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八卦
周五的晚上送豌豆去上舞蹈课,待她上课后,坐在等待区带起耳机开始背单词。身旁坐着几位家长开始聊天,她们说着本地方言,我完全听得懂,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背单词的间隙里听完了她们的这次谈话。
原来有位孩子的妈妈(称她为Ir吧)在说自己的母亲有意寻老伴,Ir一点都不同意母亲再找一个,她觉得母亲现在找个老伴就是去当免费保姆的,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旁边一位孩子的奶奶马上赞同,她说自己四十多岁守寡,一直没有再找对象,非常肯定地说这时候找个老头子一点都不划来。坐在一排的两位奶奶马上附和,还举证了几列失败案例。她们的观点无非就是都四五十岁了,马上就要退休轻松了,何必找个老头子来侍候呢,自己一个人快活不好么?
看来婚恋市场从年轻到老年都不容易,都得仔细盘算啊。老年人的婚恋市场没有人关注并不表示没有需求。最好的大学同学前两年老爱吐槽婆婆男朋友换得勤,经过了四五个男友后,终于找了一个老头儿稳定下来。据说这个老头是个吃软饭的,没钱,婆婆得管好一日三餐再加一包烟。为此她跟她老公吐槽婆婆N多次,说她婆婆养软饭男,他老公从来都是选择性失聪,当没听见。后来不知怎地她想开了,因为至从婆婆找了男朋友后就不作妖了,也算是件好事。不过她心思多,一再交代她老公注意他妈妈的钱袋子,别给人骗光了。同学的妈妈也离婚了,但是没有再找老伴,死心塌地地给她带孩子。相比,她觉得她婆婆真想得开,过得潇洒。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已,没有必要上纲上线。想想也是好笑,儿女的婚恋父母要掺和,到了父母再择偶时得看儿女脸色,我们这里缺少的何止是界限,每个人想单纯地想为自己活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也有些丧偶的男性老年人,子女们并不反对父亲再找,只是再找之前得立下遗嘱并公证。算盘打得不错,钱不会少也省下了照顾父亲的责任,全然不管父亲这个岁数有人看得上的原因是钱。不然谁会跑来照顾一个糟老头子,因为真爱?纯爱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听说这些爹爹婆婆们彼此都是很挑剔的,许多爹爹不管岁数多大都爱找岁数小的婆婆,越年轻越好。婆婆们呢,也不傻,肯定不会去当免费保姆,伺候个爹爹上十年,他一死婆婆就被他子女赶出家门的例子也不是没有。那些退休金丰厚,子女条件好的婆婆,再找配偶的心思都很淡,有聊得来的爹爹就走动走动说说话,一起生活的很少很少。带带孙子,跳一下广场舞,再跟老姐妹们一月一游,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要几快活几快活。看了不管什么年龄阶段,钱都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