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其余读后】
(82/100)武侠推理,阅读本书初衷是在日亚看到一本横沟老师的《吸血蛾》,回来在豆瓣上一搜,结果连豆瓣条目都没有,无意中翻到这个条目,点开一看,原来是一本悬疑武侠。其实读过很多武侠小说的朋友应该都清楚,《传》字,《记》字或者名字听上去很高大尚,十有八九是大部头。但凡在武侠小说名字中出现《血鹦鹉》、《吸血蛾》诸如此类名字的,基本可以定性为地摊小说。
出乎意料的是,当你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绝非一本卖弄恐怖元素的武侠小说,氛围诡异独到,伴随而来还有密室消失、逻辑推理等等本格推理元素,结局虽然容易猜到,但是考虑到成书日期绝对是不多得的武侠推理佳作,称不上神作,佳作还是有说法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对话和氛围描写,又很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禁为黄鹰老师英年早逝之叹息。
相传黄鹰老师是因为急着筹钱拍电影,欠下高利贷,被打手砍死,也算是一个为艺术而牺牲的人。假如当时他不去做编剧,一直老老实实写武侠推理的话,绝对是华文推理中屈指可数的大人物。
(80/100)就个人而言,《红色右手》还是比较喜欢的作品,相当于古典本格中的cult片,意识流的梦呓,诡秘的气氛营造,令人晕头转向的布局设计,仿佛让读者体验一场噩梦,但结局和反转,实在太容易被人猜到,这会让很多读者泄气。就好比方说你收到一份礼物,礼物有好多重包装纸,你去拆开一张又一张之后,发现只剩下一个普通的生日贺卡。就黄金时代下的欧美本格推理,有那么相当一部分以卡尔为首的,追求极致的布局和复杂的情节设计。我相信大部分推理读者也就只想拆开包装,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推理爱好者的快乐竟如此纯粹。
而《红色右手》的布局细看一点都不复杂,真让迪佛来写,两万字绝对够写完了,乔尔罗杰斯就建立意识流的文字描绘上,让读者头晕眼花,绝对称得上古典本格中的异色之作。
(68/100)不可能犯罪+暴风雪山庄,文中还有提及杀人游戏之类的字眼,凭借印象中的记忆,官方的杀人游戏好像是上世纪80年代,当然在其他古典本格推理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作品,估计是和侦探俱乐部作家的之间玩的游戏有莫大关系。
阅读之前,其实挺期待卡尔是怎么写暴风雪山庄,阅读过后,失望大于期待,如果我要用八个字形容的话,我希望是——强行复杂,故弄玄虚,卡尔的《信条》就是这本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完成度比这本要高出许多,至少谜底和推理过程完全可以让人信服,而《独》的谜底完全就是卡尔说啥就是啥的意思。当然在某个关键点,后来者馆系列代表作家零食也致敬了这本,这本在创意方面绝对是超前的。
(87/100)不可能犯罪+多重解答,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挑战舞台密室,在台下观众的围观之下,女主角出现在舞台的上方,被掐死并摔下舞台。塔楼下11名骑士身披盔甲,整个舞台是一个前后均有监视的密闭空间。
这本书的槽点真的很多,叙述混乱与视角混乱同时存在,加上多重解答又更加一层混乱,细想一看这本书布局不咋地,我不认为叙述混乱等于布局好,短评中很多人将叙述混乱和布局混为一谈了,其实翻译已经尽力了,但是翻译也没把作者的原有意思全翻出来,但行文枯燥无聊绝对不是翻译的锅,确实布兰德笔力也有限。但在古典本格作品中出现这样惊世憾俗的诡计,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说看到的是金田一的《魔术列车》和《蜡人城》,但是我看到《耶洗别之死》不止这些,还有些《双月城》的苗头。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吧。
(65/100)短篇连作,《六条线索》属于干胡桃老师比较本格(枯燥)的作品,但我真的不太喜欢这种弱鸡包装和篇幅过长的逻辑推演,都0202年了,真没有必要看这种作品,看大山老师的作品够了。如果真的比换画逻辑推理, 华生力中的【红色十字架】真的比这里的【二页挂轴】强个好几倍,总体还是给个三星吧,有那么一两篇挺喜欢的,但真的阅后既忘。
(40/100)伪无人生还,就只是借无人生还衍生出一个现代都市为背景的童谣连环杀人案,这本民翻还出的很早,阅读过后,这明显是一本渣作。
书中的警察中途就发现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而且是根据童谣顺序来杀人的,你们想想看,这名警察会做什么骚操作阻止命案发生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警察非但没有阻止命案发生,而且还抓错好人???所以从这个关键点,读者会猜到真相。
如果发生在现代,被害者是与童谣有关系的,加上连续发生前几起命案,那么我们的公安刑警会怎么操作呢?
我相信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再蠢再傻也会对接下来几名潜在被害者进行布控,当然全天贴身护卫也不太现实,至少会在潜在被害者家楼下进行视线监控吧。
致敬《无人生还》是好的,我也明白作者的创作思路是想在现代都市出现一宗连环的童谣杀人案,但是也不要罔顾现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毕竟这里是城市,是居住的地方,不是一个孤岛。
(81/100)不可能犯罪,据说原作是一本私印,没有正式出版过,甚至在日本那边的私印已经炒到很高的价格,阅读过之后,也不过尔尔,plot还是相当出色,起初只会让读者认为是一宗平平无奇的枪杀案,经过调查的深入和各种不厌其烦的家访之后,原来舞台上的这起谋杀案因为没有人能换掉子弹,比起围绕空间上、时间上的不可能犯罪,《致命舞台》的诡计谜面创新方面来看,可以称得上是标新立异。但是谜底还是一个老梗,还有我不太喜欢的凶手设定。
总体来说,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古典本格,扣分点在于家访情节有点无聊,幸好没有很长,如果要花大价钱去买这本阅读的话,个人觉得是不值的,至于9.3分,就太离谱了,如果它能正式出版,评分会回落到8分左右吧。
(86/100)赛博朋克的祖师爷,有推理元素,可以归入科幻推理。其实早年间已经看过电影了,而丹尼尔加卢耶这本原作其实没有很难读,早年间的《异次元骇客》基本上将书的内容拍出来了,世界观和设定都为后世的赛博朋克打下一个稳扎的基石,我觉得那些把《克莱因壶》《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的设定吹得空前绝后是不是应该在丹尼尔加卢耶多磕几个响头呢?相比起菲利普迪克追求虚虚实实的意境,作者的风格已经算是比较脉络清晰。可能对比起现在赛博朋克满大街的科幻作品,十三层空间在情节方面肉眼可见的简陋和落后,如果在1964年就能写出这样超前的作品,毋庸置疑,它是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 本文版权归 Ninja Gaid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