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性文化散论
中医性文化散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02fc901000chj.html
中医性文化散论
(戚广崇)
祖国医文化的宝库中有关性医学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整理发掘并弘扬其合理内容,去其封建迷信糟粕部分,结合现代性科学与文化研究成果,开创中国性医学文化体系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中国传统性文化溢觞与历史,流行于百家。其起源于周代、萌芽于春秋战国,形成于先秦两汉、兴盛于魏晋隋唐,而隐匿于宋元明青。老子拓其源,秦汉医辟其流,魏晋方士掀其波,宋之后易其弦。中国传统性文化对性医学的影响比比皆是,房室养生无不浸淫着文化的烙印。视人类的性行为为自然天性。禁欲有害健康,过早性生活有损健康,提倡适龄婚育,认为规律而有节制的性生活有利于健康。强调用“八益”去“七损”,重视夫妇间性的和谐。性既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需要,从大的方面来讲也是社会安定的需要。提倡不禁不纵,有节有度。
孟子云:“食、色,性也。”说明饮食与性欲是人的自然本性、自然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延续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吃是基本的生存条件,而性是最基本的种族延续条件。人类的文化发展也是沿着这两条子展开的。人类性行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发展并形成了各民族的性文化。不同阶段形成与这一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性文化。无论中外,人类的性爱与情爱活动,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充满了开放与禁锢、科学与迷信、智慧与愚昧、节制与放纵的矛盾和斗争。
中国历代医学对性医学的认识,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人类保健养生,防病延年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世界性文化领域中独树一帜。中国性文化受道、儒、佛三教的熏陶尤深。大致说道家以之长寿,视男女交合为采阴补阳,可长生不老;儒家以之生育繁衍,视性为人类自然的本性与需要;释家以之为享乐,诸神佛多为男女同体,集雌雄与一身;而医家以之去病却疾。
客观的说:中国历史上对:“性”所取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颇为矛盾,既爱之,又“恨”之,但总体说来,性是被否定的。认为性是肮脏的,下流的,污秽的,罪过的,丑陋的,可怕的,可憎的,说不出口,见不得人的,故应该禁绝,剿灭。
传统房事养生的艺术特点是:先肾后心,不可强为。先吸两乐,交欲为主:“三至”、“五至”征备乃上;以静为强,心勿怵荡,从容安徐,文质彬彬。
性文化是在性神话、性迷信、性崇拜、生殖崇拜等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然就存在着糟粕,如房室养生中的“还精补脑”一说是基于古代保肾精以养生的观点,在当时人们不知道精液生理功能,充其量有心理作用,到现在把它作为避孕的方法尚可理解,如果拿它作为养生的方法的话,就是把腐朽当神奇了。他如“内鼎法”、“采补法”也有不少迷信色彩,至于“黄帝御干二百女而成仙”,更是胡言乱语了。中国历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鲜有长寿者,就可以作证
由于过分强调“节欲保精”“一滴精、十滴血”使得自慰成为十恶不赦的罪过,由此引发了多少人的精神心理上的重负和疾病。其实自慰行为,只要不过分,对性欲旺盛的人来说,是一种解欲(中国传统称为“手淫”,民间称为“五个老婆”“手铳”;文雅一些如《红楼梦》上所云:“指头上告了消乏”)。长期压抑自己的性欲望,有时反而引起一些性功能障碍,笔者曾对123例不射精患者的调查发现,从来没有自慰的共115例,占93.5%,而有自慰史者仅8例,占6.5%。据统计正常人当中有自慰史者达80~98%。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妻子没有生育,丈夫纳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今某些地区尚存此遗风,当然大多为腰缠万贯的大户)。殊不知不能生儿育女,在一半程度上是由男人自己引起。在不育门诊常可看到,男方陪妻子诊治不育(孕)症,从为想到自己是否会引起妻子的不育。尝遇一浙江丽水男子,结婚13年未育,他陪妻子走南闯北看“不育症”,十二年女方吃的中药汤剂可用车装船载了,从未有医生让男方检查,男方业认为自己五大三粗,力扛三百余斤,不会有问题,在笔者的坚持下才很不情愿的做了精液检查,发现男方精液中无精子,睾丸只有花生米大。让妻子背了十多年的不百之冤。而男人呢,因为无知,所以“有理”为子嗣计就可以修妻或纳妾,明代曾规定:男子四十岁仍无子嗣,因该及时纳妾。
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茶文化、衣文化等都有“弘扬光大“的荣耀与光采,而对性文化而言,至少目前来说尚未达到“弘扬”的水平与地不,充其量只能说刚到了“张扬”的地步。
性文化与酒文化相互溶、有云酒色之徒,酒而久之,色必大告而不妙,这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内经》中就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故“半百而衰”。
性医学是人类文化史发展到开始认知疾患危害从而形成性健康需求时出现的。会顾整个人类性文化史,可以发现在性医学形成之前,人类通过性禁忌和助长性恐惧等方式,间接、盲目而不自觉地维护性健康利益。由此逐不产生了性医学。性文化无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还是从认识角度都是需要人们认真对待的严肃问题。人们不仅需要学习性知识、而且需要懂得性文化。祖先留给我们的性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去粗取精、去内存真,让性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