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行笔记 Day 12
札达已经是我们此行中到达的地方里最西面了,如果再加一天时间,往北可以继续去日土县看中印边境的班公湖和狮泉河,以前觉得无比神秘的克什米尔争议区离得也不远了。 当然按这个思路可以再一路往西北沿着219国道开两天到喀什,或者往北开阿里北线绕回拉萨,白日梦做起来总是没完没了,需要见好就收了。

旅行的一大意义就是亲身实地去感受人文地理,之前看《艽野尘梦》和《消失的地平线》,惊讶于从西藏这样的世界屋脊里,从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雪山中,居然还有河谷可以到印度、尼泊尔,或者内地的四川,又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色。据说孔雀河就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间冲击出了一个海拔只有3700米的河谷,每年有许多印度人尼泊尔人沿着这样的河谷来到西藏拜谒圣湖和神山。而我们前两天住过的塔钦在往年就会接待许多这样的外宾——要知道现在西藏是一般不允许外国人旅游的。今年因为疫情和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这些尼泊尔人印度人一个也没来,倒是十一国内游客爆发让西藏的旅游业赚得盆满钵满,这真是内循环的优秀典范。
唐僧如果知道还有这么条路线去印度,同样的时间大概能来回取三遍经了——也是唐僧是知道的,只是那时候大唐和吐蕃交好,他未获得大唐的允许出境已经变成了通缉犯,哪里还敢走到大唐的友好邻邦里去呢?
于是夜宿札达后,我们沿着原路返回萨嘎。用司机的话说,我们要用一天的时间完成前面两天的行程,这一天是无聊的赶路时间,风景和来时无异。就像复习一样,我们用倒放的顺序再看了一眼拉昂措玛旁庸措娜木那尼雪山和冈仁波齐,再看了一眼楠姐和萌萌玩到迷失自我的沙丘,再看了一眼“大宝贝”余音绕梁的东北饭馆龙门客栈。
最有意思的从路上的风景变成了路上的人。今天午饭还是在一家川菜馆——在西藏的大小城镇和各大国道边开得最多的就是穆斯林的面馆和四川人的菜馆。这个老板娘比重庆人家的老板娘还要好看——面色红润眉毛弯弯,热情的美女老板娘+低调的大厨夫妻档看来在这边非常普遍。从问老板娘的腊肠是在四川还是拉萨晒的开始,老板娘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和我们热情聊天,从聊一年回一次内地每次都回去都醉氧,到她为什么在这边待了这么久皮肤还是这么好。老板娘大概也是在这个国道旁的小镇上闷坏了,最后对我们依依不舍,”别走了,留下来打几圈牌再走,饭钱可以少算一点嘛”。
不管是这位喜欢打牌的美女老板娘,还是札达重庆人家的老板娘,还有东北菜馆龙门客栈的“大宝贝”,这些活络的外地人远道而来谋生,在缺氧和物资缺乏(快递不便、蔬菜水果短缺)的环境里,在鱼龙混杂的大路边生存下来。
回到萨嘎已是夜里8点多,在前两天同一家湘菜馆吃完晚饭后,我们这次换了一家住宿——雅隆藏布大酒店。也不是说上次住的华府宾馆不好,而是当这两家店同时被推荐我又有两次入住机会时,双子座的好奇心驱使我要试试不一样的酒店。
这家雅龙藏布酒店大门和前台明显比华府宽敞大气得多,满满的政府招待所的气质。前台的老板和小阿姨办理入住的时候明显让人觉得专业而麻利,小阿姨热情地问了一句:几位从哪里来。我们说今天从札达过来,早上6点半出发开了900公里到这里,小阿姨表情非常惊讶,用关切到有些浮夸的语气和我们说:辛苦了。阿姨这里别的不敢保证,但是有暖气和热水,好好洗个澡休息!这时我注意到了前台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标志上面写着:两会接待处。
这个两会代表们入住的招待所风格的酒店,虽然设施有些老,但是明显比之前住过的很多酒店宽敞。在浓浓的90年代招待所风格中,最无聊、路途最远的一天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