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珍珠质感的摄影作品吗?
什么样的作品尤其是彩色摄影的,会让我联想到珍珠那样的光泽呢?
以前我从来没去想过这个问题,也没刻意的去寻找过答案。
直到前段时间在上田义彦的官网上找图片,看到他一些非商业的摄影作品的时候,心里的某个声音就在告诉我:“是啊!这就是那种散发着珍珠般光泽的摄影作品,况且它不为无人而不芳。”
心里同样惦记着的还有筱山纪信拍的巴尔蒂斯,这次~终于有机会好好的讲讲他们了。
01
筱山纪信
《THE PAINTER'S HOUSE》

筱山纪信,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里想到的都是少女和性感女郎。尽管他对外都说自己其实就是个商业摄影师,不是什么艺术家。
但私底下他却不断地探索摄影的边界,他除了众所皆知的《少女馆》以外,还有过一本叫做《微分》的周刊本和《画家的房子》。

《画家的房子》这是一本他拍摄巴尔蒂斯的作品集,其中分为房子、花园、工作室几部分。
其实这是本特别小的册子,但我想~你看完后应该不会忘记。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

筱山纪信从巴尔蒂斯隐居在瑞士的地方开始拍起,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画家隐居的环境,其次是花园外部环境与其家人。














这里面大概有两三张巴尔蒂斯的肖像照,和他在画室和模特的剪影。
里面的白都是发光那种的,小女孩和巴尔蒂斯在画室的逆光剪影,让你能切身地体会到他所处的环境和了解到巴尔蒂斯这个人,些微的逆光打在他和小女孩的头上,屋内其他物品瞬间失色。




这样的观看甚至会让我想起另一位画家所画的罗丹,罗丹的手和脸是清晰的,其他的部分都刻画模糊掉了。



另外两张彩色特别想要和大家分享,一张即花园章节里巴尔蒂斯的女儿躺在山丘的草坪上,看似平淡无奇,以现代的审美和观看奇怪来看,甚至会觉得为什么前面不提亮,饱和度可以再高一点啊~~~

不,不是这样的,这也是现代机械设备把我们给模式化同质化的一点,你在失去自主决定画面的同时,你的图片寿命也是随着观看者停留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在这张里,意味尤其深长。
另一张其实也是整本书的封面,一个局部的特写,巴尔蒂斯工作时的状态呈现。
但在这一张里,它的彩色也是按照黑白摄影的方式来制作完成的。
有从亮到暗部一点点的细节过渡,画面层次丰富。
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看顺序之后,你可能不太能记住画面,但你一定会留下一个印象:
这是一位没有性别区分的艺术家,你不会刻意想起它,但它会在你的心里留下痕迹。

2.
上田义彦
官网作品

1957年生于日本兵库县。1982年作为独立摄影师开始职业生涯之前,曾协助福田昌信和有田太极。从编辑工作,他继续拍摄了许多商业照片和电影。他的商业作品获得了国际认可,包括东京艺术总监俱乐部大奖,纽约艺术总监俱乐部奖,戛纳国际创意节上的银狮奖等。
同时,上田自1982年以来也不断地进行着他的艺术实践。截至2018年,他已经出版了34本摄影集。他是916画廊的总监(自2011年起),在那里他策划和制作与摄影相关的展览、出版物和讲座。









最开始注意到上田义彦其实是他拍摄的广告片,采用的都不是精致的超模以及灯光等元素,即使是广告产品的代言人在他的镜头下着力展现的都是普通人真实的一面,这一点让我对他产生了好奇,后来果然在他的官网发现来宝藏!






这些组照其实展现的都是平凡事物之美,用商业的布光方式来呈现上田视角下的事物,却又意外的耐人寻味。是啊没法去改变平凡事物终究是平凡的,摄影师却可以让平凡事物也具有艺术之美的的可能性。

















同样,这种拍摄方式更早的时候还有前辈植田正治。
他通过天马行空摆拍静物把水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给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并且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里。













苦月亮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6寸的亲密:常晓影像中的相遇辩证法 (5人喜欢)
- 因为信任别人,我付出了两年零七个月的代价 (57人喜欢)
- 外公的葬礼|镜头未能抵达的摆渡时刻 (1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