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答题注意事项
1. 考试须知(初出茅庐教育) 普通话水平考试分为四部分:(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2)读双音节或多音节词(50个);(3)朗读短文;(4)命题说话。

(1) 单音节字词(初出茅庐教育) 这部分不涉及轻声和儿化,限时3.5分钟。100个字覆盖了普通话大部分音节,大部分字主要出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的表一。注意事项如下: 1、时间充裕,一定要放慢速度; 2、读得不满意可以重新读,以最后一遍的读音判断对错; 3、上声(第三声)要把曲折调的调型读完整。阳平(第二声)干脆利落,不要拖太长变成曲折调; 4、遇到多音字,读最常见的读音; 5、单字不要儿化; 6、不可读成轻声,如果遇到像“的”这样的字,读它的非轻声音“dí”; 7、现在网上有很多模拟题,注意考试的时候两个相同声调、相同声母或韵母不可能相邻出现。可以以此甄选练习题。

(2)双音节/多音节词(初出茅庐教育) 这部分涉及轻声、儿化、变调等,限时2.5分钟。注意事项如下: 1、刚才第一部分的第1、2、7条注意事项同样适用; 2、注意上声(第三声)的变调,上声在最后一个音节时要把曲折调的调型读完整; 3、注意必读轻声词和儿化词: 轻声的特征是音重没有那么重,另外最重要是发音时长短,一般时长只有普通音节的四分之一。另外,轻声音节在试卷上是不会提示轻声的,一般一份试卷有四个词左右涉及轻声,需要背熟必读轻声双音节词表。 儿化词带有“儿”字,很好辨认~~但是,不带“儿”字的词不要擅自儿化! 我们在公众号“普通话学习班”强化练习的时候会根据韵母列出这些词,大家跟着好好练习哈; 4、双音节词的重音格式是:中-重,第二个音节比第一个音节稍重;三音节词的重音格式是:中-次轻-重;四音节词的音重格式是:中-次轻-中-重~~总之,非轻声词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是比较重的。

(3)朗读短文(初出茅庐教育) 短文只需要读400个音节,也就是“//”前面的部分。双斜线后面的部分读了不算错。限时4分钟。注意事项如下: 1、时间充裕,朗读速度不可过快。一般情况下不会超时,如果超时要被扣一分; 2、切记错读、漏读时不可回读!!否则流畅分也将被扣!双重扣分不值得; 3、注意语调和停连,不要吞字、吃字把字词读准就好,语气不要过于夸张。另外,断句要是断错了也是会扣分的哦; 4、 双斜线“//”所在的分句要读完整,否则可能影响它前面音节的发音; 5、 有“儿”字的词需要儿化,没有“儿”字的根据教材语音提示,需要儿化的也应该儿化。两种情况都没有的,最好别儿化,避免因为“随意儿化”被扣分; 6、 语气词“啊”不一定要变音; 7、 “谁”“这”“那”两种读音任选一种。 (4)命题说话(初出茅庐教育) 分值最高,也是最容易产生错误的部分。限时3分钟。注意事项如下 1、说话速度不可过快,多使用短句; 2、 口齿清楚,逻辑清晰,停顿不宜过多; 3、 词汇语法使用规范,不用“新潮词”“方言词”“网络词”; 4、 复习的时候最好写成文字稿,把自己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替换,对内容可以合并的话题进行合并; 5、 3分钟不要求前后结构完整,可以多准备一点儿,到时间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