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塔笔记》读后感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第一人称的原耽,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想我不会阅读这本九年前的(据说是)经典之作。
告诉我说这本是“经典之作”的人,因为听闻这本小说“尽管是HE但还是很虐”所以一直没有看,那天聊天的时候谈到这本小说,她说因为篇幅很短,所以会用一个周末去阅读……我已经看完了,不知道她有没有去看。
是的,这本小说很短,晋江字数统计显示只有13万字。这本小说的确是所谓的Happyending,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用第一人称主角的话来说,“他将抛弃所有记忆重生,但是并不幸福”。主角不感到幸福的结局,的确不能算作“完美结局”。
可是,最后艾伦(即本文第一人称的主角)还是与爱他的人在一起了,而那也是他多年以来最爱的一个人,尽管他失去了他最爱的解密工作,但是至少他宽恕了剥夺他数学游戏资格的安得蒙……如是想来,那些虐到我的东西也能稍微释怀一些了。
《灰塔笔记》中的虐绝不是“人渣”这种简单的小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最纯真的艾伦所经历的一切“渣”,都是乱世所造成的大虐。国家、信仰甚至民族……一切爱恨都被放大到了一人之躯难以承受的范围。艾伦非常明白:“这不是他(安德蒙)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我们错在了不应该在这个战争年代相爱。”没错,是这个时代的错,让所有的喜爱和厌恶都不再纯粹,让信任与背叛成为最亲密无间的“伙伴”。
本文以二战为背景创作,围绕着密电码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然而不论是二战还是密电码,都不是我主动会选择的题材——我不喜欢乱世,因为不论是哪个地区的战乱,都注定了虐心。但是,幸好我已经被打好了“这本小说据说很虐”的预防针,又得益于作者不会矫揉造作的叙述手法(第一人称注定会有更多“我”的内心活动,此时难免矫情,还好这本小说并没有太多这样令人抓狂的段落……毕竟,代入“我”去看“我”的内心活动,让我吐槽“我”,感觉会很不爽),我基本接受了剧中人物的每一个选择,不论这个选择基于情理或是事理是否合理。所以,除了回味完结后的番外(没错,就是正文外的内容)让我有些堵心,正文内容基本没有虐到我。
读完全文后,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像推荐给我这本小说的朋友那样,非常主动地向其他人推荐这本小说。它对我来说……味道适中,如果把它比作一道菜,对我而言就是“能吃,但是尚未达到下次还点”的地步。但是,如果有人希望我推荐一本以二战为题材、篇幅不算太长且有点虐心的原耽时,我想我会推荐她看《灰塔笔记》——除此以外,我也没看过其他二战题材的原耽。我想这也是它被封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好吧,这并不重要。)
哦,不过我想令《灰塔笔记》成为“经典”的另一个原因,或许还有它的名字。关于这本小说为什么叫“灰塔笔记”的谜题,直到正文最后一章才揭晓——绝了,真的是绝了!当我直到它为什么叫
“灰塔笔记”的时候,我又被小小地虐了一下。
顺带一提,看这本小说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一部密电码相关的国产电视剧:《暗算》。当然,我并没有完整看过,只是在我母亲补番的时候跟着看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