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愤一把:新红楼梦之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对于新版红楼梦,怕大家不解其中玄机,此深沉作品非人间凡物,拣刚刚看过的一些小部分,按剧中叙述一一道来。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不觉一惊,眼前所景,竟是梦中所遇数年之后上海滩之码头,风景平和大气,倒不像是岸了。更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且看那衣着翠饰,非凡的气派,怕是李少红府上才有,别处哪里见过?不曾想近日登岸,看得这轿子行李,暗自忖度外祖母家怕是早已盖过那李少红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屋内幽然阴暗,加之不知何处乐起,凄清恐怖,内心不免惶惑起来。彼时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便知是她外祖母。黛玉一见,心想素日闻得贾府气派,以为外祖母是个多福之人,不料竟如此清瘦。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拥着贾母,倒哭不出来,又不能失礼,只得偷偷靠着贾母肩头咧嘴笑。众人不曾发觉,只是跟着哭,即时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大饼子脸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今至其家,虽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却听这外祖母言语,揣度这哪里是富家老太太,与门外阶前婆子们一个腔调,中气不足,颤颤巍巍,额头深陷,倒像是患了病。不过既然没有大家富贵气度,也便与自己更亲近了一些。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音乐并起,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黛玉乍惊,记得曹雪芹写道:三人皆是一样装饰,没想到自己真正入了贾府,才知道李少红早已有锦心素手,兀自改了书上所言,另辟蹊径,妆得迎春横鬓,妆扮不与旁边二位相同,瞧这探春惜春两位姑娘,以为平时只得戏园子里才见这等妆扮,却不曾料到今日贾府也是了得,丫鬟并小姐,均是黄瓜片抹头,着之以黑色发油盖色。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说着,贾母伸手丈量黛玉下巴,以为尖尖,摸起来却浑圆,哪里像是黛玉呢,想是贾敏一死,黛玉不寿,长了下巴。不免又伤感起来,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黛玉见众人无一劝解,仿佛只有贾母与她二人,既是无人劝解,贾母好没趣味,也不好一直痛哭,只得自己止了泪。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这声音亦如烟花女子,豪放不足,疯癫有余。这人一边讪笑,兀自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戏子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头上却仍是黄瓜片附额,两鬓也是黄瓜片样式,着于两耳前,铜钱大两个眼。头上绾着街边所卖镀金朝阳钗,带着金圈圈,一身铜黄色绫罗.
一双铜锣钱官眼,两弯柳叶眉倒像是被云遮了的月牙儿,不见痕迹,黛玉瞅了半宿方知此人眉毛浅淡,不易为俗人看出,身量丰满,体格风骚,粉面含着倒春寒,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众姐妹放肆大笑,那三姊妹更是耸肩而笑,手中不持手帕掩口,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众人却未见这凤辣子哪里哭出了半点泪,哭倒不像哭了。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半天回不过神儿来,慢悠悠地道:"正是呢!..."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黛玉心想,你们只道她是凤辣子,她可哪里见得半点“辣”了,倒像是屏风走出的温婉淑女,只是形态稍丰满了些,脾气倒还好的,说话也一字一顿,哪里又风风火火了。这凤姐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寂然饭毕,有服装奇异各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倒是漱口也不免学着众人,不像家中那么文雅,黛玉想那三姊妹漱口尚且如此,她便不好再另作一态,遂学了众人,免了手帕,亦不用袖遮,当众直接将漱口水吐于漱盂内,好不潇洒。
...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屋里屋外方才华灯俱上,刚刚却昏暗差点不知外祖母在何处,宝玉回来,终于点灯,见着明亮,方才清醒过来。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小孩。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黛玉暗自比对,自己哪里看起来像是妹妹呢。倒是这顽劣小子,不知比自己小去多少岁了,乍见以为是自己多出了个侄子,见这宝玉皓齿齐然,方才定下心来,原来真真是个长了牙的哥哥,怨自己竟冒失糊涂犯了错。
这一日黛玉一一想来,贾府里个个妆扮不俗,不如明日也学了他去,事无巨细,皆应合礼仪,上至王夫人下至丫鬟,自己若是单单束了一撮儿头发在右边,怕过不了几日便和大家生分起来。遂叫随身的婆子准备好了头上黄瓜饰品,以便明日备用。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不觉一惊,眼前所景,竟是梦中所遇数年之后上海滩之码头,风景平和大气,倒不像是岸了。更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且看那衣着翠饰,非凡的气派,怕是李少红府上才有,别处哪里见过?不曾想近日登岸,看得这轿子行李,暗自忖度外祖母家怕是早已盖过那李少红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屋内幽然阴暗,加之不知何处乐起,凄清恐怖,内心不免惶惑起来。彼时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便知是她外祖母。黛玉一见,心想素日闻得贾府气派,以为外祖母是个多福之人,不料竟如此清瘦。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拥着贾母,倒哭不出来,又不能失礼,只得偷偷靠着贾母肩头咧嘴笑。众人不曾发觉,只是跟着哭,即时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大饼子脸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今至其家,虽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却听这外祖母言语,揣度这哪里是富家老太太,与门外阶前婆子们一个腔调,中气不足,颤颤巍巍,额头深陷,倒像是患了病。不过既然没有大家富贵气度,也便与自己更亲近了一些。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音乐并起,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黛玉乍惊,记得曹雪芹写道:三人皆是一样装饰,没想到自己真正入了贾府,才知道李少红早已有锦心素手,兀自改了书上所言,另辟蹊径,妆得迎春横鬓,妆扮不与旁边二位相同,瞧这探春惜春两位姑娘,以为平时只得戏园子里才见这等妆扮,却不曾料到今日贾府也是了得,丫鬟并小姐,均是黄瓜片抹头,着之以黑色发油盖色。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说着,贾母伸手丈量黛玉下巴,以为尖尖,摸起来却浑圆,哪里像是黛玉呢,想是贾敏一死,黛玉不寿,长了下巴。不免又伤感起来,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黛玉见众人无一劝解,仿佛只有贾母与她二人,既是无人劝解,贾母好没趣味,也不好一直痛哭,只得自己止了泪。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这声音亦如烟花女子,豪放不足,疯癫有余。这人一边讪笑,兀自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戏子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头上却仍是黄瓜片附额,两鬓也是黄瓜片样式,着于两耳前,铜钱大两个眼。头上绾着街边所卖镀金朝阳钗,带着金圈圈,一身铜黄色绫罗.
一双铜锣钱官眼,两弯柳叶眉倒像是被云遮了的月牙儿,不见痕迹,黛玉瞅了半宿方知此人眉毛浅淡,不易为俗人看出,身量丰满,体格风骚,粉面含着倒春寒,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众姐妹放肆大笑,那三姊妹更是耸肩而笑,手中不持手帕掩口,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众人却未见这凤辣子哪里哭出了半点泪,哭倒不像哭了。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半天回不过神儿来,慢悠悠地道:"正是呢!..."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黛玉心想,你们只道她是凤辣子,她可哪里见得半点“辣”了,倒像是屏风走出的温婉淑女,只是形态稍丰满了些,脾气倒还好的,说话也一字一顿,哪里又风风火火了。这凤姐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寂然饭毕,有服装奇异各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倒是漱口也不免学着众人,不像家中那么文雅,黛玉想那三姊妹漱口尚且如此,她便不好再另作一态,遂学了众人,免了手帕,亦不用袖遮,当众直接将漱口水吐于漱盂内,好不潇洒。
...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屋里屋外方才华灯俱上,刚刚却昏暗差点不知外祖母在何处,宝玉回来,终于点灯,见着明亮,方才清醒过来。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小孩。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黛玉暗自比对,自己哪里看起来像是妹妹呢。倒是这顽劣小子,不知比自己小去多少岁了,乍见以为是自己多出了个侄子,见这宝玉皓齿齐然,方才定下心来,原来真真是个长了牙的哥哥,怨自己竟冒失糊涂犯了错。
这一日黛玉一一想来,贾府里个个妆扮不俗,不如明日也学了他去,事无巨细,皆应合礼仪,上至王夫人下至丫鬟,自己若是单单束了一撮儿头发在右边,怕过不了几日便和大家生分起来。遂叫随身的婆子准备好了头上黄瓜饰品,以便明日备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