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禅
帽子
禅师雪天赶路,遇到路边一尊石菩萨。
见石菩萨拉长个脸,头上顶着白花花一坨雪。哎呦,罪过,罪过。禅师赶紧摘下自己的帽子往石菩萨头上一戴,拜了拜,走了。
禅师走了,来了一个狐狸,看见石菩萨的头上有顶帽子,也不客气,就叼下来扣到了自己头上。
狐狸看雪地里有脚印,人的,就特别想去找这个人,好显摆他头上的帽子呀。
狐狸顺着脚印赶上前去,果然,不一会儿就追到了一个人,禅师。
禅师听到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踩着积雪发出了簌簌的声音,回头一看,后面来了个狐狸,还戴着帽子呢。
禅师仔细一看,帽子眼熟。嗨,不就是自己刚才献给菩萨的那顶嘛,上面镶了一颗珠子,还是南海的师弟送的,如何能看错。
禅师心想:嘻嘻,菩萨显灵了。一定是菩萨喜欢我送他的帽子,变成狐狸来谢我了。
狐狸见禅师回头了,赶紧在雪地里撒了个欢,甩甩尾巴,晃晃脑袋,意思是,帽子很不错哦。
禅师双手合十,满面微笑,赞道:善哉,善哉。
狐狸听了,非常满意,雪地里打了个滚儿,这才踏雪而去。
狐狸都走远了,禅师还在那赞叹:谁说菩萨一本正经啦,今天才知道菩萨是天底下最最矫健活泼、最最天真烂漫的呢。
从此,禅师悟出了“不修死禅修活禅,不修苦禅修笑禅”的道理,成了一代高僧。
发火
有一颗小玉米粒儿不知为何,发火了。
升温,升温……砰的一声,他爆炸成了一颗爆米花。然后,他觉得自己头很大,腿很软,还轻飘飘的呢。
他慌了神。开始哭。哭啊哭啊,弄得自己湿哒哒的。到最后,他彻底泡在了水里,成了一坨黏糊糊的浆糊。
这时候它才温柔了下来。
有一根蜡烛也火气大。一发火,他的头上就冒火苗子。
然后他开始流泪,一行长,一行短,身子骨都哭软了,哭酥了。最后,他哭得瘫在地,缩成一个小团。火渐渐熄灭了,他才暂时冷静了下来。
已经是浆糊了的小玉米粒对已经缩小了的蜡烛头说:蜡烛头,蜡烛头,哎呦,我后悔刚才发火了,我觉得自己现在很糟糕,原来硬邦邦的,现在软塌塌的,都扶不上墙了。我觉得啊,发火最傻了,一定要有个好心情哦。
已经缩小了的蜡烛头又火了,说:好烦,滚。
刚说完,蜡烛头又燃烧起来了,把已经是浆糊了的小玉米粒给烤熟了,成了一片玉米饼。
这时候,一个叫嫽嫽的小孩子过来,捡起这块饼,丢进嘴里,嘎巴嘎巴给吃掉了。
嫽嫽也喜欢发火,但是只要一吃东西就没事啦。因为她的身体里有个馋嘴的小怪兽,不给吃,它胡闹。吃好了,它就笑。
不过,嫽嫽正在学习如何控制好这个小怪兽。
在嫽嫽的肚子里,玉米饼还对这小怪兽说:我觉得啊,发火最傻了,一定要有个好心情哦。
大鸭蛋儿
有一个小男孩,一出生就没有脸。不对,不对,有头有脸呢,只是没有眼睛眉毛,没有鼻子嘴巴,也没有耳朵,就像一个光溜溜的大鸭蛋,你说多愁人啊。
没有眼睛,他就看不见。没有嘴巴他就不能吃喝,不能言语。没有耳朵,你喊他他也听不见。
他整天就端坐着,挺着一个光溜溜的大鸭蛋脑袋。所以家里人都叫他大鸭蛋儿,带着儿化音,好亲昵。
大鸭蛋儿一天一天长大了。家里人就开始操心大鸭蛋儿以后能干啥营生,用时髦话讲就是,职业规划。
大女儿,也就是大鸭蛋儿的姐姐,期期艾艾地说:弟弟可以代替稻草人,去地里吓唬吓唬小鸟,倒是蛮合适的。
爸爸说:合适,合适。小孩的脑瓜就是灵光。
妈妈乐滋滋地找来笔给大鸭蛋儿画上了眼睛鼻子嘴。就算当稻草人也要像回事嘛。
妈妈的绘画水平不行,画得眼歪嘴斜的,笨拙得很。爸爸就在一旁咕咕咕地笑,像个鸽子。
妈妈生气了:你画,你画,你有本事你画嘛!
爸爸可不会画呀。他挠挠头,叫大女儿画。她是学校黑板报创作组成员。叫她画,错不了。这叫专业对口。
大女儿拿来自己的画笔,兴冲冲地。可是,她突然想到,自己只会画波浪线,会画简笔的海鸥。就这么多了。
擦擦改改,大鸭蛋儿的脸都不成样子了。
大鸭蛋儿觉得脸上痒痒地,想笑,没有嘴巴笑,他就挥舞着双手在屋子里蹦蹦跳跳。
爸爸吸吸鼻子:算了,不画了。
妈妈抹抹眼睛,也说:不画啦,不画啦。
大女儿一丢笔:耶,不画啦,不画啦。
客人来了,一进门就看到了大鸭蛋儿,随手摘下帽子,扣在了大鸭蛋儿的头上,夸道:你们家的衣帽架很可爱嘛。
这家人一愣,然后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对,这是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