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自我修养
所谓“韭菜”的常见特征:他们严重缺乏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
一进场就犯了个大错,不知道牛市即将结束,激动地“买买买”,全然不顾那是被牛市打了催肥激素的价格,看着眼前的“利润”甚至觉得自己的智商都在飞涨……然后,然后就被“套牢”了……怎么办?环顾一下四周,你就明白了。还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是: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
“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啊: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你是想要一个正确的解释呢,还是想要一个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解释?正确的解释,会引发你下一步正确的选择和行动。让自己舒服却肯定不正确的解释,除了让你短暂舒服之外,因为它不是正确的,所以必然只能带来各种“出人意料”的副作用……你到底要哪一个解释?正确的解释很简单:我们买入的时机错了。
聪明和愚蠢,竟然不是被天生因素所决定,决定它们的竟然只不过是“顺序”……跟下棋一样,先走什么后走什么,最终决定输赢——双方的棋子数量一模一样,棋盘也是对称的,但最终就是有输赢,被什么决定?竟然只不过是顺序。当然,“顺序”有很多其他的称呼,比如“策略”什么的。
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是风险厌恶者——这一点,韭菜们并不知道。正如韭菜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尴尬解释有误一样,他们对成功者的解读也是无一正确。他们以为优秀者、成功者,最终都是靠冒险成功的,他们的理解线性且单一:
Watch other people taking risks!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甚至永远是韭菜,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冒险,还不计成本地冒险,更可悲的是,那么简单的算术,他们竟然没想过应该去算一算……他们也学习,但学的是“打探小道消息”那一套。
想要摆脱韭菜宿命,那就练脑子吧。脑子不是个好东西,练过的脑子才是好东西——不仅要练过,还要正确地练,好好地练,不停地练。
在交易市场上,涨得猛的,会涨得更猛;跌得狠的,会跌得更狠……于是,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涨得最猛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涨;在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跌得最少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最扛跌……
新闻都没有多少意义去浪费时间,绝大多数文字工作者,其实是商业的门外汉,毕竟术业有专攻。所以,早晚你会明白,用两条就够了: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