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华章~山西大同原来这么宝藏呀
长假已经正式结束,这几年的10.1长假都在外面度过,只有今年宅在家里通过看朋友圈云旅游,经过大半年的疫情憋屈,在今年十一迎来了大爆发。数据统计,预计过节期间全国有6亿多人外出旅游,也就约等于一个欧洲的人口总数吧.......
大家有没有发现发现今年去大西北的特别多,原来在海外游荡的那拨人今年都去了大西北,原来的日本、欧洲、澳大利亚今年就变成了新疆、甘肃、西藏。
朋友圈里会有几波人旅游“撞地”,同一个风景照似乎可以在朋友圈看见几次,仔细看了才发现,哦,原来不是同一个人的呀。据说在人们的热情之下广袤的大西北已经被挤成了上海外滩的密度,网上还有人发了下面一个图

不知道上次敦煌沙漠出现这么浩浩荡荡的队伍是在几百年前?原来入侵中原是为了掠夺钱财,现在中原人主动消费去送钱.......
虽说这么多人在外旅游,各个景区都人山人海,但前两天看到我们山西游领队的朋友圈照片,山西的景点居然人还是 .这.么.的.少......很多地方都基本是包场游玩?
真的想大声疾呼,山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明明这么好玩,却还没人知道?
抢在国庆之前的9月初,去了趟山西,重点走山西古建筑的路线,第一天在太原呆了半天第二天就去了这次旅行的集合地——大同
大同在山西最北边的位置,再往北几十公里就到了内蒙,所以天气比太原要冷一些,来之前看到天气预告气温是3度到26度,真的是吓了一跳,一天之内横跳20度,这是要同时体验春夏秋冬么?但是实际上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 到大同的第一感觉就是天气意外的好,最早听说大同是大同煤矿,产煤地区给人的想象应该是雾霾、PM2.5超标,沙城暴等总之是灰蒙蒙的感觉。但是大同却完全超乎想象,天空很蓝,空气清爽干燥,一下就感受到了秋季。路上干净,人不多,道路都很好,但却没有城市的喧嚣。
喜欢一座城市最真诚的表达是什么?那就是立刻打听了当地的房价,萌生了以后想在这里长住的想法。
为什么?因为大同好玩好看的太多了!
到大同,先没有到酒店放行李就包车去了大同市南边的恒山,没错就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恒山出名的大概因为金庸《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接任恒山掌门,当然这个只是小说虚构,现实中既没有令狐冲也没有恒山派,而恒山真正最有名的景点应该就是其山脚下的悬空寺。
悬空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与其他寺庙平地而建不同,悬空寺是立体建筑,垂直“挂”在山崖上,绝无仅有,远看就像一幅山崖壁画。

别看现在的悬空寺不是很大,离地面也不是很高,一种just so so......的感觉,但是,历史上的悬空寺建造时候是建在山涧河谷之上,当时距离地面有90米高,绝对对得起“悬空”这称号。而悬空寺下面有题记有“壮观”二字,刚看到的时候,还跟朋友吐槽说,这写的也太过于直白了吧!好歹写首诗啊词啊的。
结果,居然是李白在此崖壁上题记的!诗仙当年看到此处大概也被震的哑口无言,只能吐出“壮观”两个字.......同时怀疑下李白所写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不是这里,毕竟这里不仅够高,更够危楼......

古代佛寺凿壁建窟的不少,之前去张掖马蹄寺也是建造在岩壁之上,但是悬空寺并非凿窟后外搭的结构而是在崖壁上搭建的木构建筑,是真的依靠山势建在山壁上,在如此垂直陡峭的山崖上搭建寺庙不知道当年是怎样的艰难,哪怕到了现在看来也是个艰巨的工程。
悬空寺最早记录是在北魏时期,“悬”为“玄”,初为道观。北魏时期的木建筑当然不可能保存至今,如今所建的已经是明清时候修建的,也不再只是道家所有,儒释道三家合体,一直伴随着中国悠长的历史。

悬空寺不大,靠着山只有一条登寺的窄路,每次能通过的人有限,幸而我们去的时候人不算多,一个接一个的排队向上,虽然有点费力但是没有花太多时间。
因为河道改道,泥沙堆积等原因,现在的悬空寺离地面并不很远,没有高也没有危的感觉,所以站在寺上凭栏眺望所看的景色也并不惊艳,但这建筑本身已经是个奇迹。

大同周边有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而就在大同市中心就有两座值得去的古寺庙,华严寺和善化寺。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其一,于是就选择了去华严寺。 大同在北魏时期被称为平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都城,据说日本奈良原称为平城京其实就是依照北魏平城而建,当然也另有说是依照长安洛阳而建,但唐王朝出于北魏,总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之前去日本京都奈良,觉得日本的寺院古朴清净,自带一种让人平静的氛围,来到山西,感觉看到了日本佛寺的源头,有着相似的沉静的气质。·
华严寺、善化寺都是辽代初建,比起宋建筑的纤秀雅致,辽代建筑承唐风更为古朴浑厚。辽代时期大同为西京,辽代皇室信奉华严经,华严寺为皇家寺院,规格极高。里面目前仍有两座辽代的建筑保存,大雄宝殿及薄伽教藏殿,建造距今900年。而善化寺虽然不如华严寺的规格高,却能展现出唐代到辽代时期的寺院布局,三座大殿排列在中轴线上,均为辽金时期古建。
实在让人难以取舍。



此处插一张之前在日本奈良的寺庙拍的照片

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大体积的辽代建筑之一。我们去时,内部正在修缮,唯有在殿外看看,总体感觉是规模十分之大,面阔有九间,进深五间,建造在一个高台之上,更显的气势宏伟,用无广角的手机拍摄怎么也收不进全貌,只有在后面登上华严宝塔后才能从高处拍摄到整个建筑。


大雄宝殿顶上的鸱吻,从下往上看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其实有4.5米高,是国内寺庙中最大的鸱吻,之后我们在山西省博物馆近距离看到鸱吻高有2米已经颇为震撼,其实还不到殿顶上大小的一半。对比之下,大殿的规模可想而知。

而另一处辽代古建筑薄伽教藏殿虽然规模不如大雄宝殿,但是内涵丰富,寺内发现大量明代时期的佛经藏于殿内两侧的藏经柜中,而更特别的是藏经柜是辽代木制的两层楼阁样式,夹在空中仿佛空中楼阁,寺内不能进去只能从网上找图一看。


寺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造像,是目前所见为一的合手露齿菩萨像,菩萨莞尔,露齿一笑,不知道是当时工匠的偶尔创新还是有什么特殊含义。不能拍照,网上找了图。

华严寺中最高处是一座宝塔,是后来按照书中记载复原修建的,登上塔后可以俯瞰整个华严寺,寺院后面就是大同的城墙,一座有城墙的城市都是有历史的城市,大同的城墙据说是在2008年前后原址上修复的,在当时的市长领导下整个大同城大修,当时对这个市长颇有争议,但就我路上所听山西人的评价来说,还是赞赏其魄力有为的更多,毕竟如今的城市面貌较以前真的是大为改观。如今的城墙内都是低矮的平房,城墙外是现代的高楼。据说原来梁思成提议的北京建设规划是保留城墙在城墙外另建新城市,最后北京没有采纳的意见,却是被大同采纳了,既保留了古城又不妨碍城市建设。


除了可看的古建筑之外,大同的美食也不容错过,此处靠近内蒙,饮食习惯更似蒙古,羊杂汤是这边最普遍的早餐,烧卖、刀削面也都是以羊肉,羊肉汤底为主,出了华严寺,已经到了饭点,找了家老字号的餐厅凤临阁,吃了当地特色菜,百花烧麦,牛肉、羊肉、鱼肉馅的各来一份,皮薄馅肉足,跟湖北广东的烧卖都不同,北方烧卖豪放一个管饱,多吃两个就有点腻。(比较而言我最喜欢的还是湖北的糯米烧卖)


北方的羊肉的确比南方好吃,稍微用盐煎煮一下,不需要太多调料已经没有膻味。

吃饱喝足,太阳已经落山,气温开始下降,牵了辆共享单车,乘着日落的余晖,沿着大同的城墙根骑着单车回酒店,古城华灯初上,凉风拂面,心情惬意。


后面还有云冈石窟以及五台山一系列古建筑等着我们,下次再见~
前一篇:山西,土木华章晋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