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勇敢,在性侵的黑暗森林中点亮萤火。
- 感谢豆瓣的「代号深井」为我提供相关信息和帮助;
- 因为种种原因,我在叙述时略去了一些细节,而且我至今没有与事件的当事人取得直接联系,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放下好奇,只关注事件、关注问题;
- 这篇文章的篇幅可能有点长,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被认真讨论、更多重视的问题;
- 我想要在这之后向倡议学校建立关于性骚扰的申诉与援助的长效机制的方向努力,只是我个人力量薄弱,所以想寻求更多人的帮助与参与。谢谢大家。
。
前几天,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侯运华被曝光其假借讨论考研问题,把女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女生进行性骚扰。事件曝出后,又有其它迹象表明,侯运华手下的受害者并非只有一人。在文学院这个女生众多且大多不会对教授有太多防范的地方,也许还有更多选择沉默的受害者。
事件发生在八月末,而该名女生面对外界的种种阻挠与压力、以及内心的痛苦与不安,最终决定勇敢的说出来,时间是九月末。
河南大学在事件发酵后发布公告,暂停该教授与学生有关的教学活动,调查事件。
。
其实早在事件发生后不久,文学院已通过别的途径得知了这件事。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宏林、以及其它一些老师,也找受害女生谈过话。
侯运华的事件发生突然,女生自然不会有录音之类的证据。而事件发生后的痛苦与无助促使女生极力想要抹去这段记忆,加上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指纹等证据也难以被保存。
因此当时,王宏林对她说:算了吧,没有证据即使追究也不好处理,既然侯运华的名声已经受损,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纠结了。纠结下去,对你的名声也不好。
因此当时,王宏林竟对她说:你是受害者,咱们肯定很气愤,但侯老师也是受害者啊。虽然他的名誉受损,但人家毕竟是老师,也不会多说什么。
她想要侯运华的一个道歉,想要让他的行为公之于众、提醒文学院的女生对他加以防范。她甚至没有奢求对侯运华的处罚,最低限度,只是想要一个态度。
可因为“没有证据”,她的最低限度诉求,竟也得不到满足。
只是我想,无论情况怎样,在类似事件中,女生总是难以拿出所谓“证据”,只有内心的痛苦是长久而真实地存在的,它却永远无法具象为实物、被人们看到。
有统计表明,性侵案件中,假案只占2%~5%。那么,当女生站出来指控有人对她进行性骚扰、却不能提供证据,我们该相信谁呢?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选择无条件相信受害者。
侯运华、甚至王宏林,都表现的那么轻松、让人感受不到愧意,仿佛那是很自然的事,仿佛就算发生了、女生也该忍耐,而教授被曝光了、便也是“受害者”。
只是我想,这个事件如乍起的风渗入女生的日常生活,受害者只能是女生。如果说侯运华是不健全的制度与不断纵容的社会的产物,那么他只能是漏洞的投机者、扭曲现状的推波助澜者。如果说有谁该感到羞耻、该承受痛苦,那么只能是侯运华,只能是那些作恶的人。
。
让受害女生的处境更加艰难的,是她的家人。
在与王宏林及其它老师谈过话后,受害女生自己好像都接受了这个设定:这样做没有结果、这样追究没有意义。她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好像森林依旧祥和。
直到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到家人的电话。妈妈对她说:放弃吧,不要再继续了,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文院擅自告诉受害女生的家人、文院威胁她的家人、文院告诉她的家人:你们的女儿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
在经历一系列打击之后,家人的支持原本可以成为她最后的动力,而现在妈妈让她放弃。
在这片名为性侵的黑暗森林中,恶行不断发生、却很少传出呼喊。若不是她挣扎着张开被舆论、家人、老师…每一个怀着“女生怎么能讲这种事”的人捂住的嘴,不知情的人竟还以为阳光如此和暖。
那些涉世未深的女生,遭遇突如其来的劫难,难以面对与回忆、没有理解与支持,只能通过沉默与自我欺骗来保护、疗愈自己。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想象究竟有多少受害者,我们不敢继续想象,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否则,作恶的人将永远平安无事、受害的人将永远面对痛苦、类似的事将永远继续发生。
。
2017年,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性侵多名女星的事件被曝光后,演员艾莉莎·米兰诺在推特上呼吁曾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的女性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据统计,一个月之内,推特上有近190万篇推文使用了#MeToo标签。
但在亚洲,#MeToo响应者寥寥。虽然2018年年初,北航女生罗茜茜对陈小武的举报引发了广泛关注,事件也得到了严肃处理,但#MeToo运动产生的连锁效应,似乎没有在中国的网络上出现。这背后的原因想必很复杂、很让人难过。
2017年,广州性别教育中心做过一项名为《中国大学在校和毕业生遭遇性骚扰状况》的调查,共收到6592份有效样本,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受访者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
中心还向全国113所211高校寄送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询问各高校是否接到过关于性骚扰的投诉举报、是否有防止性骚扰的培训教育和处理机制。中心公布调查结果时,全国尚无一所高校拥有专门处理性骚扰的部门或制度。
在罗茜茜进行举报的一年后,2019年,北航和北大等学府终于出台校园性骚扰防范与应对机制。只是,无论是国家有关反性骚扰的法律、还是大多数学校、单位有关反性骚扰的制度,都仍是空白。
法律、制度的缺位很有可能导致女生的控诉得不到回应,甚至不曾被人听见。而学校、单位对于反性骚扰的意识淡薄、以及整体环境的不重视,又容易导致处理反应慢、或拖延时间。
即使最终给出处理办法,也往往是在事件发酵之后、迫于压力而做出的无奈对应,那么这个处理的动机便很难说是为了保护女生权益、还是为了保全学校名声。
如果各个机构没有内部的防治性骚扰措施和流程,那些情节不足以走现行法律流程的性骚扰事件,受害者便无从得到支持与帮助,因此通过网络、媒体曝光来产生舆论压力,从而进行问责。
但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发现太阳底下、森林隐藏的黑暗之处。那些开路者,才更了不起。
。
其实在北航事件之前,2017年内网上已经曝出几起校园性侵事件,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和江西南昌大学。2018年,河南大学时任教授肖开愚的性骚扰及性侵事件也曾在网上被联名举报。
对于学校中没有相关长效机制的现状,已经有人认识到、并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另一方面,在国内的高校中,老师与学生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十分显著。导师对学生的学术前景、论文发表机会、甚至毕业问题,都有几乎独断的权力,而法律以及制度又没有让高校和老师担负相应的责任,导致受害者不得不在面对现实与勇敢对抗之间做出权衡。
而且,高校内存在“女生不适合做研究”的刻板印象、以及对追求高学历女生的污名化。性别歧视会让女生承受更大压力,也或许是性骚扰问题的根源。
。
写到这里的时候,通过友邻得知,河南大学文学院已经在10月6日晚发出通报《关于对侯运华的处理意见》:
1,将其调离教师工作岗位;
2,撤销其文学院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职务;
3,提请学校取消其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4,提请学校按程序撤销其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也许文院的处理确实迅速、利落,可是我想,当我们讨论性骚扰的时候,本应讨论的是社会环境问题、教育结构问题、师生权力问题,可当人们把它定性为“教师失格”,其实是把它模糊成了道德问题、个人问题。
而当我们真正想要减少性骚扰乃至性侵事件的发生,也许我们该去凝视更根源的问题:社会是否有好的制度与环境、去保障人群的权益。
。
在受害者、学校/家人、环境/舆论、作恶者之间,存在一个让人难过而又牢固的恶性循环,如果不从中切断,将永远有人受到伤害。
学校能否建立与性骚扰、性侵有关的专门机构和申诉机制,而不是等事件发酵后被动调查;
能否提供更多的法律援助以及心理干预,而不是让受害者孤军奋战;
家人能否勇敢与受害者站在一起共同抵御外界压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因畏惧而退缩甚至逃避;
能否加强有关性骚扰/基于性别的暴力的教育引导,告诉大家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义,告诉大家“性”本不应该是被避讳的词汇;
能否给女生创造一个勇敢说出“MeToo”的环境,而不是每当她们出声、总会招致调侃与讥笑、不屑甚至责骂;
能否协助受害者一同寻找证据;
能否在灰暗处加强社会道德约束;
能否让作恶之人付出代价;
能否不再限制女生穿衣自由、夜间出行自由、追求学术的自由;
能否让青春自由绽放;
能否让人心存希望、心怀善良。
。
这些是很美好的愿望,是很单纯的愿望,是很遥远、但本不该如此艰难的愿望。
只是我相信,越是在恶劣的环境里,在选择隐忍才能自保、为黑暗辩护有利可图、坚守本心难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坚定信念才越有意义。
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生存在一个没有黑暗的地方,但我只相信良心、真理,我只关心今天、当下,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作恶没有代价。即使我们都只是萤火虫,我们的勇敢,也能够在性侵的黑暗森林中发出光亮,看到彼此、一同守望。
-
電波発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23:37:08
-
来杯拿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23:15:26
-
merrsabou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12:56:28
-
蝇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08:19:00
-
黑白之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02:30:36
-
曲项向天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3:51:48
-
捕梦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45:19
-
小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21:34
-
玗汐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17:27
-
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08:53
-
驯龙高手王橹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07:42
-
方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04:51
-
Dr.WizardLu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2:04:23
-
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1:56:18
-
亚原子生成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1:41:01
-
艾大荀 转发了这篇日记
侯运华事件反思“而当我们真正想要减少性骚扰乃至性侵事件的发生,也许我们该去凝视更根源的问题:社会是否有好的制度与环境、去保障人群的权益。”
2020-10-13 21:40:35 -
天狼星守望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21:36:05
-
宇宙最强江湖骗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17:12:36
-
豆友14561907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16:35:19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16:30:37
-
lil梨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16:27:07
-
fatefac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16:19:36
-
八月 转发了这篇日记
“当我们讨论性骚扰的时候,本应讨论的是社会环境问题、教育结构问题、师生权力问题,可当人们把它定性为“教师失格”,其实是把它模糊成了道德问题、个人问题。”
2020-10-13 15: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