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笔下最打动我的人物
查看话题 >坑女狂魔顾太太
注:此文是旧贴,顾太太不是最打动我的人物,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小角色。或许很多人都忽略她,但她值得一说。
顾太太,《半生缘》女配,曼璐曼桢亲妈,曾担任沈世钧准丈母娘。
历史告诉我们,配角干得好,就能改变主角的命运。
顾太太就是这样的配角。本领强,内力深,害人不带皮外伤。演技高,名声好,以母之名,行伤天害理之事。
世人皆知,曼桢被糟蹋,祝曼璐祝鸿才皆是造孽之人。顾太太是这段孽缘的精神导师。

她用行动证明,一个不靠谱的妈,毁掉女儿分分钟。
说顾太太是曼璐的精神导师,源于她们的一次对谈。
当时曼璐和祝鸿才关系紧张,人一难过智商也会下线,曼璐回娘家和顾太太交流。
面对女儿的困境,精神导师顾太太上线。
她有一计——借腹生子。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你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这要是从前就好办了,太太做主给老爷弄个人,借别人的肚子养个孩子。这话我知道你又听不进。
事后曼璐对这个建议的评价还不错,
“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她想到的候选人是自己的亲妹妹曼桢。
然而,地球人都会相信,就当时曼璐与曼桢的情分,打死曼璐都不会信,她真敢拿自己的亲妹妹开刀。

不要担心曼璐犯罪会有心理压力。作为亲妈,顾太太会护送曼璐在造孽人生路一路狂奔的。
顾太太的大招是张豫瑾。
论辈分,顾太太是张豫瑾的表舅妈。但他更想成为顾太太的大女婿。
曼桢14岁那年,顾太太守寡,家庭缺少经济来源,作为长女的曼璐站起来,退婚辍学一条龙,下海当了失足妇女。
爱情没有了,但是独家记忆还在。曼璐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穿着紫色丝绒旗袍的岁月。
在那段岁月中,她有爱他的张豫瑾,给她写情意绵绵的书信,信中称她“紫衣的姊姊”。
然而,就连这段独家记忆,顾太太也要剿灭。
面对年迈三十尚未婚娶的张豫瑾,顾太太开启坑女模式,他娶不了曼璐,可以娶曼桢。
当时曼桢是有世钧追的。天天穿的跟民工似的世钧,丝毫没有富二代的气质,在顾太太心中并非首选。
和收入平平的世钧相比,张豫瑾的账面实力就很能打,毕竟是医院院长。

为了促成桢瑾CP,顾太太联合老妈顾老太太说骚话。
“她嫁给豫瑾多好哇,你想!那她也用不着这么累了,老太太一直想回家乡去的,老太太也称心了。我们两家并一家,好在本来老亲,也不能说我们是靠上去。”
这段骚话不仅显示了顾太太舍人为己的精神风貌,还产生了惊人的威力。
第一,本来就因曼桢对张豫瑾过分热情心生醋意的沈世钧,听到后,决定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第二,曼桢背锅,得罪了曼璐,撕逼姐妹花上线倒计时。
第三,这种危险的想法将变成骚操作,对曼璐走向变态的道路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且看原文。
“她母亲以为她一定也赞成的。其实她是又惊又气。最气的就是她母亲那种口吻,就好像是长辈与长辈之间,在那里讨论下一代的婚事。好像她完全是个局外人,这桩事情完全与她无关,她已经没有妒忌的权利了。”
这段谈话暴露顾太太的凶险本色,曼桢根本不爱张豫瑾,她为了自己能安身养老,乱点鸳鸯谱。
更重要的是,她丝毫没有考虑曼璐的感受。

想想看,曼璐为了养家辍学当失足妇女,含辛茹苦供妹妹弟弟读书,让曼桢成为自食其力的小白领。牺牲自己,陶冶情操,曼璐好歹有个孝顺女儿好姐姐的美名。
可是,你让曼桢动我最爱的人,还让我去撮合,是不是太过分了。
同样是生活在一家子里的两姐妹。一个年纪轻轻成失足妇女,年老色衰嫁渣男祝鸿才,渣男有钱就坏上加坏,对她很坏。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工资不高的小白领,身份光鲜,还有同事追。

即便是这样,曼璐依旧是接受的。她放飞自我不就是让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吗?
但是,让曼桢嫁给她的爱人张豫瑾,曼璐是不能忍的。她不是圣人,心理失衡实属正常。
以顾太太的智商和情商,根本看不到她的话给曼璐带来的创伤。

无知者无畏,顾太太还会继续在曼璐心里捅刀子。
转眼张豫瑾要在上海举办婚礼了。前一天曼璐声称生病,曼桢和顾太太作为亲友团前去慰问。
就算曼璐是佯装生病,在亲友团面前,她依旧是个病人。
然而,顾太太似乎真的不在乎,在病人身旁说喜事,当着曼璐的面对曼桢说出生平最具有爆炸性的一句话,
你身上这件太素了。这样吧,你问姊姊借件衣裳穿,上次我看见她穿的那件紫的丝绒的就挺合适。
她始终不知道,紫色丝绒旗袍是曼璐生命中最美的象征,那个代表着两情相悦的美好时光。
估计张爱玲都看不下去了,都没有写曼璐听到这句话什么感受。
但我认为,这句话才是压垮曼璐的最后一根稻草,敲开了曼桢将被祝鸿才玷污命运的大门。
婚姻生活糟糕的曼璐拉曼桢下水,造孽害人,这点没得洗。
但是最可恨的还是顾太太,因为拥有母亲光环,竟得以逃出审判。
其实,顾太太是整件事的精神首脑和重要推动人物,曼璐充其量是个抱一己之私的愚蠢执行者。
作为整件事的受害者,头脑清楚的曼桢,在事后对待两人的态度也有不同。
对于曼璐,曼桢还是意识到她是亏欠姐姐的,被玷污简直就是曼璐撕破脸给她要的利息。后来,曼璐死后,祝鸿才重回无产阶级队伍,曼桢还是嫁给了祝鸿才。
她不是为了孩子,也不是爱上祝鸿才,而是她体察到姐姐的难。
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是被曼璐怼出来的。
哼,倒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个烈女,啊?我那时候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我作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儿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么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
曼桢与顾太太的感情,只剩下“责任”,没有感情。
曼桢被软禁两年,顾太太真的没有去看一眼。
她根本不算母亲,典型的坑女狂魔。
曼桢被害得怀疑人生,顾太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高度评价,
“我那是为了你好”。
然而,她自以为是的好却害了曼桢一辈子。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发现,恶是不曾思考过的东西,善才是有深度的。
顾太太作恶,真的是不过脑子酿成的恶果。
大女儿曼璐的初恋,被她当做寻找下半生靠山的筹码,曼桢的生活是被她毁掉的。
对于儿子,她也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杰民演了舞台剧,恳求她一定要去看,她不接这茬,后来还是曼桢去的。

当时曼桢为了养家,除了上班,还要做两份兼职,日子过成了996。实在不清楚顾太太有什么勇气不去参加杰民的舞台剧表演。
会养不会生真的是她的原罪之一。如果张爱玲笔力更加强健,应该写出杰弟弟妹妹的哀伤童年(可惜原著一直模糊处理)。
顾太太造孽,头脑不清楚是硬伤。
杰民骑自行车摔伤了,因为自行车是世钧送的,所以他会迁怒世钧。
因为站桢瑾CP得罪世钧,炖了世钧最爱喝的火腿汤,极有可能也是曼桢的提醒。
她的观察力确实不敢让人恭维。
张豫瑾在她家借宿,开饭就给她夹辣椒炒肉丝,不知道张豫瑾不吃辣。想当年,张豫瑾像沈世钧一样,经常在她家吃饭的。
最让人气愤的还是祝鸿才出轨事件暴露,她说曼桢的不是,
“姑娘,不是我说,也怪你不好,你把一个心整个的放在孩子身上了,对鸿才也太不拿当桩事了!他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你也得稍微笼络着他一点”。
作为母亲,她的妈妈经陈腐不堪而不自知。
作为妻子,顾太太有驭夫术,然而她的成果是丈夫早死,留下六个儿女。
顾爸在书局做事,顾家的经济状况本来就紧巴,生这么多孩子,简直匪夷所思。
我推测,儿女众多恐怕也是顾太太驭夫术的丰富成果。
然而,六个女儿死的死,淡的淡,没有一个愿意和她亲近的人——成家立业的伟民养着丈母娘。
头脑不清楚,分不清是非,口口声声说为孩子好,其实是为了自己。
所以曼璐也很疑惑,
“每次和她母亲说话,尽管双方都是好意,说到后来总要惹得曼璐发脾气为止”。
曼璐想不明白的问题,我能回答她,
顾太太看似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却始终是个平庸而糊涂缺少作为的母亲。
她不是大奸大恶之徒,然而愚蠢而不自知,脑袋糊涂做错事,最终买单的是孩子。
这是顾太太的杀伤力,或许全天下所有不合格的母亲都会有。
因为是母亲,她们是孩子最接近孩子的人,也最容易伤害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不懂事可以教,母亲不懂事,谁来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