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字体设计“卧虎藏龙”?四位平面设计传奇人物带你揭秘

文字我们每天都能见到
但你有多久没有写过字了呢
又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它们了呢
不需要你动笔
只需要你往下滑
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文字世界!
在当下的现代设计中,文字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设计要素。设计师在运用文字的时候却是早已不再只局限于让其承担信息载体的作用了,设计师们通过对字体按视觉设计规律不断的创造性的精心安排和加工之后,文字就不止传递了信息,还传递了美学与情感。作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传达要素,一种特殊的设计图形语言,它可以让作品更具美感和韵味,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设计,它跟图像在平面中的应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四位字体设计大师,带大家一起走进字体世界!

Jan Tschichold
杨·奇肖尔德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版式、字体设计大师之一,他对设计的认知和理解跨越了时代的理念,对现代字体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坚持了两种风格的字体设计,无论是现代主义设计还是传统设计,他都创造了属于他的成就。
1902年于德国的印刷产业中心地莱比锡出生。在莱比锡平面设计及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字和字体排版。
1928年发表的现代性文字设计参考书《新文字设计》,用一种完全基于现代的观念和技术去思考设计,激发了与新文字设计关联的论争。
1932年后他又重新回归了古典主义并做了革新,启用了衬线字体和居中版式。

21岁的他在德国魏玛参观了包豪斯成立四年的综合性展览,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深深震撼了奇肖尔德。在此之后,他毅然决然转型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代言人。





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Jan Tschichold在1927年为电影设计的海报,结合了电影叙事、单点透视和立体视觉。多少年过去之后,这部电影早已无人问津,但海报却作为现代主义的经典设计流传至今。

浅叶克己
浅叶克己是日本第三代平面大师,涉足平面的各个领域。在字体上尤为突出,他将亚洲文字作为他毕生的研究对象,在他眼里文字有着不一样的美,他经过几十年对文字的透彻研究和反复实践,终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艺术形式。除了创作,热爱学术交流的浅叶克己对现代平面设计有极大的影响。1987年他成立了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


浅叶克己的设计作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将水墨技巧融入到电脑字体里面,这使得他的字体设计作品形成简约、空灵的意境之美。他在汉字广告创作上不断求新求变,形成了丰富的笔墨技巧运用方法。

浅叶克己十分重视汉字字体笔画的开发和研究,笔画的书写形式和形态结构是他进行字体设计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从分析文字的构字规律和图形符号化特征入手,寻求现代字体设计的创新模式。浅叶克己通过将文字的笔画抽象再加以有规律地处理,使文字设计创作实现了图形化,加强了文字的设计魅力。




Philippe Apeloig
1983年到1985年进了设计师维姆·克劳威尔创立的Total Design 工作室进行了为期二年的实习,在这期间他开始对字体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众多字体的创造者,他喜好用字体作为主要元素来服务自身的作品,他认为设计师可以改变世界。

此次展览的名称“Apeloiggg”把银座 GGG 画廊 logo 的三个“G”与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母“G”结合,也是为了纪念设计了画廊 logo 的田中一光。“我觉得把我的名字和田中一光先生设计的 logo 结合在一起包含了很多含义,也表达了我对他的一份敬意。而且,就像你看到的一样,我的很多作品一直都收到来自日本的很多启发。”Apeloig 这样说。

当代舞是菲利普的另一大灵感来源,他一直在尝试让静止的设计动起来,让字体有超越边界的动感。就像海报中的马,在红色的背景下,在跑,要冲出画面,这种动感和绘画并无二致,这个正是菲利普的绘画背景在起作用。还有他用字体设计,整合了他的很多兴趣和生活,提炼出设计语言,传达出情绪化的感受 。





中岛英树
1961年出生于琦玉,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okyo TDC)成员,也是日本平面设计领域最为知名的设计师之一。中岛英树的创作往往带有极简主义特征,寻找设计中色彩、线条最本质、与作品最契合的形式。“平面设计师需要证明自我的存在,但最终还是要成就他人。”中岛英树正是这样一位带有服务与表达两面性的设计师。


他善于运用巧妙的设计思路与差异化的印刷技术,在作品的细节处埋藏令人惊喜的伏笔,等待观者察觉。中岛先生认为,阅读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图文阶段,它更像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不光只用头脑去理解,更需要调动读者的肢体、五感,更立体地去接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岛英树进入设计界的时候,部分字体已经被刻上了其他设计师的烙印,使用这些字体也意味着去模仿别人,所以中岛英树设计了一款属于自己的字体,“中岛英树”字体所以就那样诞生了。那时开始,中岛英树便在CD和设计中投入使用这款字体。



中岛英树说:“我面对着很多困难,每次也会付出很多努力去解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的智慧更加博深,但我还是会相信自己,持续去尝试新的设计。追求字体设计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
对艺术留学、作品集感兴趣,有任何疑惑,可以点击 🔗此处,直接和FA孚爱导师探讨呢
FA孚爱国际艺术中心 双语教学作品集培训 | BTEC国际艺术预科
愿你的艺术之路,不再迷茫与孤单
新浪微博 / 微信号:FA孚爱国际艺术中心
北京|BEIJING
电话:010 - 64706642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里2号院C座
深圳|SHENZHEN
电话:0755-8671958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A8音乐大厦2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