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影视以及动画观后感
动画:
春物还是少不了一股臭矫情的味道,不过比起其他的作品,它又多了一份青少年真正该有的、对青春现状的无限眷恋以及希望其不要离去的态度。这不需要狗血的八角恋、堕胎、其他生殖手段或者杀人来达成,思绪本身就是最强的证明。可是生活要继续,人要成长,一成不变的生活不管是对于现实中的我们还是故事中的三人都是接近不可能发生的。而这个青春的改变便始于大老师的内心波动。
对于我而言,最抓眼的不是团子的和稀泥、也不是雪乃的孤傲冷艳,而是把自卑内化成原动力的大老师。尽管第三季雪乃被划入配角、但正是大老师这“刚正不阿”的态度,持续托起了该系列的底线。
谁的青春会没有问题呢?不管是剧里的人物,还是这个剧本身。成长,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电视剧:
1.
我觉得是挺有罪的。男主跟女主在一起是个奇迹的话,我能一晚上看完这四集的破剧也是个奇迹。
还不如龙王的工作,虽然一个是对未成年幼女和少女发情、一个是对年长女性的意淫,但是看前者的时候至少不用带着瓦特的脑袋。
2.
除了堕胎和械斗,我能想到的性爱技巧和青春暴力全部上了一遍。尽管总体一般,但是对于电视剧来说,场景利用和镜头选择挺电影的,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有几个亮点,一个是男主的演技;一个是第十集的编排和剪辑;还有一个是第八集,两人骑着单车在意大利乡间穿梭、享受着田园、忘记了一切,这短暂的闲暇、稍微划破了功利的面罩、但转瞬即逝。
3.
既能昂首挺胸横走于权力之间,又能俯身低头安抚百姓爱恨;文能斗武、武能批文,进进出出、不染淤泥,前前后后、无人能及,上天入地、唯我独尊;半泽花了7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间行者,变成了社会英雄。老板能替自己顶罪,敌人愿为自己挡枪,这等本事,居然还只是一个工薪阶层的白领上班族?你说这不是深藏功与名,我能信??
总体而言,当作一部基情四射的搞笑片来看,是今年夏天最快乐的时光。同时,这应该也是今年夏天最出名的苹果系产品广告片了。
电影:
1.
大概也只有从外国人的眼光来看,才知道香港的动作电影对于世界的影响。胡金铨、张彻、刘家良、洪金宝、成龙、袁和平、甄子丹等武师和导演对于这一类型的影响和不断创新,是近代中国电影教材上不应该被跳过的部分。
因为到现在为止,不管是在动作的形态美,还是剪辑拼接上的意识和方式,香港动作电影都领先世界;哪怕今天的它已疲惫不堪,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
2.
关锦鹏的引导性过强,到了后面讲“父权社会“和”父亲角色“的时候才好一点。
里面出现的导演几乎都名扬海外,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个当做中国近代电影补片列表,可惜没搞来王家卫。
3.
除了张耀扬, 其他都十分乏善可陈。
4.
乍一看是一个东拼西凑的作品,一细评发现其实别具一格。少见的会用色调和场景来暗示角色内心的汹涌,颇有《旺角卡门》的味道;并且动作戏上有种成龙混老邵氏的味道,十分的有格调。加上最后的升格镜头屠杀,让暴力和悲伤的情绪再上一个档次,十分写意的处理。
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
5.
很多镜头和场景安排十分有设计,不知道有多少是多亏李屏宾。推荐下王杰的MV,观感也很不错。
Star Wars:
1 ~ 3.
西斯的复仇是前六集中观感最好的一集。因为主要围绕着Ani的堕落来拍,至于其他的,随便吧。
The Hangover:
1 ~ 3.
除了第一集作为一时的娱乐还不错之外,这一系列最大的亮点大概就是各种经典bgm了。
Siu-Tung Ching:
俄耳甫斯因为忍不住心中对妻子的挂念,在快到尽头的时候没有听劝,回头看了妻子,结果她堕入了无尽深渊。徐浩峰说成功的电影,往往是“认输”的电影。清风出嫁时,宁采臣已经决定不再回头,我十分希望电影在此处结束,但是不出意料的,她回了头。
本来算是通篇垃圾段子结合的成品中,会比较出彩的一条感情线,结果还是不服输的输了。可惜。
Sammo Hung:
1.
飞纸仔味道极浓。包括这电影最出名的棍术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多余”。
但正是这一场景,让这片在动作电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2.
三兄弟合作最好的一部片。
最后的工厂大战完全就体现出洪金宝跟成龙的巨大不同。成龙是一个更厉害的特技设计师,洪金宝是一个更实打实的近身肉搏动作设计专家。
Samson Chiu:
作为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不警匪火拼、不帮派械斗、不好杀烂赌、不谈情说爱、不古装奇幻,反而聚焦在社会新闻上,这个实属奇葩。
看下影片阵容,也是豪华尊贵。且不提刘德华等一众知名主配角,导演赵良骏、出品人曾志伟、监制陈可辛、配乐罗大佑、以及摄影刘伟强(难怪最后追逐那里贼有只手遮天的既视感......)。看来这电影当年也想搞个大新闻。
Stephen Chow:
1.
垃圾
2.
几个dutch angel用的很漂亮,又显出了人物的颠倒是非、又突出了他们身直体歪。翻了一下周星驰的履历,好像是从这一部开始对官场政治胡乱一批,然后到零零发结束;我再看了看,哦,这一部原来是你杜某人拍的。
3.
除了李力持,王晶的屎尿屁跟周氏幽默最相辅相成。这一部同样在是官场叱诧风云,但是观感却比杜某人的《审死官》好了很多。王晶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的功力,现在是真的被大众舆论和自己的狗屎垃圾给掩盖了。
4.
在天仇跟飘飘在一起之前,剧本跟《功夫》拿的应该是同一本。就连中间精武门的动作设计和镜头都跟功夫高度相似。
飘飘答应跟天仇在一起时,我少见的从周星驰的电影中感受到了人物在那一刻的真实情感。它不是煽情,而是“不希望对方离开的挽留,愿意跟对方在一起的承诺”的深情流露。
第一次看这片应该是《功夫》上映前后,那时是小学二年级,我跟母亲一起在房间看的dvd。张柏芝坐在窗台上的优雅,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种说不出的清纯。但是接下来就不明白了,不知道星爷为什么拼了命的塞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对这张柏芝喊出那句“我养你”,更不知道张柏芝为什么拒绝了之后反而在计程车上痛哭。我问母亲:“她为什么要哭呀?不是有钱嘛?”,母亲没有说话。过了一两秒,她往后仰,左手撑在床上,右手抹了一下眼睛,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
Gaspar Noé:
如果むらかみてるあき使用大量晃动镜头和抽搐表情成了个人标签、又能让观者凶猛的一泻千里,那么加斯帕诺的这部影片真是又臭又长、完全想憋死观众。
Lik-Chi Lee:
第一眼我以为是周星驰的垃圾段子合集,结果是以卖蠢为幌子的瞎几把乱嘲一通。
也确实,乱世当中,谁都可以是无敌汉奸大英雄。现在太平盛世,怎么可能还会有这些"吃里爬外"的人呢,对吧?
Donnie Yen:
1.
袁和平的动作设计一向重美感和古典,但是甄子丹这里已些微的凸显了自己现代搏击的功底。
2.
原来是个歌舞搞笑片…..丹哥舞跳的真的很可以。
Fruit Chan:
为什么人物说的话都那么傻逼??到底是台词的错还是演员太搓??
这到底是恐怖片、还是悬疑片、还是搞笑片、亲情片、社会片、科幻片、或者???它到底是什么??twenty-seven一响起,才回过神来,这是一个预言。
它是各种类型的大混杂,把全片串起来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和曲终时离乡的痛苦。这是一个只有香港本地人才能拍出来的“蛆虫”电影。想要感受到片子里面的不安和不舍,既需要对香港和大陆近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香港抱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后的aerial shot加上字幕让逼格下降了一个档次,小失望。
Tung-shing Yee:
《无间道》算是开启了港片新一代的编剧模式:从感性为主的简单故事结构转向理性为主的复杂逻辑和人物关系的故事结构。此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有《无间道》的错综复杂、又有银河映像抑郁的宿命论。
被低估的一部反主流影片,以及逐渐被主流削去菱角的才华导演。
David Fincher:
1.
终究是那个凌厉的大卫芬奇。居然内化了冲突,做成了一个悬疑片。
2.
Beth跟Mickel上床那里,小说中是因为Mickel的大叔气质击中了Beth的少女心,她觉得他跟自己以前接触过的任何男女都太不一样了,因为他几乎对她没有任何排斥,接受了她最原本的一切。所以Beth对他犯了花痴,看到他受了伤,就上前用肉体去安抚他,这个方法也挺Beth的。结果电影当中,正是缺乏对两人的关系进行深一层的描写,让两人的做爱显得唐突和奇怪。很可惜的一部作品,放在大卫芬奇自己的作品中,也十分的中规中矩 。
想了想,这应该是唯一一部我会因为女演员和女角色,反反复复观看无数次的电影。几乎是鲁妮玛拉饰演的Beth一个人托起了这部作品的下限。也从第一次看过此电影后,我一旦看到带了耳钉耳环鼻钉鼻环、穿了皮靴、带朋克妆和发型、或者纹身的男女,他们在我心目中的魅力上升了30%。
Christopher Nolan:
下辈子我再好好过 :
没想到会是一部对现代奔三人士一种观察的电视剧。
现在流行的价值观不是大家抱着一颗打不死的心面对生活的挫折、就是极度忠于自己的信念至死方休。很少会有作品来讲述甚至认可“对现在的保留”:努一小点力,或许就能得到小确幸。这才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尽管结尾还是有点高中社团活动的阳光气,但也无法掩盖作品内里暗涌的无奈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