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人生而孤独,但每个阶段的孤独似乎又是不一样的,《挪威的森林》就是一本写青春期的孤独与自我救赎的书,也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挪威的森林才能超越国界与时间,经久不衰。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正是日本处于“经济奇迹”阶段中。情节简单,围绕着主人公渡边与直子和绿子之间的关系铺叙。故事的开头,渡边唯一的朋友木月毫无征兆的自杀,木月的另一重身份是直子青梅竹马的恋人。失去了木月的渡边和直子为了逃离这个伤心地,不约而同地选择去了东京一个没有任何熟人的学校读书,并偶然在电车邂逅。之后,同样孤独的两人经常在星期天一起漫步东京街头。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因为木月,渐渐变得熟悉而亲近起来。半年后,直子住进了东京郊区的阿美寮精神疗养所。原来,自从木月走后,直子一直困扰纠结着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封闭着自己的内心,沉浸在自我的原始森林中,并逐渐迷失。直子由于有家族遗传的问题(或许是抑郁),在亲眼目睹姐姐的自杀后又遭遇了木月的自杀,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也始终无法从黑暗的深井中爬出来,最终选择自杀。而渡边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逐渐明白: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因此,死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他始终期望能够将直子从崩溃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直子死后,他整个人都崩溃了,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徒步旅行,与自己对话。最终,他决定要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活在这个孤独的世界,去面对这个世界的荒谬与虚无。而故事的另一条线是渡边与绿子,绿子是渡边在大学选修课戏剧课的同学。绿子人如其名,充满生机,绿意盎然。虽然母亲早逝,自己一边上大学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一边与姐姐一起经营家里的书店,但总是表现的开朗活泼治愈。在送走父亲后,主动结束了一段不合适的恋情并向渡边告白。

直子安静、阴郁、内敛,绿子可爱、阳光、开朗。面对死亡和虚无,直子被困在里面无法走出来,绿子幸运地走出去,未受困扰。直子与绿子似乎是同一个人的两面。实际上,青春期的孤独和虚无,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我们身边或许围绕着许多人,但是内心却是一片荒芜。这种荒芜有时候可以将我们的青春和活力瞬间吞没。孤独是人类永恒的宿命,青春期的孤独之所以困扰我们,在于我们可以体会到孤独的痛苦,却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它以及与它相处。书中,渡边和绿子似乎给出了解决孤独的办法,那就是走出去,与人建立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