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沟通力 樊登
通俗易懂,感觉更像是用特别口水的话,跟你讲沟通的若干技巧,更像是读了《非暴力沟通》之后,结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日常的表达习惯,跟你分享阅读感,以及作者的理解。
非暴力沟通4要素
1、描述客观发生的事实
2、关注感受
3、关注需求
4、提出清晰可执行的行为举动
我们的环境,很奇怪,有些人总是不会主动的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例如我,例如我胖子,例如我们跟自己活着他人的相处中。
非暴力沟通确实让我受益很多,现在也有有意识的运用在与自己跟他人的沟通中,了解感受与需求,不要过分加入指责与抱怨。
书中分享的长颈鹿沟通,让我很惊喜,站的高一点,反应慢一点,心脏要大一点,对于一些事情,心态放好,对于自己想执着的东西,认真的去准备,这是我在之前遇到过的人,思研、之前面试遇到的女生,身上所看见的。
不嫉妒,不纠结,遵循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需求抗争又方式坚定又温柔。让自己慢慢变成这样子的人。
6点思考帽的讨论方式,也颇有启发,讨论问题时候,可能讨论的点以及质量都不高,好处在哪里,坏处在哪里,事实数据是什么?还有什么解决方式?这一系列的思考方式挺棒的。
最近再看批判性思维,开始对某些观点,抱着批判的角度
开始思考
问题是什么?
其中的论证合理吗?
论证中的前提与结论,是真的吗,前提是否足够支撑结论,这其中的逻辑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正确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
尝试了一下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作者的论点,不知道为何有一种无法被说服的感觉。
分享JP龙虾教授的一段话,我们写作的过程就是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时候是足够的前提加以论证,这个逻辑里面有没有问题?写作的目标就是在培养你思考的过程,而一个独立思考的大脑及其具备威胁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