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水
到五金店去买火水,竟然买不到。连走了几个店子,最后在一家开业几十年的铺子买到了。新铺子都是满坑满谷的新生代产品,滑着最新版智能手机的年轻店主都不太知道火水是用来干嘛的……
火水其实就是煤油。
在家里打扫卫生,翻出一盏旧马灯。玻璃罩子布满尘土,灯座上的火水污垢重重叠叠,已经无法完全清除。勉强把灯座擦一下,玻璃罩子刷洗透亮,想要看看是否还能点起来。
把好不容易买来的火水注入马灯的灯座,却发现缺了一根灯芯。火水都很难买,灯芯更是四处难觅了。
好在敬天祭祖时还用到煤油灯,于是把煤油灯拆开,抽出灯芯,笨拙地装到马灯里……
在拨弄的时候,动作迟缓,频频出错。少年时因为常常偷用火水,这种事情做起来可谓驾轻就熟,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
灯芯终于安到马灯里,看着棉质灯芯吸饱了火水,找来打火机,噗嗤一声打起火,灯芯慢慢燃起来。
把灯罩拧紧,透过玻璃看里头的小火苗。正看得出神,被妈妈发现坐在地上盯着一盏马灯发愣,于是被赶了起来,不要借着怀旧逃避打扫卫生,把灯灭了,浪费火水……
课程表里有美术这一门课,我们都如临大敌。虽然是语文老师兼任美术老师,但是上课的时候可一点都不含糊。一反平时的温文尔雅,非要我们每堂课都交一张画作,并且还有课后作业。
想来是当语文老师布置作业已经成了习惯,没有意识到美术课不是主科。不过也感谢老师的严谨,让我们在一下课就疯玩的同时也被迫收敛,端坐在桌前去描一张图。描的好的同学,能得到一个大大的红√,外带100分。要知道,平时拿100分不容易的……
家里有很多小人书,我已经想好要临摹的人物。可是临摹的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非得每日笔不离手练上数个钟头才能有娴熟的技巧。
从原先的孙悟空,换成八戒,最后换成红孩儿。人物线条一个比一个简单,可是画出来的线条仍旧歪歪扭扭。
于是被取笑,你干脆画把椅子交上去得了。
画椅子也不简单,涉及透视法。当然那个时候还不认识透视法,只是觉着画出来的椅子歪歪扭扭,站不稳,人也不敢坐上去。
最后还是决定描人物。可是小人书的人物大多画的仔细,线条很多。最要紧的是,小人书才巴掌大小,里头的人物更是如手指头般大,描起来更是不容易。
哥哥给我支招。他教我把火水从灯里倒出来,再拿块棉布蘸饱了火水,最后把整张白纸涂满。我很惊奇地发现,火水涂到白纸上,白纸迅速变透明,好似玻璃纸一般。
等到整张白纸完全呈现透明,哥哥把白纸盖到小人书上,书中的人物风景清晰可见。哥哥很得意,你现在就照着描,管保一模一样……
拿着铅笔趴在桌上描小人儿,心里惴惴不安。这不安来自于偷用家里的煤油,而不是投机取巧完成作业。
小孩子都是墙头草,在学校怕老师,在家怕父母,到了外面就天不怕地不怕。
铅笔在浸透火水的白纸上滑动,笔触也比平时粗壮。我描的很专心,因为稍微不在意,描出轮廓之外就得拿橡皮擦。橡皮擦在吸饱火水的纸上没有多大的作用,反而会擦出一道黑印子。
因为火水的帮助,我连背景也描到纸上。看着活灵活现的人物跃然纸上,说不得意是骗人的。
话虽如此,我也快被火水熏晕了。火水气味很大,刺激鼻腔,并且盘桓在室内久久不散。描完一张图,赶紧把煤油灯恢复原样。虽然火水少了一半,不过大人也不会每天都去检查。
让人担心的是房间里火水味道特别重,只要人从外面走进来,马上就能发现我们的把戏。只好拼命扇风,希望把房间里的味道赶到外面去。
次日交美术作业的时候,因为描的像得到大伙儿的赞叹。自己也很得意,几乎忘了是因为火水的缘故。
火水虽然味道很重,但是也挥发地很快。过了一夜,味道已经淡了很多,不过拿在手里,还是能嗅到一股味道。
难怪老师接过画纸的时候皱了一下眉头,幸好没有表示怀疑,还是给我打了100分。
跑到丽江旅游的时候,在小巷子里乱逛,撞见一间复古风格的客栈。看到挂在外面的几盏马灯,忽然明白“经典”的含义。曾经作为照明工具的马灯退居二线,担任起装饰大使。几盏马灯略略点缀,客栈的复古风格便自然呈现。特别是在夜幕降临时,看到丽江古城飒爽的夜风中飘着几盏昏黄的马灯,真有漫步古道的苍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