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百年老字号与CEO
- 一、企业家智慧
- 二、生于混沌
- 三、成长,就是在孤单中寻找确定性
- 四、那个相伴的人
- 五、家庭,是不灭的理想
- 六、无为而治
一、企业家智慧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乔家大院"、“大宅门”、“大染坊”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成立一个“百年老字号”也许创业者想到的最奢侈的野心。说出来,连自己都不会相信。
以前利用“流程化”管理,就可以让公司兴盛几十年,现在,公司变得平庸和消亡,却都是因为流程化。开放、链接、持续创新、领导力…这个社会对创业者很苛刻。
百年老字号的企业家们,儿子成器,生活正派,工作努力,有远大理想,持续学习。他们可能小时候就开始取得突出成就,还能一生都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他们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并且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与政治进行博弈以及施加影响。他们眼中的世界,是这个宇宙,而不是一市一国。
1.什么是领导力?
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力,是指上级对下属的领导。比如,官场层级森严,完全服从,甚至不允许越级沟通。官场的权威是既定的,绩效难以量化和评定,难说透明和公平,领导掌握着你所有的筹码。
而这些企业家们,即使在没有特权、高级别的时候,就能达到影响他人、带领团队的效果。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其他人在思考“这是谁的责任”,抱怨或者划清界限。而有些人,不管该由谁解决问题,他总能站出来试图承担,“稳住,大家不要慌”。
领导力,就是去帮助和成就他人。能帮助多牛的人,就能带领一支多牛的队伍。
2.自己不当专家,让专家为你服务
管理者最怕的,是每天各种突发状况发生,很忙,怕没有条理。但企业管理的目的,不是让一切井井有条,而是成长、授权,通过不断打破你周边资源的结构和效率,“破局而出”,打开全新的发展空间、寻找科学和技术创新红利的。
如果一个领导者非得争当强人,处处彰显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对、没有犯过错,自己已经搭建了一个大和平、没毛病的组织领导体系,不细说、不深究、不演绎、不推导、不自我怀疑,不求批判性思维,他不可能干好。
治理越大的组织,越可能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作为领导人最重要的素质并不是自己当个专家,而是要让专家为你服务。每个人的意见可能都不一样,你不能没有主见,但是更不能固执己见。目光短浅的傻x才会把自己当神人,当教主。
最有领导魅力的牛逼的人,不会让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反而感觉,他这么牛逼,但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也可以成为他。
3.企业家没有一样的性格,却有共同的智慧
性格本身是个笼统的伪命题,没有办法定义,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说不通的语言的时候,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但似乎真正成就伟大的企业家都偏“内向”型人格,比如乔布斯、巴菲特、马化腾,还比如张小龙、姚劲光,都是内向者。
他们日常的工作已经足够繁忙,肯定不能每个都见、有求必应,表面上大家认为它们不喜欢应酬、社交。而且他们可能很少提到自己,没有时间让全世界都去理解他们。他们没有时间去跟别人在社交中虚情假意,防止造成以后难以管理对方社交预期的精力成本。但他们做事得体、擅长聆听。
“智慧(wisdom)”,就是“明智的推理(wise reasoning)”,是有方法去进行修炼培养的:
1)谦逊谨慎。最强大的实力,是谦卑,而不是自负。以往的智慧来自于利用信息的垄断和不对称,让你有更多的资源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现在互联网让信息存量不再要紧,即便你的阅读量和信息视野再大,也大不过搜索引擎。保持对信息汪洋的谦逊,如何寻找、利用信息才是智慧。
2)尊重他人。厉害的人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能让你感觉他认真到跟总统聊天一样的待遇。“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3)有所敬畏。有所敬畏的人,往往令人敬畏。他不需要多凶狠,别人怕他、不敢惹他,是因为他太有原则。他们因为有敬畏之心才非常人的自律,有一个足够大的格局。他们承受不起太轻的生命。敬畏历史、大自然、宇宙和未来的人,知道地球之小、历史的偶然性和各种境遇下的可能性。“学历史不是为了去预测未来,而是把你自己从过去解放出来,去想象不同的命运”。他们包容淡定:动态演化是没有方向的,只是在各个方向上试错。
4)远虑。远虑者,温和有力,勤于架构自己的知识能力,减少对别人的约束,宽厚而容忍。以不变应对万变,内心都能坚忍平和度过。自恋、吹嘘自己、时刻想谈论自己的人,反而是不自信。
5)接受不同。优秀的企业家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很多人只能理解和自己相近的想法,智慧的人在于可以多点透视,超越自我视角,高度兼容理解不同思维模式。算法越多的人,不容易出现死角。每个人有时候面对这种情况就很有经验,面对别的情况可能还不了解更聪明的方案。
企业家去寻找创新红利,不是去无中生有,而是一种接纳对方优势的合作。他们在进行任何沟通的目标,总是为了达成协作,赢得对方,或者成为合作伙伴,或者拉拢成一个团队成员,抑或只是相伴一段或长或短的路。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千年智慧,屡试不爽。
《百年老字号与CEO》之二 -—生于混沌
人,一生寻找幸福,寻找团体拥抱的温暖。这个躯壳没有普世估值,没有黄金钻石, 不会永久保质,而且一生看着周边各种矛盾撞击。
为什么我们要一日三餐、嬉笑怒骂?人生的意义,没法和别的事情一样单独提出来解释,它只是边走边可过完的人生,说不清、道不明、没有谁能从上帝视角,把控别人的思潮、社会发展、资源的不断重新配置。
人的大脑结构与激素分泌,恰恰是对不确定性是上瘾的。不确定的失去让人恐惧,不确定的得到让人兴奋。各种游戏设计都是这个思路。
局面越是充满不确定性,社会越动荡,人们就会越倾向于迷信,希望有个神灵庇佑,或者相信阴谋论,认为有人正在暗处左右世界。
对创业者来说,越是不确定性的环境,越容易发挥领导魅力。就像“改革型”的“政治强人”需要借助一个危机上台。 而和平时期的领导者,从不会名垂千古。不确定性越高,老百姓就越能接受一个强人去左右自己的命运。
对于利用科学创造经济效益的企业组织来说,利用和解决不确定性,是企业家创业的初心。
所谓“乱世出英雄”。
这些企业家比常人能感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试图利用不确定性去创造确定性,与此同时,这项创造会make others’ life easier。 越混沌,他能创造的价值越大。面对混沌、不清晰、挑战,他们能化解恐惧、迎难而上。白手起家、在没有经验可以遵循的状态不断突破和摸索的企业家,都值得佩服。
1. 主动适应新局面,保持智识上的谦逊。
人左右不了时代和大环境。也许,相对于人类已有的科学进步,我们组织中大部分的工作都不在创造价值,而新的科技的普及或早或晚,终将到来。去吸收和利用最先进的工具,不重复造轮子。追求科学的人,不迷信权威,不相信什么救世主,愿意靠自己,也愿意改变自己。对真实世界保持谦逊敬畏。科学进步从来都不是哲学、宗教、情怀的产物。他知道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合理评估,他知道未来可能还有不确定性,得从长远考虑问题。创新者会先一步迎接未来、迎接挑战。
如果感知现在的组织运转迟钝,要么人不对,要么方向不对。 为什么需要由他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能改变什么,下一步是什么?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混沌的环境、无可置疑的大方向、明知行业套路和组织内部都有很多可以改善、但改变非常困难。如果是这样的条件,那就是一个做出行业突破成就的时刻。其实,企业家做的这个事情越大,他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就越大。和平、饱和、模式化的状况下,一个企业家也会留意混沌、问题,居安思危。
2. 刻意练习,积累经验,应对“突发意外”。
信息提取、思考、表达、行动,各种技能的习得,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高手的工资,并不好拿。了解自己在本行业取胜的核心资源,并且核心资源的利用上,刻意练习、流利、理解,而后渐入“游刃有余”佳境,信手拈来“如入无人之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训练内容分为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直到把这个套路“长”在大脑之中。没有“寓教于乐”,只有不断烧脑,打碎和重塑,满满的套路。
面临不确定,真正的决策就有多个选项,每个选项都有“风险”和“收益”两个方面。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是由“认知”决定的,所以没有天生的胆大和胆小,跟性别、年龄、地位等也没有关系,不同人在不同事情上,表现的胆识也不同。去提高某件事认知水平,就能更合理应对风险,在合适的时机大胆尝试,超越自己。
经验不是为了流程化的熟练,而是超越自己、超越过去,去应对“突发意外”。
3. 果断行动,有始有终。
财富聚集,总是打破固有资源配置去创新的结果。创业者自己拿着最大的股份,也承担着最大的风险。我们不仅面临本省、本国的竞争,这个世界也变得全球化。面对这么多变化,这些“增量”能力,比原有的资本重要。很多情况下,意识到自己有一些方面不够好,一些资源没有达到完美的配比,连去道歉、解释、补足的时间都没有,而是直接采取行动,努力追求在时间演进中更好的状态和结果出现。
企业家的内核,不是从技术到财务,各项专业水平已经行业第一,而是去运营一个系统,能把一摊事儿拎起的能力。在迅速行动中,正视“当局者迷”,试图从旁观者的视角看问题。
企业中的任一个管理者,都是承担资源分配和收益的人。他要确保一个项目进展的有始有终,结果最可交付,不管成败,都有第一手的结论和next steps,在离开你手的时候已经是个完成品。
一个优秀的人,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之间的区别是, 有专业能力的self-contributor到一个应对复杂系统的team leader。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混沌,不确定性是本质。如果人工智能解决了衣食住行一切、甚至基因可以自行复制,也许人只能从历史中寻找活着的意义了。
“新一代巨富,70%的钱,是过去十年赚来的” ,又有很多家族, 在几十年间从时代浪潮中落幕。
我们自己还要面临未来五六十年的变化。未来会发生什么,谁都说不准,又为何为眼前的拥有自负或自怜。
不求拥有,但求无悔不怨,宠辱不惊、迎对人生。
《百年老字号与CEO》之三 - 成长,就是在孤独中寻找确定性
对我们的一生,到底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决定一切。 这甚至是做决定和理解他人的思维武器,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天赋异禀,亦或是有几十年的刻意练习,从而造福人类、意义非凡,奋斗终生。
一般人,包括优秀的企业家,没有毕生事业这回事。他们只是面对变化、困难,面临挑战有所坚守,带领团队持续向前。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每个年代有不同的科技和环境,但每个年代又都带着同样的体温。我们最怕孤单。
不是每个智者都生来淡定,深得上善若水的无为境界。相反,这些不安分的企业家,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反而感受到更快、更复杂的世界,而充满危机和焦虑感。技术进步、全球化、自由市场…这世界之大、太多未知,让他们焦躁不安地不知道如何定位和突破自己,他们拼命想赶上别人的节奏。他们张狂、强烈不羁,向一切观点和思想造反,甚至不爱自己的体温。在下雨或者生病的夜晚,宁愿抱着自己在角落品尝孤单。
稍大一点,他们摸索方向,不顾一切的成长,但还没有学会倾听。这个时候你遇见他,你说了半句的时候,他就开始搬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自言自语,或者充当智慧的老干部,觉得自己马上就是男强人或女强人。你不会觉得他在听你讲话,甚至他们说的根本与你无关,但他们顾不上这么多。“未来的事情既然不可能提前知道,那么认准一件事情就不必顾此失彼了,大胆往前冲,哪怕失败,人生也是柳暗花明的” 。他们可能本不是一个高傲的人,只是人的不同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孤注一掷,而怠慢了所有人。
“对外逐利,不如对内建设。找机会,不如修炼自己”。年轻的资本,就是可以犯错误,有时间、 有体力。站稳脚、有立足社会,获得经济来源是第一位的。一个主动把控幸福的人,便是要在浪漫的年纪做最现实和残酷的事情。在现实的年纪里做理想的事。 穷人和过度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征,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努力获得经济独立之后,让他们可以不受到世俗与传统的影响。 开始寻找自己的优势、定位,减少目标,聚焦自己之所长。试图理解和承认真实的自己,试图拔掉身上的那些刺。承认自己的脆弱,因为本质上,人人都脆弱。去承认它,学会接纳,如果把所曾遭受过的痛楚,变作养分,经历让这个人更慈悲,更通透,成为更好的人。
他们遇上了爱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有固定方向的,积累价值。这个积累让一个人变得独特,如果在回答“什么重要”和理想的生活上,能达成共识,则会有惺惺相惜、相配,命运安排、命中注定,需要写进生命的感觉。我们用自己的认知,来理解对方。也只有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才能发现对方的价值。
三十岁左右,只是艰辛人生的开端。年纪越大,越担心被年轻人超越,总有更加先进的人才,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用更快的学习和执行的速度前进。但经历帮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把工作当成学习和体验。 带给心态的强大,不怕诋毁不怕困难,能原谅自己的精力有限,不用什么都要。 更加远虑,没有必要和多数人去苟同一致,就像一枚沉在清澈水底的石子,安静的看着河面外的世界,不再为不重要的事情感到痛苦感到失去。
越老,越念旧。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都在越来越好,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当你看到一位老人,每天跟同一个人,去同一个餐馆,坐在同一个座位,点同样的饭菜,你可能以为他的生活很无聊 —— 殊不知这才是最浪漫的事,他是在享受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所探索出来的成果。
自由主义重视每个人的体验,强调人要能发现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要倾听这个自我的声音。但实际上,人没有自由意志,各种欲望此起彼伏,每一个决定都是不同欲望交战妥协的结果。
一生的心灵成长之旅本质上是孤独的,但年纪越大越无所畏惧,因为自己寻找到越来越多的确定性。
确定性,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
《百年老字号与CEO》之四 - 那个相伴的人
企业家的创业阶段大都是偏执的,所以他们能针对一个点,做出突破。
他们承担的责任太大、以及不断进取的野心、不断的break things的专注,让他们淳朴、没有着装品味,没有时间在生活情调上。甚至B2B类的企业家,视觉、听觉、味觉,都会弱化。他在工作中的不顺和挑战,还可能会不自觉的变成关系里面的负面情绪,寻求对方的安慰和帮助。
这样的阶段可能有几年的时间,从零培养出来一个创新、协作互补的团队相互承担、协同并进。能相互陪伴跟一起走过创业阶段的伴侣,往往能够给予信任和关怀,不会在对方以工作为核心的时候,要求对方重视自己。
选择一个人去一起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工作、事业什么时候都能跑快赶上,伴侣的选择难得多。
这个选择是感性的,模糊的,没有办法量化的。遇见这个人的感觉是找回自己,觉得遇见他到哪里都有家,不会因为距离之远而遥远。它的对立面,是理性思维,去保持机警以及避免风险。越理性的人,越难得进入亲密关系。经历多的人,也会更加谨慎。
选择认知相当的人。如果,两个人都已经经历过很多不确定性,未来就更多确定性、更低的风险。因为他们都知道,未来也不会被什么事情难得倒。困难、磨砺,让人感知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独特有认知和定位,能够舒服的做自己。能承受打击和失败,也就越能享受生活之美。有趣又有能力,一起把握人生,驾驭生活。他不会有那么多人生的困惑,不会质疑命运不公平,不抱怨做好事怎么没有好报,更容易接受现实。一个人用自己的认识去度量这个世界,可是这样总结出来的世界还是在自己的所知里。而有一个同样丰富的伴侣,他可以给你看到全新的视角和整个世界
反之,如果面对复杂的角色关系,毫无还击之力,或者没有原则的妥协,很容易陷入自怜、抱怨、虚荣、自负,甚至会失去对父母的理解和孝心。如果没有做过几个人生决策和努力,也有可能因为事业起伏、行业变动,或者其他琐事,怀疑自己、抱怨生活,最后用“性格不合”和“三观不一致”而作为逃避问题的借口。如果自己没有安全感,则不会给对方做自己的空间。
两个人一起成长,又保持独立。如果”能讲道理“那么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不必想办法放低自己,不必刻意的委屈求全。他可以常常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分分钟可以把你“打回原形”的人,抵御放大的人性,相互鞭策,戒骄戒躁,保持谦卑。都能为了对方来一番断舍离,将骨子里的乖张、蛮狠和任性一一剔除,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性情和人格,在成长的阵痛里进化为更好的自己。努力让对方更好,同时不必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个想去米粒守护他的幸福的过程,也让你幸福。
找一个好人。人们公认的,孟子“舍生取义”,孔子“仁者爱人”。即使放小到自身,做个好人,就是让自己值得被爱,亚当斯密说”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 “ 有美德的人,不仅事业优秀,而且朋友、同事、家人的关系也更好。。你和他交流的感觉,总是如沐春风,喜闻乐见,又赏心悦目。 “我们的一生之中,有时候我们伤害别人,或者被伤害;有时候我们同情别人,或者被同情。如果你去注意体会这些伤害、同情的感觉,你就会越来越敏感。逐渐你就会分辨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这就是人生的旅程。” 美德即是人生智慧,比如勤勉、谦卑、宽容、尊重,清醒、独立、自由。
好的伴侣带来有一个好的家风。以德行修养治家的家族,成为父母的双方需要有远见卓识,能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要把孩子养得健康、成为一个坚强中流砥柱,为人要公平公正,能够处理好家人关系。
二十多岁选择怎样的职业成长,三十多岁和什么伴侣生活,四十岁,如何引导儿女“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 人的一生的幸福,都在自己的选择。世界不曾亏负我们,其实让我们不快乐的,根本是我们自己。我们害怕活着的样子,配不上自己的痛苦。在害怕失去自己变得和所有人一个样的同时,失去自己。
有的人在我们心里的画面是青青的灰,苍苍的白, 是渐行渐远的背影。而一些人色彩斑斓,仿佛阳光洒在了心上般。你想起着他,就想把每一天活得喜庆、尽兴。
一个人在某件事上成功、获得幸福,本质上,是他周围的人都希望他成功、幸福。和对的人在一起。
《百年老字号与CEO》之五 - 家庭,是不灭的理想
有独身的艺术家、科学家,但没有不重视家庭、子女的企业家。
好的企业家,除了带领团队实现企业目标之外, 还让人感觉自律、钟情、顾家。多数有家庭的人更加沉稳、犀利、有远见,从而有更make sense的商业模式。也因为对家庭的理解和爱,更能保持平常心,更能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
企业家本身就是领导一个组织,朝着愿景和目标,在混沌中前行。每天都在面临和处理不确定性。家庭,是无条件相互信任、支撑,这个“确定性”是企业家持续努力的源泉。他们的家庭,充满学习共享,由此对抗环境不确定性。而不只是为了生存、传宗接代、积累物质对抗天灾人祸。
【家庭怎么重塑一个人?】
1. 宽容和同理心。
我们永远离成熟一步之远。这一步,是更大的宽容与更大的接受。成立家庭,会让人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因为需要能看到、体恤、宽容自己和家人的弱点。在底线和长期目标上能达到共识,分辨那些是不重要的。只关注这个人最有价值的一面,只要在该对的地方对,就足够好了。允许摩擦、创新的想法、允许犯错误。
努力和家人经营生活的过程,就是跳出自己的视角,考虑对方的观点,达成妥协。控制情绪,寻找positive interaction。 如果已经有negative的了,始终避免更多的一个。
允许别人的干预,和原谅自己的有限。能理解这个事件的参与各方的想法和立场,知道不同观点的利弊,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考虑跟别人的关系。
2. 提升共情能力和创造力。
从独立走向家庭,重新练习被别人喜欢,变得幽默,就像小时候在爸妈和长辈面前一样。害怕自己爱的人受到一点委屈和伤害,就像小时候被家人心疼一样。关爱可以锻炼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开始变得温柔、谦卑、有耐心,能够敏感的感知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自己感性的那一面不再仅仅是自怜,而是学会了付出、担当, 用感性来呵护长期的理性。因为心态的平和、愉悦和敏感,会获得专注和创造力。
3. 坚韧,持续学习。
“人活着,最大的失败,不是失败本身,而是梦想的残骸和唏嘘的遗憾。”生活中有太多的不解和不甘。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写日记、写字来疗养自己,用自己的经历和见识来理解这个世界。家族最大的好处,就是一起成长,一起去看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选择一个为期几十年的合作拍档,一起寻找增加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共同体验生活,共同去理解日转星移的外部世界的意义。我们组建的家庭,从成立的哪一天起,就确定了我们是谁,什么最重要。这带给确定感,不会有什么迷信思想,还把困难变成挑战。夫妻,是联手对抗岁月的最好战友。
企业家是最需要持续成长的群体。人脑中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如果大脑判断你快要到了身体的极限,会在突破之前让我们放弃。想要超越自我 —— 除非是为了“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有大家庭的期待、羁绊,才有约束,带着责任持续学习成长。有一个人,一件事,让我们誓死追随。拥有自由意识的人, 才会知道被人期待、有约束,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幸福一生的的家庭都是“成长型”的】
我们每个人本能的想优化自己的生命环境。只是,有些人,又更长远的方法。
1. 共同成长的伴侣。外貌、金钱、社会地位,都属于婚前的“存量价值”。不过,如果没有学习迭代这种“增量价值”创造能力,存量资产早晚会消耗殆尽。伴侣之间,贵在保持类似速度的增加知识和自我升级。对孩子而言,如果能看到长辈还在努力学习新东西,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 尊重家人的社会身份和个人成长目标。个人的独立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里程碑明确、反馈系统单纯、更容易启动和推进。一个人的目标感越强,他越会本能地寻求社会合作,继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优化。经历过困难、达成一些目标的人,更会处理关系,因为所有事情的达成,都需要跟人进行合作的。
3. 建立家庭文化和共同目标。家庭共同目标的价值,还在于让家庭成员之间有共同话题。和子女、伴侣一起讨论家族历史和记忆,也赋予现在生活的意义,指引我们行动方向。这种隐秘的默契和优越感,特别有利于凝聚亲密关系。
4. 强身健体。美貌、家世,都比不过能够一起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曾国藩、胡雪岩…我们不用可怜这些企业家过于自律和无趣,在身强力壮之时就关注自己的健康,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每个人的体力是从困顿琐碎中体面破局,一起奋斗一起享受,把每个日子都过得盛大的基础。
人类的生命、智能实际上和自然界的一阵风、一堆原子的复杂度是同等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跟家人一起,享有幸福、体验生活。能共同吃苦、面临变化,朝着一样的方向前进。
没有经历过很多艰辛的人,你体会不到他们的深情、对平常亲情的爱惜。你看不懂他们眼里的深情光芒。 物质多寡是相对的,但幸福的感受,是米粒似珍珠。一生起起伏伏,未免在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中,遇到山穷水尽,绝处逢生。
家庭是不灭的理想, 是毕生守护的确定性, 化解一切的辛苦和不解。
人贵在有获得快乐的方式。侠骨柔肠。
《百年老字号与CEO》之六 - 无为而治
1. 企业家的智慧
2. 生于混沌
3. 成长,就是在孤独中寻找确定性
4. 那个相伴的人
5. 家庭是不灭的理想
6. 无为而治
企业利润来自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依靠信息不对称、资源和效率优势。
现在核心资源是什么?是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 还是创始人本身的关系?这个资源,有多稳定,会有什么威胁?如何加强资源稳定性,避免风险?企业寻求增长、持续增长,需要反复问这几个问题,持续递进和增强优势和壁垒,永无止境。
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资源属性,如果一切依托于企业家自身的学习成长,不仅慢,而且有限。一层层的管理,需要授权给职业经理人。也许企业家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招纳贤才。他需要明确企业设立的优势和价值、目标,有眼光和能力选才,然后培养出持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职业经理人。
优秀的人都也不要追求稳定,团队需要接触不确定性的一点机会,才能成长壮大,有持续的成长发展和激励。
1. 必须保持成长
一个行业、一种技术的发展,总会从成长期走向增速放缓、市场稳定的平台期。 这个阶段,让人第一次感受到“成功”。但平台期是危险的, 因为也正是这个阶段,预示着下一个阶段可能是衰落期。
企业家最怕的,就是不增长。在平台期,团队每个人的发展都自然的有了天花板。 为了职业发展,很可能出现从结果导向,变成办公室政治和拉帮结派的关系导向。
对企业而言,要保持团队成长性,需要及时先树立远大目标、 价值远景,引领团队找到共识、方向明确。让团队自己想做,不断寻找新的机遇和成长,这个机遇可能、相关又崇拜 ,挑战又能做到。
2. 组建一群厉害的人在一起
CEO自身,可能没上过什么名校,人生之中经历过挫折,职业生涯中犯过很大的错误,外表看来没有咄咄逼人的自信,甚至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有些内向。但就是这样的人,管理着一帮履历光鲜的高材生。
不管是观众,还是参与者,感受最爽的,就是高手和高手配合。一个顶尖的团队,给与自由和无为,会有强大的爆发力。 优秀的人在一起,知道什么时候给对方抛出什么信息或结果,更快速的正向循环。团队成员会加深自我驱动力,会保持前进的动力,并且视野越来越宽。 他们相互之间还会感慨,“和牛逼的人在一起,永远知道自己有多么不足”。他们说被队友虐的“酸爽”,却珍惜这酣畅淋漓的配合。
反之,如果各业务线的中高管理者的视野有限、学习能力有限,不仅不能找到在行业竞争中巩固核心竞争优势和壁垒的方法,将造成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浪费。
3. 避免过度干预
过度干预是人的本能反应,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固有想法是正确的。
过度干预、细节化的流程,非常适合非盈利性组织,但绝不适合企业。因为发挥不了每个成员的能力,只依靠管理者本身的话,管理者自己的自我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则成了整个企业的瓶颈。企业家自身疲惫不堪、感觉一叶障目、无法前进。
允许组织成员犯错,不要怕冲突,不去掩盖问题。人的特性,就是有强大的学习、改善自身to be better的能力。灵活、积极、耐造、更耐造。
我们的现实生活本来就有各种挫折,不顺是常态。不顺是期待和现实之间,等待我们去填满的鸿沟。成长的过程中,往往越是你的贵人,越是把你的整个思路和方法都颠覆和撕碎过。
个人和社会系统都是一个“反脆弱”的系统,越折腾越强大。出个什么小问题是可以自行修复的,干预反而可能会带来大问题。
4 相互帮助的氛围
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奖励体系,需要让员工感觉努力工作会得到奖励。同时,确保跟从小组经理到中高层管理者沟通远景、原则和目标,给他们授权。
保护员工的成就感,满足员工的价值追求。激励体系保证成功的结果会分享、持续分享。尽力保障每个人的回报得到公证评价,有理可依。 因为有规则有制度,所以有激励和自由。这还避免企业陷入”用风险去激发潜力”、需要猜透上级心思的机械化恶性管理环境。
企业自身的价值,原本就是让这个社会更安全、便利、生活质量更高。如果企业家能把”make others better“ 这种理念从上往下的传递,团队之间讲道德,被信任,则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为那些相信工作是为了帮助别人的人,比那些认为工作只是为了挣钱的人,表现好得多。
人天生希望爱和被爱。团队之间会更多分享自身的需求、目标。好的合作,往往不经意间就产生了。
有些公司,甚至会建立职工学校。尊重员工的自尊、生活和家庭,才能保证员工和企业有具有长期相同的价值观。 从而,这个团队的人,和你在一起,有更多的确定性和安全感,去对抗商战中的不确定性。大家都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古语都犀利又简洁:
-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 人:为仁义,懂取舍;
-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
- 鬼:手法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