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通用型主题(六)
原文:https://www.studiobinder.com/blog/movie-themes-examples/
翻译整理:汇点国际电影工作室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把故事定义为“生活的工具”。他认为,故事通过将生活中的中心主题戏剧化来教会我们如何生活。麦基将电影主题称为“控制思想”,这是“故事意义最纯粹的形式,是观众带入自己生活的生活愿景”。
主题是对一个故事的话题所采取的推断立场。故事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应该回到主题。
故事的话题例如:
- 爱
- 死亡
- 正义
- 时代的到来
- 人与自然
例如,“正义”可能是一部电影最重要话题,但从这个话题衍生出的一个主题可能是:“如果一个人不首先为自己伸张正义,TA就永远不能为别人伸张正义。”
我们将一些类型的主题组织成七个主要的主题:
- 神和哲学
- 生存
- 美德和价值观
- 爱
- 善与恶
- 社会
- 发现自我认识
接下来的系列中,我们将分析这些主题并给出示例。


- 阶级斗争
- 权力和腐败
- 争取正义
- 个人与社会
- 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
- 进步——真实的或虚幻的
- 抵抗
- 人类与技术
- 改变与传统
- 混乱与秩序
- 偏见的弊端
- 追求权力
- 社会流动性
社会主题为电影提供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内容,包括戏剧、喜剧、科幻、西部片、战争片和传记片。上述社会问题在电影中非常普遍,经典的好莱坞电影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叫做“社会问题”电影的亚类型。著名的社会问题电影包括《失去的周末》、《君子协定》、《码头风云》、《猜猜谁来吃晚餐》。
一部更现代的关于种族主义的社会问题电影是斯派克·李的(Spike Lee)《为所应为》(1989),该片上映后被誉为杰作,并将斯派克·李推上了美国电影人的一流行列。《为所应为》记述了布鲁克林炎热的夏日。在此期间,酝酿已久的种族紧张关系达到了沸点。电影中的各种角色直接对着镜头喊出种族歧视的字眼。

《为所应为》是对系统性种族主义的强烈控诉,是对一个建立在种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的控诉——白人在上层——以及将黑人单独挑出来作为特别威胁的警察政策。
但斯派克·李也呼吁个人负起责任,告诫我们每个人都要更好地善待他人,心怀同情。《为所应为》的主题并没有特别微妙地被戏剧化,但它们仍然和以往一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