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乐队:撕掉标签,与音乐共舞

关于这支乐队,如果你只听过网易云评论破万的《野猫》,那你真的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他们——藤乐队。
他们出现在这样的知乎话题下:
“有哪些还没被发现的宝藏乐队?”
“有哪些不太火,但好听到你想强烈推荐的歌曲?”
一直以来,他们常常被冠以“民谣摇滚”的标签,但实际上,他们一直走在反标签化的路上。
01
随性做音乐
一如藤蔓生长
为什么叫“藤乐队”?
实际上,最初起名字的时候,大家十分随性,只是觉得好听。但细细思索,乐队向上的韧性不正是与藤十分切合吗?
这种随性的态度也使藤乐队的音乐更有味道,有更多可能性。听一听他们的歌,你便会发现,在做音乐这件事上,他们真实而坦诚,不用音乐“凹造型”,只因单纯的喜欢。

或许,很多东西在冥冥中就已注定。
藤乐队的音乐,也因哈尔滨这座城市注入了别具一格的风情。比如那首《旧时光》,前奏响起,仿佛置身于中央大街,俄式建筑别有一番风情,昏黄的灯光照着旋飞的雪花,冷风吹在脸上,多少过往在脑海里一一倒带。
难怪有人这么评论: “手风琴一出,哈尔滨就在眼前了。”
并非刻意为之,藤乐队将冰城的风光写入歌词、谱成曲,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唱着唱着,那旧时光便在眼前挥之不去。
02
做音乐这件事
放弃是难的
词曲里的冰城味道看似是“与生俱来”的,但当初,走上音乐道路的决定却并不那么一帆风顺。有来自家人的担忧与不解,也有来自朋友的委婉劝说。
很多人对他们做音乐并不理解,会认为把音乐当做爱好尚可,但把音乐作为事业取得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不挣钱,如果以后什么都没有该怎么办?
尽管身边的人都不看好,尽管经济压力沉重不已,但放弃是难的。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些孤独的灵魂?是乐队成员彼此间给予的信心,也是那颗对音乐的纯粹的心。

正如贝斯手路旭说:
“我觉得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主唱浩然说道:
“音乐回馈给我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情感上的快乐,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会让我从一个普通人变得有自己的想法,我愿意把青春、时间浪费在音乐上。对待音乐这件事上,我会更加慷慨。因为音乐带给我,是很多其他的东西换不回来的。”
对待音乐这件事,藤乐队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最好的呈现给大家。
比如做了11版的《时间时间》,在反反复复打磨的过程中,藤乐队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对他们来说,到目前为止,唯一的放弃就是有几首还未编好的歌没有放到专辑里,这也算是唯一的放弃了。
03
在黑夜里前行
撕掉标签做自己
成立近5年,藤乐队在跌撞中不停成长。
他们称自己是走夜路的人,在黑暗中不停摸索前行。的确,在做音乐这件事上,藤乐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很多,遭遇过很多不被理解的时刻,在做成自己想要的未来之前,他们只有咬紧牙关勇敢前行。

2017年全国巡演时,有一场演出现场只来了9个乐迷,这对每个人的打击都是沉重的,说不失落不是真的。即便如此,藤乐队的态度都是这样:
“不管下面有1个人,100人还是200人,我们的演出状态必须是一样的。”
巡演的时候,长途跋涉的旅途、紧密的行程、现实和想象的强烈反差,这些都没有击垮这支乐队。经历过,藤乐队也更加坚定,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做共情的音乐,给那些仍在黑暗中逆行的人们一丝安慰与鼓舞。
成长的蜕变是从第二张EP《万能的夜》开始的,褪去了稚嫩的学生气,他们从一个讲述者成为了倾听者,以更加冷静的视角去表达情绪,创作的动机也开始向内延伸。
正如他们在歌词里写到的那样,藤乐队想卸掉身上的枷锁,摘下虚伪的面具,撕掉过往的标签,以更纯粹的自己做音乐。
作为音乐人,想要走得快有很多方法,比如借助金钱、资源,但能走多远却取决于作品是否足够好,本身是否有实力。
而藤乐队,是想走得更远的那一个。
04
全新「未艾」之旅
邀你书写现场故事
9月23日,这支“沉寂”近三年的乐队,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踏上了新的巡演旅程——「未艾/Unfinished」。
未艾,代表着新专辑并未如期发行;也代表着藤乐队希望与在现场的你一起完成这次新专辑的演绎。尽管这一切看似未完成,但他们现在就想出发。
这次「未艾」之旅,更像是藤乐队与你的一次约定,最不可缺的,就是一路陪伴一路聆听藤乐队的朋友们,穿过时间的隧道,最好的旋律,恰恰是因你们而鲜活着。
对于藤乐队而言,时间在变,做音乐的这颗初心未变,那就是坚持做真实且自由的音乐,希望能创作出直抵人心的旋律,给深夜中孤独的人们带来一丝安慰。这也正是藤乐队新专辑里《走夜路的人》这首歌的初衷。
在这个平庸而又茁壮成长的年代,我们又何尝不是走夜路的人,在探索与跌撞中前行,是碰壁退缩?还是一往无前?决定权在你手上。
人生就是这样,起落无常,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而藤乐队,愿意陪你走过这段旅途。
这一轮巡演的故事,藤乐队希望和在现场的你共同书写。

•end• 图| 网络 文 | 熊七 编辑 | 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