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和海王的爱恨情仇
今天“上海名媛群”上了微博热搜,微信群里分享的关于“上海名媛群”的八卦,朋友A评论说:这不就是高配版的拼多多吗?连双丝袜都要拼,也算是勤俭持家了。 高端的下午茶,奢华的五星级酒店,一切都要假装不经意,要表现出平平无奇和日常风。 假装名媛的投入产出比有多高呢?讲真,就真的有人飞上枝头变凤凰,成功钓到金龟婿,从而华丽转型成为阔太太富太太。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只要有概率,哪怕是万分之一,都可以当成梦想去追求。那另外的9999人呢,也不亏。她们拥有足够的本钱,就是美貌、好身材和青春无敌。 哪怕是灰姑娘,拥有这些都足够迷人。 可不是嘛,美貌,好身材和青春从来都是稀缺资源,女孩子们早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仅有的几年青春和美貌,万万不能随便托付于某人。 这些稀缺资源应该被分割成更小的时间单位,然后分别出售给出得起这个价,配得上这个资源的男人。 这个男人是谁呢?刚好下午又有一条八卦讲的是超级有钱的海王如何同时交往二十几个女人。 他甚至为此雇了三个助理,助理的月薪是15000元,日常工作就是专门陪海王的女友们聊天,保持一定的交往热度。听说海王的微信通讯录里面有两千多人,遍布全球。 海王在情人节当天还要精挑细选,选出四位幸运的美女陪他度过情人节,真的太忙了。(虽然令无数男人羡慕) 这个时间管理简直做到极致,朋友B调侃说:你看,有钱人都这么拼,时间管理做的这么好,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这,说的好像努力就有用似的,普通人哪有这种机会去努力,哪有这种机会去结交如此多漂亮的女孩子。 问题来了,为什么海王会被爆料?原因竟然是因为同他交往的一个女孩子偶然发现,海王居然在情人节除了约她以外,还约了另外三个女生,相当于每个人只被分配到了3-4个小时。 当然,能分到海王的三四个小时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毕竟,通讯录里面还躺着另外的两千多人。 那女孩子跟他交往吃亏吗?你一不开心,他的红包就是5200,13140,20000……货币单位是人民币,你还生得起气吗? 甚至有评论说有个女生跟他交往几天,已经收到3个爱马仕包,价值几十万,是不是非常魔幻现实主义,普通人脑子不够根本没有办法想到这些套路,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穷。 而有钱的海王分分钟做到用钱表达爱意,你说这是不是太俗艳了?难道女生没有尊严的吗?没有骨气的吗? 所以八卦来到最后一部分,就是名媛和海王的爱恨情仇。(这里的“名媛”是加了双引号的,大意是指不是真正的名媛,只是假扮而已)“名媛”和海王是绝配吗?朋友C笑着说他们才是天生一对,或者说是天生N对。 有钱的海王能够对青春貌美的“名媛”的时间给予最合理的回报。具体而言,“名媛”的每个微笑,每个表情,每个节日都能够收到不菲的回报,投入产出比是非常高的。 当然了,更多的名媛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有八卦说有“名媛”在画展上想偶遇富家公子,结果却遇到了假扮公子哥想钓富婆的小奶狗,势均力敌,高手交锋,场面想想都觉得惊心动魄。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现在看来,现实生活中的狗血远远比电视剧精彩。 难道这群人想要不劳而获吗?想要付出极小的代价,然后得到很高的回报。也是,在单位时间内尽量提高回报,搞不好早早就能退休环游世界呢。有美貌又有钱,平平无奇的人生竟然早早当上人生赢家。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作品《断头王后》中是这么评价玛利·安托内特的一生的:“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名言出处讲的是倾国倾城的玛丽·安托内特年仅十八岁就成为了荣耀的法国王后,上帝馈赠的娇美容貌,命运推上的尊贵地位,令她日渐淫奢,夜夜笙歌,从不关心百姓死活,也是“何不食肉糜”的典型代表。 她对拥有的一切没有敬畏之心,更多的是理所当然,终于在20年后,把自己上断头台。 醉心于单纯的享乐,抑或把自己的美貌标上价格,等待合适的价码,真的能如愿以偿吗?还是因为过早透支命运的眷顾,反而失去了平常心和时光雕塑的智慧,让自己堕入更凄惨的境地呢? 谁知道呢?这大概是命运的诡谲之处,个案研究无法推而广之,研究特殊个案得出的规律,可能没有参考价值。 普通人,就安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偶尔凑凑热闹吃吃瓜,完全没有必要心里不平衡,羡慕某某某的好运,落井下石更没必要。 总之,投入任何情绪都没什么意义。 你以为你看到了无数的真相,急于得出某些人生哲理,又怎么知道,那是“监视资本主义”给你建好的模型,目的是为了争夺你的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当成商品出售给广告商而推送给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