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古建筑
查看话题 >【见筑】山西忻州寻访古建三日行(Day.1)
缘 起
旅行的缘起是疫情中突然被无常放慢了的时间和突然间被困在了家里的所有人。
原本就是个超级宅的人,也很享受一个人独处的乐趣,所以大把的时间于我而言并非什么困扰,但是当一家老小全都被困在一个并不太宽松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内部矛盾就在所难免。
——何以解忧唯有“学习”。无意间看到清华公开课《中国建筑史》,机缘之下就开始了一个老年文科生的烧脑学习历程,其实直到开始回顾这趟旅程,100节的课还有20节没上完-_-||,但就是前面课程里那些覆盖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最经典的建筑案例,也已经让我震撼到了合不拢嘴,原来之前在国内的旅行即所谓游山玩水压根都是走马观花,因为知识的空缺所以对建筑根本谈不上尊重。一边上课一边内心暗暗盘算,等疫情结束了一定要走出去,亲眼看看这些在历史的川流不息中得以幸存下来的文明的遗珠。
按照斯飞坐标最新的标识,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529座位列全国之首,毋庸置疑排在第一名。这块当代以产煤闻名的土地,就像贾樟柯电影里的画面一样,与时代的飞速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脱钩,然而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灰蒙蒙的被煤烟和重型卡车覆盖的外表之下,竟然默默守护着中国文化史迹中的斑斑精华。 在山西诸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绝大多数都是元代或者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基本上每一处都可以说是国宝级的古建,随便一处放在其他省都是了不起的珍宝,但也可能是因为实在太多,这些零零碎碎分散在山野和乡村里的好东西才没有被习惯了挣快钱的旅游资本看上,各自安守着顺应自然的步调与日月同辉不争朝夕。
起初在做计划的时候我还没什么概念,贪多嚼不烂是普遍通病,可简单一捋就发现问题大了:”时间不够”! 山西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 要想把山西的这些好东西看个遍估计需要个把月时间,于是立即调转方向,朝更实际的计划靠拢,这才有了此次以忻州地区为目的地的自驾三日游计划(不包括路上的一天)。
为什么选择忻州?——因为据最新的考证,中国唐代遗存的木结构建筑仅剩3.75座,其中2座完整的建筑就在忻州地区,要看就先去看最最精华的部分咯。
去之前先在豆瓣的古建筑论坛里咨询了很多前辈关于行程的建议,了解到很多处古建一直处于未对游人正式开放的状态,与其跑四五百公里而单纯去碰运气相,我更倾向于找一位能够陪你顺利get到通关密码的得力助攻,而论坛里山西当地的胡大哥就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并答应亲自陪同我参观此次行程里最重要的几个章节。
9月11日,沿着首都环线高速出发一路向西开车三百六十多公里进入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第一站是“岩山寺”
从家出来一路开车到达繁峙的时候是中午时分,在即将到达目的地前计划先找个小馆子填饱肚子,但空旷的国道边只有为数不多几家简易的为大卡车司机提供伙食的小饭店,再一想十几年前头一次来山西也是到忻州(五台山也在这里),呆了三天就因为伙食和住宿问题犯了公主病,临走的时候心里骂骂叨叨“这是个什么破地方啊”,结果现在还不是一样要狠狠打自己的脸,这回是我自己舔着脸要来的,所以吃的住的都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内心放平。


叫了一碗“饸烙面”,岁月果然让人成熟,虽然面条比较硬,但也用欣赏的姿态吃了下去。

尽量少喝水,一路找不到公厕。
看到这样一个新建的大牌坊,往里进,就是岩山寺的方向。

一路上能看到如下图这样风化严重的土塬,如果不是很留意就会直接错过,因为在去西北的旅行中也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所以特意下车关注了一下,来这是一段明长城遗址。

岩山寺所在的村落看起来挺富庶,有煤老板新建的大型宗族祠堂,还有一处正在建的寺庙,那个金碧辉煌差点让我以为走错了地方,岩山寺就这样默默的守在另一角,大门紧闭也不对游人开放。去之前做足了功课提前跟村里的管理员打过招呼,等我们到的时候对方已经在门外等候。

岩山寺,原名灵岩寺。一般认为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但据近年的修葺、考证发现,岩山寺的建造应不晚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或更早自唐代,金代的修葺只是重建。因为繁峙县县委老领导李宏如先生曾在寺内发现过唐代遗物,即唐代板瓦中的滴水,今存县城正觉寺展厅。后来,在元、明、清及近几十年屡有修葺。1982年2月23日,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正殿已毁,现存建筑中最有价值的是金代的文殊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



殿内残留金代彩塑水月观音、胁侍、天王和文殊坐骑等,水月观音面额丰腴,不仅有双下巴脖纹也是一道两道三道,神采俨然衣带飘洒,他若乘风翩翩欲飞的样子(黄色的缎面披风是什么鬼,还挂着锦旗)。






内壁四围有金代壁画, 岩山寺壁画高达3米以上,布满四壁,总面积97.98平方米。 ,完工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由金代御前承应画师王逵以及王尊等人花了近十年时间所构思创作,高超的构图技巧和线描技法代表着宋金时期的壁画艺术高度。 民间有句话说:“南有永乐宫,北有岩山寺”足以见得岩山寺壁画的艺术价值。
东壁基本保存了原画的风貌,以本生画为主;西壁匠心独运,全幅以一座宫城为主体,把释迦一生中的种种活动巧妙地布置在宫殿的四周,构图新颖,一气呵成;北壁西侧绘500商人遇难图,东侧绘塔院一组;南壁两侧绘有殿阁楼台,供养人像。



西壁上的《酒楼市井图》是岩山寺金代壁画中特别具有生活气息的代表作





傅熹年先生也曾惊叹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存的宋、金、元壁画和传世绘画中,就建筑物的透视关系和画面的集中紧凑而言,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外,少有能超过它的了”。

外墙斗栱间也有画,但应该是后来屡次修缮时画的。



文殊殿正对着的一块空地上有经幢、龟趺和碑文等一些石构建的遗留物。




院子东侧有个清代的钟楼,原本兼做山门现已不用 ,檐子飞的很俏皮,造型灵动超出了我对清代建筑的固有成见。




另还有垂花门一座。



走出岩山寺,看到远处山上还有一处塔,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实心砖塔“ 文峰塔 ”。

第二站:三圣寺
位于繁峙县砂河镇西沿口村北 ,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大雄宝殿为金代建筑,清同治十年迁建现址。


我到的时候大门紧闭,能看到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钟鼓楼,都灰头土脸的样子。


前殿搭着脚手架,有工人师傅正在上面施工。

正在发愁是不是要白跑一趟的时候,村里的邮递员来送东西,寺院内的一名僧人从东侧门出来取东西,我赶紧上去问能不能进去参观之类的问题,这位僧人很腼腆也不说话就径直往里走,我也不客气就小碎步跟着进去了。



前殿是地藏殿,正在修缮不能进入参观,但远远的可以看到建筑上有这种龙头的装饰,据说学名叫“龙王陶土面具”。


沿着东边的一条小道往里走,可以进到二进院,这里才是真正的国保所在。

大雄宝殿据说是金代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出檐比较深远。







大雄宝殿的外立柱和斗栱连接处也装饰有龙王陶土面具。


刚才那位腼腆的僧人这时又出现了,可能看我很虔诚的在看建筑,随即就默默的打开了大雄宝殿的大锁,推开门让我进去,此处感恩不言谢,福报太好了。
殿内有三尊佛像,但都刚化完妆,涂抹的金光灿灿的还穿着鲜艳的红披风。





殿内也有壁画,但是清代的,艺术价值不高。





临走时给了师傅一点点香火钱,他二话没说进屋就去拿了一本经书一定要送给我,这大概是此趟旅程中遇到的话最少但内心最热忱的古建守护者吧,阿弥陀佛。
第三站:正觉寺
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初称天王院,宜和年间朝廷赐名“正觉禅院”, 明万历年间随县城迁建于今县城中央,寺院与县城的鼓楼在一条中轴线上,坐北向南。

从大门看起来就是一座崭新的寺庙




因为疫情的缘故大门没有开,从东边的侧门进入,因为寺庙里常年有僧人,这个寺庙白天一直开着门也有香火,但是看到大殿“毗卢殿”的时候还是略略惊了一下。


走进去看看,红的绿的金光灿灿的,差点闪瞎我的老眼,这个地方真的是国保单位?可门外分明立着碑呢啊。




网上找到了以前网友拍的照片,前后对比一下,装修钱和装修后的对比图。



只能说县城真的比村子有钱,寺庙的香火也一定不错,豪华的装修让人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国保究竟该如何保护在现实中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再去大雄宝殿转了一圈,还是一样的装修风格。

马上就到晚课时间,很多居士在做准备,不便进去打扰就在外面绕梁一圈。









正觉寺的建筑嘛就不多赘言了,但是有趣的是遇到一位善辩的居士,据说原来是军人出生,后来居然笃行了佛教,得知我也皈依了佛门就拉着不放,一定要辩一辩这个信仰问题,其实说到底,不论黑猫白猫,不论什么信仰,精神上的归属感会让人更切实地发自内心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总没毛病的。
按着原计划我是想在参观完正觉寺后开车去代县住宿吃饭的,因为明天的计划也都围绕着代县,但是刚才正觉寺这位居士实在太热情,推荐我正觉寺旁边有一家精舍可做停留,进去看了看,房间条件也算干净整洁符合我的基本要求,随缘就住下了。说到这里必须说想来山西看古建就别抱着海滨度假享受的心态来,因为大多古建都分散在小县城小乡镇上,没有星级酒店,但是基础的小宾馆和饭店是不难找的,饿不着也冻不着。

这才有了在日落时分闲逛繁峙县城的悠闲时间,还正好赶上美丽的晚霞,很多时候最美的风景就在不经意间的片刻停留里,埋头赶路的人不曾有时间抬头看风景,因此也失去了在路上的所有乐趣。



繁峙这个古老而整洁的小县城,充满了慰籍人间的烟火气,走在老街上,随手一拍就能捕捉到很多平淡而温暖的画面。








晚饭是米皮,面条先搁一搁,我的胃还是更喜欢米。

吃完晚饭已经天黑


回旅舍的路上密集的分布着许多家做月饼的小铺子,选了其中一家尝了一下,这其貌不扬的糙点心竟然意外的惊艳了我的味蕾,工作原因我经常跟美食在打交道,嘴巴也被好东西喂叼了,没想到这个平淡无奇的土月饼竟然吃出了超乎我想象的香和甜来。
繁峙的这种月饼是纯手工制作的,朴实的五仁馅,饼皮是用胡麻油和面,8块钱一斤童叟无欺。称了20块钱的月饼这一路上就成了最受欢迎的能迅速填饱肚子的干粮,还留了老板娘的微信,回家又订了两大箱送人和自己吃,也算人在旅途意外的收获吧。






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