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成都 成都博物馆——宝光寺
8.12 成都 成都博物馆——宝光寺
映世菩提值得
从广元往成都走,就为了赶这个展,16号闭展,所以紧赶慢赶地过去看展。上次回成都也正好赶上成博的临展,复制窟的临展,看得很满意,今天同样也是。
这次来成都就为了看展和看宝光寺的塔。
早上吃了碗干杂面,配了碗清豆浆和泡菜,感觉不错吃。

吃着吃着,天降暴雨,这个时候是真的感觉有些事情不能强求。前面时间成都平原西部降水偏多,很多景区都关门了,同样今天看到广元遂宁部分景区因大雨山洪关门,想着说,前面虽然晒了很多的太阳,也算是因祸得福,毕竟大部分想看的都看到了,没看到的都是一些临时决定的。
撑着伞准备晃到成都博物馆去,本来想凭自己的印象过去,但决定给高德一次机会……但,我错了,高德不值得,导航很乱。
将近10点才进入馆内。
直奔临展,常设展之前都看过了。不得不说成都有成都的大气,成都博物馆这几年啊完全把四川博物院的风头盖过了,各种临展活动不说,展馆本身的位置也能吸引来更多的参观者,毕竟就在天府广场旁边。
就这两次经验,成博临展这块确实是做得不错,虽然不一定有语音导览,但是每一件文物都有文字简述旁边,特别是佛教这块的边角知识都给了,例如这次进门两侧有佛像手印的解释,大部分我都见过,除了智拳印即金刚拳,表示消灭无名烦恼。

化佛,即在佛头光背光上火焰纹路逐渐演变成的佛像。

阿育王像,阿育王时期阿育王或其妹妹建造的佛像。

芨多—秣荼罗风格,更多关注佛像的表情神态,多穿通肩式袈裟,贴体。

早期飞天多为神明,护法神,为音乐神,夫妻,一男一女。在南北朝后期,变成为非男非女或男身女相,后期有与本地道教相结合。
道教本身也有羽人概念,但与飞天本质上不同。前者有翅膀表明是与人,而后者则是无风而腾空而起。
佛教中多使用忍冬缠枝纹,忍冬象征转世轮回灵魂不灭。
在二佛并坐龛中,释尊和多宝佛并坐,多宝佛象征妙法莲华经本身。

西方净土即弥勒净土,观世音菩萨是其最得力的弟子。
后期多龙树(双菩提树)背龛。

南北朝时期,上层贵族多信奉米勒信仰即净土信仰。这时期也多弥勒造像出现,交脚弥勒和善跏趺坐弥勒,或以两旁的胁侍菩萨判断。
卢舍那大佛象征光明,智慧。
倒龙吐莲花,中国化的表现,莲花+龙。

逛着逛着就慢慢去了其他的展馆,逛出来差不多两三点了,准备转车去新都宝光寺。
不得不说成都地铁很方便,但是成都地铁票价也很贵,真的贵。
新都宝光寺,典型的寺塔一体,中轴线明显,并且以宝光寺塔为最中央的位置。



禅茶等。
慢慢撑伞出来,买了好利来的肉松面包。

准备去密子君探过的吃。肥肠粉休假,无名冒菜休息,落舌冒菜人挤人,拐去吃了碗鸡汤抄手,还不错,晃去方所看会儿书,差不多翻完了两本华东师大出的关于佛窟的书,一本佛教中古建筑构件式样的?一本是佛像纹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