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书马克
1.《风港》
冲着马丁的名声去的,结果读完应该只是挂名之作。女性化的视角让希望读到马丁硬核大作的读者有不少失望,即便全书在努力构建一个前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也没错)的世界观,但是读完总觉得空荡而略索然无味。脸谱化的人物塑造,缺乏细节的世界场景,有点乏力而稍做作的渲染。
特别要提出来说的,是世界观中东西世界设定所透露的“欧洲中心主义”。即便这只是一部小说,但是对于神秘集权主义的东方的贬低,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歌颂无处不在,更加让脸谱化形象成为整本书最大的瑕疵。不能强求作者能设身处地,但是也无法强求读者不去多想。世界本就是非黑即白,这样脸谱化的描述,更让小说像一部动画片。
2.《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一本基金投资入门书籍,读完觉得不错,但是对比手头上在读的《解读基金》,确实在普及知识方面还是略有欠缺。
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似乎只打算在指数基金上用墨,这就让缺乏基金基本知识的读者容易迷糊,进而很困难才能跟上进度。而《解读基金》则将各种类型的基金条分缕析,打好了基金投资的基础。
指数基金能跑赢主动基金的前提是“有效市场”,但是中国是否是有效市场还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或者指数基金应该在美国这种成熟市场才有效的观念可能才正确——即便林奇等都是反对的。
但是指数基金应该成为基金投资入门者的新手村,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3.《企鹅、凤梨与穿山甲》
我旗帜鲜明地反对豆瓣评论中对这本书一边倒的吹捧,认为这本书还原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这样的论调就和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高贵的野蛮人”观点一样,充满了偏见和误解。之所以会有读者认为现代人缺乏好奇,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当前科学前沿所面对的未知,远非几个野蛮水手在蛮荒之地的所谓“探索”(这种探索往往就是“好吃与否”)来得更加困难。每天关注的是微博热榜,看的是娱乐八卦,又怎么能知道核聚变与超燃发动机?
对这本书最中肯的评价应该是,原封不动地还原了大航海时代人类对未知之地的无知和试探及试探后的反应。仅此而已,多一句都是夸张。
当然,里面提到“中国人永远在烧热水”“菠萝出租公司”也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