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与和谐——《边城》的读后感
到目前为止,我发觉在中国比较著名的书籍,多多少少的都是以悲剧为主。在这之前读的《雷雨》。更早之前,读的则是余华的《活着》。这两本都是叙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里所发生的家庭悲剧。听同学们的推荐,我这个月读了沈从文的一部代表作,《边城》。就如《活着》和《雷雨》一样,这本书也是围绕着30年代所写的一部作品。
《边城》讲述的是一段凄哀的爱情悲剧。故事是以湘西小山城,茶峒为背景。描写了老船夫和他孙女翠翠两人的生活;展开了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本书好看。我认为故事的内容非常的朴素、故事结局写的也或许有点草率。但同时,它的这些种种“瑕疵”也使得这本书显得非常的完整、体现出了人性的根本。在一段荡漾不安的年代里,故事内容却显得如此的质朴和宁静!随着故事的发展,翠翠与许多人有了羁绊,纠缠不清。而作为故事的中心人物,翠翠所展现的亲情、爱情、友情,都时时刻刻的表现着质朴与和谐。
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就是作者对于翠翠所作出的一个点:“不愿意承认自己应该长大了”
在书中——翠翠的年龄,按我们现在的人的想法,确实是有点小了。但是在当时,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大多都到了嫁人的年龄了。我认为,翠翠一直不表明自己的心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了 。她只要不承认自己长大了,就可以把与傩送的希望寄托在爷爷的身上。
爷爷将她保护得太好,以至于自己意识不到已经不是当时十岁的孩子了。翠翠必须自己做出决定。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翠翠却没有这个意识。这或许在一方面是因为受宠而所产生的结果,但在另一方面上,可以说是翠翠她自己无法接受事实,而一直试图在逃避。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个人其实对这本书没有什么的反应。要讲的直接一点,我并不认为我对于这本书有着很大的兴趣。故事非常的朴素,讲的就是一个非常平凡、艰苦的人生。这或许是因为我年龄还算小,所以看不懂。但或许,就是因为这本书的单一而使这本变成了一部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