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对学术感到幻灭的?
查看话题 >退学北美文科博士面面观——(二)精神生活篇
过了这么久之后才动笔写第二篇,都忘了我最初反思自己的博士生活的思路。但是我每天都有那么几分钟会想“为什么当初一心一意要做学术?”和“为什么一下子就放弃了?”
我曾经在申请博士的时候对着论文痛哭、甚至精神紧张到每五分钟就要去一次卫生间。我不断地想着“我要完了,我的论文这么烂,已经有两个学校拒绝我了,没有学校会录取我的。我除了写论文什么也不会做。”
最终我被录取了,读了一年以后,我头也不回地退学了。可是精神上的问题却遗留了下来。那种绝望的感觉好像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里,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无用。其实当时的症状就是压力过大导致的mental breakdown。
我去看过学校的心理医生,但是因为在OPT期间,学校拒绝为我提供咨询,只推荐外面的心理医生。一个小时150刀的收费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申请一个学校也要100刀左右。
我放任自己不去治疗的结果就是我至今还会时常崩溃,现在靠药物控制。我回忆当时我的大脑应该是想告诉我,太痛苦了,不要再折磨自己了。
学术理想的破灭
我记得导师问我为什么想读博士的时候,我说我一直很喜欢做学术,我也想一直坚持下去。她却露出一种“你太天真”的微笑。
我这样在学校待久了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世俗”人的追求感到一点不屑。
我曾经觉得自己做的是“为往圣继绝学”的事业。直到后开发现做学术是很多人的means,而不是追求。研究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握住最火的题目。
比如疫情期间强行把人文学科和热点话题联系起来的这类文章。例如Humanities as Essential Services by Kirsten Ostherr。(评论非常有意思)这里还有一个连接详细举例二月以来有关COVID-19的人文学科文章。
走到最后的学者都希望能在他们的领域站得更高、有更多的话语权,也能决定更多人的命运。虽然这个小小的学术圈只有几百个人,只能说哪里都有江湖。
我的导师很明白地告知我读博士或者做教授,都是一份职业,被学校雇用,要为学校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结果就是整个项目被砍掉。
我也曾经以为被录取为博士是攀登学术顶峰的开始,没想到却变成了卑微的廉价劳动力。教学是我的主要任务,enrollment是我的目标。
我想一个项目每年招4-5个博士生的时候有考虑过他们毕业后如何在1/200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吗?不,他们考虑的是又有免费干六年活的劳力了。
我在读博的最后一学期是游离的状态,上课之前才看阅读,看不完就找book review,作业随便写,反正系里的态度是你好好教课就行。
当我发现我对workshop上讲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混日子读下去肯定也是能读的,但是我没有了留在学校的意义。
父母的感受
读书开心吗?开心呀。但是做博士就没那么开心了。经济上的压力是一方面。家里人的不理解也是非常常见的。
25岁的时候读书,父母是非常开心的,可能还会提供资金支持。可是等33岁的时候还拿着25岁的TA奖学金,继续靠父母接济的时候就没那么美好了。
我妈妈在我读博士一年后问我第二年会不会涨工资,我看到她在我说永远不会涨的时候失望了一下。虽然我回家的机票都需要父母帮助,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想让我继续读下去,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大学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有社会地位、不用每天上课、面对学生不用玩办公室斗争。大学老师这种职业最适合我这样“涉世未深”的女孩了。
可现实是,学校里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导师厉害,好像学生也跟着鸡犬升天,能拥有许多特权。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分辨哪些导师的关系比较好,也要记住每个师兄师姐的关系网。
退学一年多了,我的爸妈还是对我的决定感到遗憾。
孤独感
读博士伴随着巨大的孤独感,大部分时间我一个人生活,不上课的时候一天也不会说话。
研究生时候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情况再也没有了,首先因为大家都太忙了,每个人都上着三门课、教着两门课。
学生在论文的压力之下,已经没有多少娱乐的空间了。其次很多人都有家庭,而大部分的家庭甚至两个人都不在一个州。所以每次假期的时候,系里大部分人都在去机场的路上。
我一年飞了8次,因为是廉价航空,到达的时候常常是凌晨4点,匆匆和我的先生待了两天之后,就又要离开。
每年搬家也是常态,有一次跨了半个美国。我的行李总是两个箱子,再多的东西我都带不走。生活一直是temporary的状态。如果我毕业之后去了一个遥远的学校,是不是还要过着这样搬来搬去的生活?
我知道这些叙述看起来像是一个天真脆弱的人发现货不对板之后的满腹牢骚、无病呻吟。
谁的生活不是冒险闯关呢。读博士是自己选的,还有人付钱让我读书,我不应该再抱怨了。
我就是一个在学校待了20年,从来没有接触过社会,对academia抱有幻想的理想主义者。
可是当我感受到失望、孤独、精神抑郁、思念、让父母担忧的愧疚时,我知道不能再放任自己一条路走到黑。
我的同学们劝我回学校,他们说你花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读到了博士,放弃不可惜吗?真的不可惜,因为我不开心,我感到空虚,我的大脑生病了。
我的导师说如果我不开心,一定要离开,不要再读了。后来我知道她读书的时候和我有一样的病。她坚持下去了,我没有。我听了她的话,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