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不可归类的美
《石印》
齐白石传世篆刻精品

除了国画,齐白石还精于书法篆刻。《石印》辑录了北京画院珍藏的齐白石二十三方石印精品,所配导赏文字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可以让我们学会看印,学会欣赏印。

1906年,齐白石四十四岁,房子租期已到,他索性置地买房,取名“寄萍堂”,意为“人生如萍于斯为寄”。

1919年,齐白石移居北京,刻下了“三百石印富翁”。回望故乡时,便刻下“故里山花此时开也”,寄托淡淡的思乡之情。

最难得的是这一方,“老手齐白石”,刻于晚年。此时他已有篆刻的独门心法,纯熟的技巧之上,他已从心所欲,返璞归真,获得真正的自由,当然也不惮于这样直白地表达这一份畅快与得意。
《常识课》
老课本的养分,每一代的常识

常识,即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心智健全,生活自理,对世界有基础认知,更有困境下的求生能力。
要完成这些“基本”“普通”的知识建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科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常识课本出版高峰,老课本示范了这种常识教育的可能。
在这册NB里,王星老师选取了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复兴常识教科书》和《幼稚园新读本》,使读者得以窥见在那个时代,教科书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展露人性光辉和人文关怀。


《时装女子》
百年前的上海滩摩登风情

打电话、制嫁衣、理云髻、试春妆,打开《时装女子》,种种美好就在眼前。

她们发呆,乘凉,欣赏秋天的梧桐,用巧手缠着花钿,或是穿上嫁衣,等待走进人生的新阶段。她们静默着,却又是生动的。

这辑百美图源于古典仕女图,却带有浓重的时代气息,画中女子不再是男子观赏的对象,而是有着独立美丽气质的民国新女性。
《时装女子》插图选自1917年出版的《古今百美图咏》,绘者丁悚先生,曾供职于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

丁悚先生之子丁聪在家藏中发现此书,今天的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些生活在百年以前的女子,竟是这样的沉静美好。
《自然原稿》
为植物树碑立传的原始素材

继《云南花鸟》《花叶》后,这次我们以NB的形式呈现中国自然科学画大师曾孝濂先生的创作底稿,也是给读者一个可以创作自己的“自然原稿”的空间。

刚毕业时,曾孝濂被招录参与《中国植物志》的绘图工作。他对着干标本,用墨线条,以版画的形式,画出数以千计的植物图谱。他参与的这套巨著总计十八卷,历时四十五年才得以完成。

自然科学画同其他类型的美术创作不同,作画者不能无根据地作画,一笔一画都要忠实还原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以作为专业研究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参考范本。

本Notebook还特别收录曾孝濂为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创作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长二点五米,宽一点一七米,展示了三十七种中国原生植物。

这幅画作完成之时,曾孝濂先生恰好八十岁,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我一生画植物的缩影”。
《时人之眼》
一次跨越千年的艺术再现

《菩萨焚香图》是“温县慈胜寺五代壁画”中的一幅,据说1923年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一处破败寺庙中被发现,不久就被分割揭取盗卖,除了个别保存在北京故宫,其余都流散海外。


为了还原这幅千年前的壁画精品,文晢历时九月,拆解壁画的造型、线条、色彩,力图还原其原貌,我们才能看到与现存壁画看起来颇为不同的、色彩明艳的《菩萨焚香图》。

他像侦探一样推理残损手部应有的形态,勾勒飘飞的衣袂。很少接触壁画的普通人,也可借此一窥佛教绘画艺术堂奥。

画毕,发着呆的文晢决定为自己临摹的《菩萨焚香图》找一盏油灯,还原千年以前人们观看辉煌壁画时的感受。
《铁皮时光机》
图解一代人的童年挚爱

在计划经济年代,冰冷厚重的铁皮玩具动辄要花掉普通工人三分之一的月薪。对老葛这代人来说,它们是橱窗里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五十年代流行跨斗式三轮摩托侦察车,六十年代盛行东方红拖拉机,七十年代是能顶半边天的劳动女性开着手扶拖拉机。

随着美苏两国的航天争霸,中国也开发了自己的宇宙汽车和宇宙坦克玩具。这些玩具反映了共和国的工业设计和制作能力,更是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缩影。
老葛迷恋这些精巧的玩具,把自己收藏品拆解开来,展示它们的工艺、造型、文化和社会背景,希望更多人与他一同驾驶铁皮时光机,回到童年。
▼

-
Rebot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2 16:37:10
-
城市中的乡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2 15:01:17
-
Shunerry huir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2 14:43:17
读库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张立宪×窦文涛:暖气没来的日子 (75人喜欢)
- 张立宪×周轶君:全世界都在下雨 (36人喜欢)
- 作战目标突然提前 (18人喜欢)
- 悄悄立下flag (24人喜欢)
- 这个春天,南通阅读基地重启 (5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