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张艺谋圆了巩俐的女皇梦,8年后,巩俐“告别”了老情人
最近《夺冠》上映,伴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中国女排又再度回归观众视野。
除了对剧中女排教练郎平和运动员们艰辛拼搏的感慨,更多的焦点也集聚到了巩俐身上。
作为郎平的饰演者,巩俐对于推动《夺冠》的成功不可谓不大。
10月4日,陈可辛转载了一条题为“巩俐三页纸台词一条过”的微博,并说道:
“世界上有两种导演,一种是拍过巩俐和没拍过的,幸运的是,我属于前者”。
第二天携两个女儿去看电影的章子怡更是说自己几度为巩俐饰演的郎平潸然泪下。
从1987年出演《红高粱》一举成名,再到33年后《夺冠》上映拾回观众记忆。
老话常说初心易变,但对“巩皇”而言,她对于电影的初心和执念始终没有变过一丝一毫。

1、镜头里的戏痴
说起巩俐,很多人会第一反应可能是她“巩皇”的名号以及和陈凯歌的往事。
实际上在影视界,巩俐的名气大多源自于她能够一人单挑演艺圈的实力演技。
作为演员,她着重剧本,在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演过同质化的角色。
从《红高粱》、《霸王别姬》再到今年的《夺冠》,她都将每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既是可以是身世悲惨的艺妓,也可以是固执单纯的农村妇女。
每个角色性格复杂纷繁,但在巩俐的戏中她们仿若重生了一般。
可以说,巩俐做到了一人千面。

为了拍《红高粱》,她每天和剧组附近的村民打成一片,直到把方言说得难分彼此。
在《艺妓回忆录》中,巩俐和章子怡扇耳光的情景也都是直接一巴掌上去,不留情面。
扮演《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时,巩俐更是用肥皂洗头,直到头发被搓得完全粗糙。

对于电影,她说她做不到今天接剧本下周演,而是要跟导演一遍一遍,不胜其烦地讨论和琢磨。
拍摄《归来》的时候,巩俐饰演了一位受时代创伤而失忆的女人冯婉瑜。
从焦急等丈夫回归的妻子再到最后老去的苦难与坦然,她走完了这个悲苦女人的一生。

即便如今她身为两大电影节的评委,但一提及《归来》,总是会变得十分敬畏:
“要是我当时没有拍好冯婉瑜这个角色,那么可能我还不是一个好演员。”
在巩俐的眼中,演好一个角色很重要,但是成为那个角色更为重要。

1993年,在拍摄《霸王别姬》之际,巩俐的姐姐患癌去世。
回家探望之后,不知情的陈凯歌却打算着手拍摄巩俐和张丰毅的迎亲戏。
担心的女儿扛不住的父亲跟随她到了剧场,可没想到巩俐却一口气演完了整场戏。

回到酒店,强忍着悲伤的巩俐瘫在床上大哭,红白喜丧的交替才更加让她精神撕裂。
巩俐后来回忆当时拍戏的感受,她直言不能让自己一时的情绪毁了这部将会留名影史的电影。
和她合作的导演也许只需要将镜头对准巩俐就行了,剩下的只是耐心地等待角色重生。
正如王家卫所感慨的那般:“巩俐从来没有让任何导演失望过。”

2、“巩皇”的成名路
戏外的巩俐经常以桀骜不驯的眼神和傲视众生的态度出现在镜头前。
多次斩获各大电影节奖项之后,伴随高冷的外貌,娱乐圈也逐渐称她作“巩皇”。
只不过在殊荣背后,巩俐更多靠的是过硬的本事。
1965年,巩俐出生在年末的最后一天。身为家中的老幺,父母只期待未来给她找个好人家。
他们不会想到的是,自家的小女儿未来会有成为国际影后的一天。
从未来往回看,巩俐的事业一片坦途。
但她起初从决定走文艺这条路起,其实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中学毕业,考了两年大学连续落榜,由于支付不起重读学费,父母也不再支持。
巩俐外出打工挣钱,晚上背书背词,为了考上中戏她义无反顾。
1985年,凭借着本事和一丝运气,巩俐成功被中央戏剧学院特招,主攻表演。
当时招生办的老师说她很像一位日本明星山口百惠,巩俐则是爽快地回了一句:
“我只做我自己。”
而这一年,恰好迎上了张艺谋首次独立执导影片《红高粱》的拍摄。

在中戏挑选演员之际,张艺谋和顾长卫不约而同地瞄到了刚入学不久的巩俐。
由于他们俩均是摄影出身,对于人会有极强的敏锐性。
张艺谋在看见巩俐的照片时,便感慨已经很久没看到这般淳朴且野性的女孩了。
顾长卫更是直接,说她更像是农村地头里长出来的。
那一年,《红高粱》等来了它最为适合的女角色。

初出茅庐的巩俐对于自己被选中并没有多少骄傲,更多地只是恐惧,害怕演不好。
为了演好“九儿”这个角色,巩俐买了火车票,在山东高密足足待了两个多月。
从着装、肤色的状态再到挑水的姿势和讲话的语气,巩俐几乎学到了极致。
当时颇为关心她的张艺谋还让她用空桶,扛起来轻一些。而巩俐却对他说道:
“空的水桶是左右晃的,装满水的水桶是上下晃,要颠起来。”
在主创们不懈的努力之下,《红高粱》在1988年参加了柏林电影节,一举夺得金熊奖。
这部作品也让巩俐第一次站到了更大的舞台之上,由此开启了影后之路。

3、和张艺谋的不解之情
提及巩俐,唯独避不开的一个男人恐怕就是张艺谋了。
1987年在《红高粱》大火以后,他们在戏里戏外都是默契无间的伙伴或说是互有好感的朋友。
彼时一个未经世事的女大学生加上一个首次执导电影的小导演,没人看好这样的组合。
可当《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再到《活着》接连得奖,他们证明了自己在影坛的特殊地位。
彼时的张艺谋和巩俐郎才女貌,演艺圈几乎没有人不羡慕他们这对情侣的。

只不过相处拍戏8年以后,巩俐也自知青春将逝,对组建家庭这件事极为迫切。
她满怀期待地对张艺谋说自己可以退出娱乐圈,为他生几个娃,安心养家。
面对眼中透着炽热的巩俐,张艺谋犹豫再三,在最后一次生气地拒绝道:
“不就是一张纸吗?为什么你要这么在意呢?”
巩俐不会听不出张艺谋话中的意思,在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两人宣布分手。
张艺谋继续自己的电影事业,而巩俐则是嫁给了一位香港富豪黄和祥。
直到11年以后,他们才再度见面。

很早之前,张艺谋曾对巩俐许过愿,要让她当一回女皇。
于是在2006年,才有了那部褒贬不一,好坏评参半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同样地,张艺谋在2014年被质疑江郎才尽时,巩俐也挺身而出,接拍《归来》。
在这部电影的发布会上,张艺谋拿着话筒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巩俐早已泪流满面。

不难看出,即便两人分开已久但默契仍在,只不过曾经那份炽热如今早已随风释怀。
与张艺谋分手,赌气嫁给黄和祥后离婚的巩俐,如今终于等到了对的人。
和她牵手的男人叫做让·雅尔,是法国历史上专辑销量最高的音乐人,没有之一。
很多时候被媒体抓拍,照片里的巩俐总会像一个18岁少女那般开心快乐。
看得出,巩俐眼里满满都是幸福。

2017年,拍完《兰心大剧院》的巩俐五味杂陈,在访谈时强忍着眼泪说自己舍不得。
年过半百,在岁月留痕之下的巩俐依旧对青春和过往有着无限的憧憬。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她也欣然接受了陈可辛导演的邀请,出演《夺冠》中郎平一角。
30年黄粱一梦,时间让人得到了美好,也让人失去了美好。
但对于此刻的巩俐而言,现在无疑是她下半段人生的最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