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纯净、蓬勃、自由的80年代,原来已经过去了30年
在衡山和集翻完了《你好小朋友》。看照片的时候只是感慨胶片色彩和时代变迁,了解了一些背后故事后还是挺有感触的,就来写篇日记啦(主要是书评功能还没回归)。

之前有篇文章标题叫「那个开放、捞金、激情的90时代,原来仅仅过去了20年」,这本画册可以叫「那个纯净、蓬勃、自由的80年代,原来已经过去了30年」。当时的日本媒体说「在中国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知何时忘记了的朴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种融入风景的安详而舒展的快乐。」
日本很多人怀念昭和时代,在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氛围中,经济奇迹腾飞,人文思潮碰撞革新。而平成却被认为是废物的时代,在宽松世代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用低欲望维持着软绵绵的生活。昭和养鬼,平成养豚——这在中国也完全对应得上,八九十年代激情昂扬、生机蓬勃。而现在,社交媒体上层出不穷的内卷、军备竞赛、海淀家长、小学生跳楼、校园暴力、未成年性侵、留守、追星…..如果现在有摄影师来拍摄,照片里的脸蛋是不是会是麻木而不快乐的呢?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分不开关系。
不过这本相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照片背后的两个故事。一个关于摄影,一个关于时间。
一、关于摄影
80年代秋山先生被委托用樱花牌胶片去中国拍摄,这是小西六写真工业株式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之一。小西六诞生是幕府时代后,创始人杉浦六三郎上京拍照,被照片深深感动后在东京建立的会社。后来长子继承其遗志,创办了小西六摄影学校(现为东京工艺大学)。
日本战后经济繁荣发展,樱花牌胶片占有率也一直力压富士胶片。东奥会(1964年)结束后,日本经济陷入萧条,小西六也面临危机。
80年代,樱花牌正式改名「柯尼卡」,代表公司的颜色也从红色变更为蓝色。而竞争对手富士胶片从70年代开始大量投放电视广告,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千禧年后,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传统胶片市场急剧萎缩,柯尼卡与美能达合并为柯尼卡美能达。2007年,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退出照相机及影像事业。
这几年胶片回暖。以疫情为契机,今年胶卷的价格也飞升。不知道如果坚持到现在,这些公司能不能继续活下去。
二、关于时间
有一个幕后故事。去年摄影世界联合青艸堂(出版这本画册的出版社),发起了一个叫做「寻找大朋友」的活动,想要追踪秋山先生画册里小朋友们长大后的故事。最后在全国各地找到了十几位,整理出了一个小小的访谈集「终于找到你 | 你好,37 年后的大朋友们」。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他们找到了下图中的三位女孩,三姐妹是牧民,只会讲蒙语。女儿翻译了图中大姐的话:”母亲说这张照片是留给她们的一生中最昂贵的东西,是我母亲和两位妹妹与她们爸爸留下的唯一一张纪念照片。"

想到了2012年,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从一家世界最大的胶卷生产商,变成了一家目前市值不到十亿美元的商业图文影像处理公司。后来2017年,netflix拍了一部电影叫做「柯达克罗姆胶卷」。故事情节很老套,癌症晚期的父亲作为胶片时代的留守者,和儿子横跨半个美国,寻找最后一家冲洗店。
不懂摄影的儿子吐槽「要是你用数码相机我们都会变容易很多」,父亲回应「你摸过假胸么」。
两代人的嫌隙随着时间累积堆成了一座冰山,影片前段部分充斥着冷漠、争吵和指责。父亲出现第一次笑容,是在公路上拍到了一张满意的照片——从这里也开始预示着冰山的融化。
最后父亲终于到了冲洗店,胶片店老板说就等着他来,店里其他顾客认出来后也纷纷合影留念。站在人群中,父亲说:「我们都很害怕时间,和它继续前进的方式、事情消失的方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成为摄影师。我们本质上是保护主义者,通过拍照来让时间静止,让瞬间成为永恒。」
这也是「寻找大朋友」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片尾展现了一张张真实摄影师用柯达克罗姆胶卷拍的照片,最后定格在了「Shot on 35mm Kodak Film」。那一刻真的泪目——胶卷业的没落带给人的怅然若失、时光飞逝之感。有些颓弱无法避免,例如唱片、胶片,甚至生命。但总有些什么无法被击败,比如爱的延续和更迭,比如艺术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