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与用工关系界定
前段时间,互联网平台上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公众广泛讨论。面对舆论压力,美团外卖平台回应要加强平台的综合优化,提高管理能力和效果。外卖骑手的安全事故频发的确令人忧心,平台方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除了加强平台自律和行业监管之外,还需要法律的强制力,让外卖行业更加健康有序运行。
法无禁止皆可为,资本逐利的本性和越来越激化的市场竞争,让平台方选择用效率换利润本身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不顾骑手安危的借口,也不是将责任甩给消费者的理由。事实上,外卖行业一直存在着平台方、消费者和骑手的三方博弈,而博弈的结果却常常是骑手成为弱势一方。而算法机制表面上看似乎是技术不够完善,实际上仍然是技术背后的人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外卖骑手的困局不仅暴露了企业的价值排序,也有一定用工关系等法律界定的原因。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来看,平台方和骑手之间比较模糊,并且一般不会签订劳动协议,更多的是靠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协调。与此同时,平台方却通过提高对骑手的考核标准的方式来增强管理效果,面对平台愈加严格的考核机制,外卖骑手没有相应议价的权力,只能选择被迫服从。脆弱的用工关系加上不合理的考核标准,让骑手们不得不为了生计铤而走险。
想要破除外卖骑手之困,除了加强平台自律和外部监管之外,还需要法律对权责的界定,让外卖行业链条更加明晰,倒逼平台方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规范市场对骑手的管理,增加对骑手群体的关怀,这不仅是行业行稳致远的必答题,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必答题。
外卖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合理宽松的市场环境,这离不开法律对权责的清晰界定,建立严格的法治制度,让市场的无序归于有序,营造良好的市场关系,更是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