其他地区的农村。他们虽然普通,从事的事业却是伟大又光荣的。


于是我便萌生了写这本《我的爸爸是农民》。
写这一本书的意图,一个方面就是想让农村的小朋友为自己的农民身份自豪和骄傲,让他们了解农民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职业,并不低人一等。

另外,也想让城市里的小朋友了解农民的生活,尤其想让小朋友了解什么季节要种植什么样的作物,了解农作物都是如何生长的。这对一年四季吃相同食物的大人也会有帮助。
同时,也希望成年人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白他们平时吃的用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农民伯伯那里来的,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作而来的,从而培养他们对农民这个群体的尊重和感恩。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这本书我也想传递一个信息。就是要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创造什么贡献什么,而不是单单赚了多少钱这么简单。
比如农村小孩,就要从小告诉他们,我们农民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举例告诉他们,那个意义是什么。这会让孩子从小明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城市的父母也可以传递这样的信息给孩子。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平等心,而不会让孩子从小就有等级的概念。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