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的张爱玲
以前看的不少文章,都感叹张爱玲绚丽出道,年轻时候赫赫扬扬,老了以后却流落异乡,嫁个老头,老头死了就孤独度日,寂寞悲凉。这些文章调子惊人一致,都是俯瞰的,对着“才女薄命、红颜薄命”这个古已有之的真理感慨一番,洒些眼泪,就满足地散开了。
张爱去世的时候,国内媒体也很是热闹了一阵。那时候日报还很常见,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说她这么爱美,但可惜的是,“衣橱里都没有一线品牌”。看附的那张照片,每件大衣都简洁优雅,审美上佳,如果你在路上看到这样的老太太走过,肯定会偷看好几眼的。不由觉得该文作者思路清奇。后来得知,张爱去世的时候有三十几万美元的遗产,怎么也不算穷。
张爱年轻时候喜欢极繁主义的衣服和装饰,曾以旧衣服床单自行设计改制奇特的新款,戴古老华丽的首饰。她写自己和炎樱逛街,在虹桥的布料店里,让老板把华丽的布料一卷卷打开,摊得到处都是——多么热闹、任性而可爱的女孩子。到老,她应该算极简主义者,东西保持很少,不爱和不认识的人打交道。
《浮花浪蕊》里写的洛贞,怕蟑螂,“在香港租的房间没有家具,她就光买了一床草席,一罐杀虫剂,一只喷射筒。一丈见方的小房间,粗糙的水门汀地,想是给女佣住的,墙倒是新粉刷得雪白,而且位置在屋角,两面都是楼窗,敞亮通风,还看得见海。她一眼就看中了,没去看第二家。”“在她自己席地而坐很得意,简化生活成功,开了听的罐头与面包黄油搁在行李上,居然一只蟑螂也没有。”——这个人就是她自己。这样的生活,《我决定简单地生活》这些极简畅销书里都写过的,有些人觉得极简主义者可怜,实际上他们看那些东西很多、为物所困的人,也是可怜的。把东西扔完之后的畅快,以及知道自己拥有,却不去囤积的底气,不是小蚂蚁一样积攒着的人所能了解的。
张爱恐惧德国蟑螂,确实可以说是到了病态的程度。因这种恐惧而频繁搬家,也令人喟叹。
即便如此,每当她搬进一个新的空荡荡的房间,她应该还是像洛贞那样非常得意畅快的吧。
她年轻时的爱物质,是爱那些物质的美丽色泽,气味,质地,那些美充满了她的心。到老了变了,或许因为这些美在她心里,不需要那些繁复美丽的外物去提醒了吧。
张爱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写道:“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张爱喜欢公寓,早年是住上海的公寓,晚年是住洛杉矶的公寓。总归,是住在了自己喜欢的地方。
她七十五岁去世,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这种病来势汹汹,都是猝死,不会缠绵病榻,痛苦不堪,在造成老年人去世的疾病里算是较为仁慈的一种。喜欢张爱的人应该会觉得欣慰。
她去世的那个房间就一张行军床,电视放在地上,书桌则用纸箱代替,简单到极点。她的遗容也得体安详。
遗嘱极为简单:“一、一旦弃世,所有财产赠予宋淇夫妇;二、希望立即火化,不要殡殓仪式,如在内陆,骨灰撒在任何广漠无人处。”
张爱是一辈子聪明,拎得清,守得住底线。在那样的乱世,谁都是浮花浪蕊,她的清静,也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好福气了。
虽然总是有些既不成功又不聪明的人,自以为是地怜悯她这样成功的聪明的人。
桃花石上书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她是美容大王,也是疯批小妹,华语娱乐圈话题女王的陨落 (32人喜欢)
- 凌晨3点半起床的妈妈,和《再见爱人》里被困住的儿子 (36人喜欢)
- “如果羞耻也有立场的话,那么今天羞耻的立场必须改变。” (403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