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技术
week1(2020.9.10)
课程入门
课程介绍:
课程网站:http://cstfs.gdufs.edu.cn/mch/zwjs/
教学计划:交换机6节课,路由器7节课,广域网3节课。
交换机主要讲VLAN,路由器讲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OSPF,EIGRP),广域网讲帧中继(ACL,NAT)。
学习方法:跟着文档提示做,不要做一步就check results
课程信息:
平时60%
其中30%出勤(可能是我这辈子里面出勤率占比最高的一门课了,我觉得我可以!!),30%作业,还有随机加的印象分(他要我们主动坐前排,要我们想办法让他记住自己的名字,还要我们多去QQ群提问/回答问题)
考试40% 采取机考的形式(听到这心里凉了一点点……机考,咳咳,我真的是杯弓蛇影了)
知识点: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帮我们复习packet tracer怎么用
1、三种模式
①用户模式 表现形式:R1>
②特权模式 表现形式:R1#
③配置模式 表现形式:R1(config)#
这几种模式之间的切换方法:

2、重命名
配置模式下 hostname XXX
3、关闭域名查找
什么是域名查找?你输错一个指令后,他不会报错,而是进行域名查找,但是呢他老是找不到的,所以就会卡在那儿了。一旦卡住,可以利用ctrl+shift+6退出卡死的状态,
如果想避免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关闭域名查找。配置模式下 no ip domain-lookup
4、设置超时
先介绍一下console口和vty口。一个路由器只有一个console口,他负责本地连接线路;而vty口负责远程连接线路。
超时这个功能类似电脑屏保,我们电脑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黑屏。这里我们也可以设置,假如一段时间不输入指令,他就自动退回到用户模式。
R1(config)#line console 0
R1(config-line)#exec-timeout 00 10
这里两个数字,前面的00表示分钟,后面的10表示秒,所以这里的意思就是设置超时为10秒。
如果想设置永不超时呢?
R1(config-line)#exec-timeout 00 00
设置完以后,我们可以在特权模式下show running-config来检查一下。
5、给console口设置密码
按刚才的步骤进入console口
然后直接password XXX
之后步骤很重要,必须先激活一下,就是输入login
退出后,想再打开console,就会发现需要密码了。
6、设置欢迎术语
R1(config)#banner motd#XXXXX#
7、给vty线路设置密码
方法和给console设置密码是类似的,就是把console换成vty就完事了。
而且这里加不加激活都行。
8、小实验,远程telnet管理路由器。
啥意思呢,就是我利用我的PC可以直接管理路由器,对他做一些操作。接下来做一做实验。
实验步骤一:连接以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交换机下面都是绿的(如果刚开始交换机下面两个点不是绿的,等30s他会自动变绿的),而路由器这边却是红的。这说明交换机的接口默认是开的,而路由器接口默认是关闭的。
实验步骤2:给PC机、路由器配置IP地址、默认网关。
PC机的配置方法:单击PC机,弹出来的框框选择desktop,选第一个IP configuration。然后在IP address里面填192.168.1.1,点一下子网掩码(第二行的),他自动就帮你生成了。再填写默认网关192.168.1.3,默认网关的意思就是我这里的路由器的IP地址。配完以后不用保存,叉掉他就自动保存了。
路由器的IP配置方法:单击路由器,进入CLI。刚开始会让你选一个yes、no,选择no。然后进入配置模式,输入以下进行IP配置:
Router(config)#int g0/0/0
Router(config-if)#no shut
每个接口的名称都不一样,我这里是叫g0/0/0。如果不清楚,可以在特权模式下show running-config查一查。
然后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实验步骤3:检验能否ping通。
这时候再观察,就会发现图像已经全部变绿了。可以把这几个IP地址互相ping一下,看能不能通。
怎么ping?任意打开一台PC,然后desktop,点击Command Prompt,然后输入ping 和你想测试的IP地址。

这样就算是连通了。
实验步骤4:熟悉一下刚刚的学的指令,写欢迎语啊改名字啊设置密码什么的。这里就由着大家自由发挥啦~
就是设置密码的时候,建议不要设置一样的,可以多变一下,到时候才能看得出变化。比如我把console口的密码设置为111,vty口的密码设置为222,enable设置明文密码为333,密文密码为444(注意这里还是要在配置模式下)。
实验步骤5:远程操控
现在重点来啦,我来测试用一台PC远程操控路由器啦~
输入telnet 192.168.1.3,提示要我输入密码。这里要输的是哪一个密码呢?我试了之后发现是222,即vty口的密码。
然后再输入enable,发现他又要我输密码,这次顾名思义肯定知道是333了。
错!!
因为密文密码的等级要高于明文密码,所以这里是444。
(反复试错发现密码最多错3次,超过他就自动退回用户模式了)
然后咱们就光明正大的进入路由器,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了。我在PC上对路由器的远程操作都会反馈回去了,实验成功!
week2(2020.9.17)
VLAN
1、vlan的含义
虚拟的局域网。把地理位置不在一起的设备在逻辑上划分到一起。
2、划分vlan的优点
管理方便、安全
3、如何创建vlan
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配置模式:no ip domain-lookup
interface f0/0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no shut down
②创建vlan 2
在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下vlan 2
特权模式下show vlan brief用来查看
改名:name student
同理创建其他的vlan
4、把指定的端口加入vlan
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下int f0/10,进入端口10
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访问口模式
switch access vlan 2 加入vlan2中
这一步设置完以后,各个路由器之间再互相ping,发现ping不通了。原因是这些路由器现在已经处于不同的虚拟局域网。
5、跨交换机
把上面的交换机连三个路由器整体复制一遍,便得到一组新的交换机连路由器。用交叉线把这两个交换机连接起来,按道理来说上面和下面的路由器R2都是处于vlan2,但是他们却ping不通了。但是vlan1之间还是可以ping通。
原因:vlan1是本征vlan(native vlan),而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那条线路只允许一个vlan通过。
解决方法:设置中继链路(trunk)
为什么这样行得通?trunk模式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传多个vlan信息,比如vlan3想要经过这个trunk链路,在进行传输前,会加上一个标记,表明该数据是vlan3的。到目标交换机时,会去掉这个标记。本征vlan经过trunk的时候不需要加上标记。
※有两种常见的帧标记技术:ISL(思科特有的)和802.IQ(国际标准,所有设备都能用)

6、如何设置中继链路
①先把下面的一组的ip地址改了。比如改成192.168.1.11、192.168.1.12、192.168.1.13。测试vlan能否ping通,按照上面来说,vlan1可以,vlan2、3不行。
②int f0/10
switchport mode trunk
show interfaces trunk
这里只需要配置一边,另一边会自动改为trunk的。
7、中继链路完成后的重要指令
show interfaces trunk
8、如何限制某些vlan不能通过trunk链路?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
这就表示允许vlan1、2通过trunk,3就不行。
9、修改本征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2
补充:
1、批量处理
interface range f0/1,f0/8-10
配置vlan的实验1(2020.9.21)

任务一:查看基本配置。现在所有都还只有一个vlan(就是本征vlan)。PC1可以ping通PC4,PC2可以ping通PC5……但是PC1不能ping同PC5,虽然他们现在都处于同一个vlan,但是由于PC1和PC5处于不同的网段,也是ping不通的。

任务二:配置vlan。
先了解下什么是vlan吧。
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LAN)设备从逻辑上非物理层面划分成更小的局域网虚拟域,但不同网络域之间是无法直接通信的,所以VLA可以隔离各广播域,从而控制了广播流量。 VLAN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目前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不过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具有此功能,只有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
在交换机S1、S2、S3上分别创建id为10,名字为Faculty/Staff、id为20,名字为Students、id为30,名字为Guest(Default)、id为99,名字为Management&Native的vlan。配置完以后检查一下vlan是否配置成功。
代码:
配置模式vlan 10
name Faculty/Staff
后面的以此类推。
任务三:将 VLAN 分配给 S2 上的活动端口,按照图片上的注释。
也就是把f0/6放到vlan30,f0/18放到vlan20,f0/11放到vlan10里面。
代码:
①进入相应的端口
int f0/11
②进入访问口模式
switchport mode access
③加入相应的vlan
switch access vlan 10
任务四:将 VLAN 分配给 S3 上的活动端口,按照图片上的注释。
任务五:检查连通性丢失,解释为什么。
此时用PC1再去pingPC4,会显示ping不通。因为这时候PC1被加到vlan10里面,而f0/1(连接S1、S2的端口)还在vlan1,相当于PC1与S1已经是通过不同的vlan互联,在这里就断了联通性。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VLAN需要通过trunk模式延伸至相邻交换机。Trunk是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承载多于一种VLAN的端到端的连接,将VLAN延伸至整个网络。一个VLAN trunk不属于某一特定VLAN,而是交换机和路由器间多个VLAN的通道。
在我们的例子里面,没有加trunk以前,交换机S1、S2之间是属于vlan1的,而如果我们把连接S1、S2的端口变为trunk,他此时就不属于vlan1了,现在这条路什么vlan都能走。但是如果过路的是vlan1(本征vlan),我们就不用收过路费,什么都不做直接放行了;要是过路的是其他vlan,也能让他走,但是走之前给他发一个“通行证”,也就是给这个vlan标记一下“他是什么vlan”,等走完高速以后回收这个通行证。
任务六:配置trunk(中继)。将 S1 Fa0/1 和 Fa0/3 配置为中继,并使用 VLAN 99 作为本征 VLAN。
方法跟任务三的一样,只是把access模式改成trunk模式。
设置本征vlan: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XX
任务七:检验相同 VLAN 中设备之间的连通性。你发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PC1 ping PC4,可以ping通,其他同理也可以。
原因也就是刚刚对trunk工作机制的解释。
用命令show switchport int0/1查看,发现出现以下信息:
%CDP-4-NATIVE_VLAN_MISMATCH: Native VLAN mismatch discovered on FastEthernet0/1 (1), with S1 FastEthernet0/1 (99).
这个的意思是说我S2上面的本征VLAN还是vlan1,而S1上面的本征VLAN是vlan99,这个就叫本征VLAN不匹配。就好比我从S2向S1走,此时vlan1不用发通行证;而我从S1往S2走,vlan99不用发通行证。在这个图里面不会出问题,因为每一台PC几乎都是在自己的vlan里面,但是有的情况就会出现互相干扰从而导致不同vlan居然ping通了的情况。所以尽量还是要避免本征vlan不匹配。
任务八:将S2、S3的中继接口的管理模式配置为中继模式,更正本征 VLAN 不匹配的问题。
这一步同之前的配置中继的方法,然后把本征vlan换成99。
任务九:确认 S3 上已启用中继,并将 VLAN 99 配置为本征 VLAN。
配置vlan的实验2(2020.9.24)



1、交换机的基本设置(S1、S2、S3)
①配置主机名
hostname S1
②禁用DNS查找
no ip domain-lookup
③给enable设置密码为class
enable secret class
④给console口设置密码为cisco
line console 0
password cisco
login(很重要,必须激活,不然无效)
⑤给vty口设置密码为cisco
line vty 0 4
password cisco
2、配置激活接口
给六台PC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3、在交换机S1、S2、S3下创建vlan并命名
vlan名称见图
4、把S2、S3的部分端口分配给vlan
只需要分配6、11、18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5、分配管理地址

观察一个交换机可以发现,他除了最后一个VLAN1的IP地址那一栏写着没设置,意思是可以设置IP地址的。这唯一一个可以配置IP地址的虚拟接口(SVI)使得各个交换机之间也能通过IP进行通信,假如说我的交换机和某一个主机在同一个VLAN下,那么这台主机可以通过telnet访问该交换机。
如果没有特别设置,默认的VLAN就是VLAN1,大家天生都是在这个VLAN1里面的。但是这样其实不安全,设想网吧里面的这个管理VLAN就是VLAN1,那么所有和交换机相连的机器就都能访问到交换机了。所以一个解决办法是新建一个新的VLAN作为管理VLAN,仅有被分配到该管理VLAN端口的主机才能连接到交换机。
所以这里的步骤是,在S1、S2、S3上
interface vlan 99
ip address 172.17.99.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后面两个的IP地址分别为12、13
6、为所有交换机上的中继端口配置中继和本征 VLAN
7、更改S2 Fa0/11端口所属的 VLAN
week3(2020.9.17)
VTP


VTP开小灶(2020.9.26)
由于周四上课老师讲的太快,上次的笔记记得有点乱,近日重新整理,并借写作业加深印象。
1、vtp的含义
全称为vlan trunk protocal,意思是“通过trunk技术管理vlan的协议”。他的作用就是可以在有大量交换设备,需要配置类似的vlan划分的时候,简化配置过程,使各个交换机互相学习Vlan Database。
2、vtp的三种模式
服务器模式:可以创建、删除、修改vlan
客户端模式:不可创建、删除、修改vlan
透明模式:可以创建、删除、修改vlan
注意:
①三种模式均可以转发vlan信息。
②透明模式交换机不受其它交换机影响,也不影响其它交换机。
实验1

初始状态,各个交换机都只有系统默认生成的vlan,没有人工设置的vlan,而且交换机之间没有配置中继。
本实验想达到的目的:把S1设置为服务器,S2和S3设置为客户端。在S1上创建vlan,通过vtp协议把这些vlan传递到S2、S3上。同时配置交换机之间的中继模式,最终达到相同网段、相同vlan的PC之间可以互联互通。
步骤1:将 S1 配置为 VTP 服务器
将 S1 配置为服务器模式
vtp mode server
配置 VTP 域名(注意域名是大小写敏感的)
vtp domain CCNA
配置 VTP 域口令(注意域口令也是大小写敏感的)
vtp password cisco
确认配置更改
show vtp status
确认vtp口令
show vtp password
步骤2:将 S2 和 S3 配置为 VTP 客户端
将 S2、S3 配置为客户端模式
vtp mode client
配置 VTP 域名(要想后续S2 和 S3 能接受来自 S1 的通告,就必须把他们设置到与 S1 相同的 VTP 域中)
vtp domain CCNA
配置 VTP 域口令(要想后续S2 和 S3 能接受来自 S1 的通告,就必须把他们的口令设置与 S1 相同)
vtp password cisco
确认配置更改
show vtp status
确认vtp口令
show vtp password
***************
插播一下,在show vtp status里面有一个configuration revision,中文名叫配置修订版号(简称修订号)。这个是什么呢?这玩意是用来记录你对vlan的增加、删除、改动的次数的,每进行一次修订号就会加一。
****************
步骤3:在 S1 上配置 VLAN
在复习一下创建vlan
vlan 10
name Faculty/Staff
……
理论上咱们设置了vtp,我在S1上面创建的vlan就会自动送到S2、S3上面了。但是我们分别查看S2、S3的vlan信息,发现并没有这几个新建的vlan。原因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设置中继,交换机之间还不能通信,vlan过都过不去。
步骤4:在 S1、S2 和 S3 上配置中继
又是复习前面的知识啦~
对S1的f0/1、f0/3分别: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99
对S2的f0/1、S3的f0/3分别: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99
配置完以后再检查vtp状态,发现此时的修订号已经变为8了。这是因为我每进行一次vlan XX、name XX这样的操作,修订号就加一。我在S1上创建了4个vlan,而且每个都命名,这样修订号就变为8。还有一个规律,在一个vtp域里,修订号最高的交换机会覆盖其他角色的交换机,而修订号相等的互不影响。
进一步阅读信息,发现此刻我现存的vlan是9个。这是因为本来就有5个默认的vlan,加上自己设置的4个,一共就是9个。
步骤5:为 VLAN 分配端口
得把接口放到vlan里面,才算完成最后一步,交换机之间才能真正进行通信。
这个也是上节课知识的复习:
int f0/1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这时,再测试各个相同网段相同vlan的PC之间联通性,发现都能连通了。
******************************
实验二


不详细讲解这个联系的每一个步骤了,他跟实验1的主要区别在于不给代码,要你自己写了。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①同时配置多个接口的偷懒好方法:range
int range f0/1-5 就可以实现一次性对f0/1一直到f0/5的操作。
假如说他不是连续的呢?
int range f0/6,f0/11,f0/18
②no shutdown!!!
老是忘记这个,导致trunk或者端口都没有打开,难怪连接不通。所以一定要记得no shutdown。
week4(2020.9.27)
STP



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主机名、禁用DNS、console 0密码配为cisco、vty 0 15密码配为cisco(注意这两个都要login)、enable密码配为class。
2、给主机配置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3、以接入模式启用 S2 上的用户端口,即f0/11、f0/18、f0/6(别忘了no shutdown)
4、在三台交换机上配置 VTP。S1设置为服务器,S2、S3均设置为客户端,vtp域名为Lab5,密码为cisco。
5、每台交换机的端口 Fa0/1 至 Fa0/5 配置为中继端口,并将vlan99设置为本征vlan(也别忘了no shutdown)
6、在 VTP 服务器上配置 VLAN。

7、检验S2、S3是否都接到了传过来的vlan。
在S2、S3上均收到了新建的vlan。
8、在所有三台交换机上配置管理接口地址。
9、为 VLAN 分配交换机端口。
-----上面都还是在复习以前的知识,以下才是今日正题,虽然他只占1%的分数-----
在讲具体的STP配置以前,先说一说这个生成树协议的起源。
假如说每个交换机只与一台交换机相连,那么哪一天这一条连接断了,不仅是这台交换机,连带之后的部分全部都断了。这在实际情况中是非常不好的,一条链路的中断会导致一片网络的瘫痪,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给每条交换机“多留几条路”,也就是说,人为的增加一些冗余的链路。
但这样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冗余的链路一方面使网络变得复杂,也使桥接网络中可能存在路径回环。那么我们能这样吗,平时的时候,这些冗余的链路不开启,也意味着他不产生回环干扰我正常的链路;但是一旦当前路径发生故障时,又可以激活冗余备份链路,恢复网络的连通性。
我们的这种思路便是要介绍的STP(生成树协议)的大体思想,现在我们从实际情况上来看一看。
10、在三台交换机上检查STP的配置,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三台交换机上面分别 show spanning-tree,可以查看每个交换机上的生成树表
show spanning-tree vlan 99,则限制了检查所有三台交换机上的 VLAN 99 生成树:
S1#show spanning-tree vlan 99
VLAN0099
S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ieee
①Root ID Priority 32867
Address 0030.F20D.D6B1
②Hello Time 2 sec Max Age 20 sec Forward Delay 15 sec
Bridge ID Priority 32867 (priority 32966 sys-id-ext 99)
Address 0050.0F68.146E
Aging Time 300
Interface Role Sts Cost Prio.Nbr Type
---------------- ---- --- --------- -------- --------------------------------
Fa0/1 Root ③FWD 19 128.3 Shr
Fa0/2 Altn ④BLK 19 128.3 Shr
Fa0/3 Desg FWD 19 128.3 Shr
Fa0/4 Desg FWD 19 128.3 Shr
S2#show spanning-tree vlan 99
VLAN0099
S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ieee
Root ID Priority 32867
Address 0030.F20D.D6B1
Hello Time 2 sec Max Age 20 sec Forward Delay 15 sec
Bridge ID Priority 32867 (priority 32966 sys-id-ext 99)
Address 00E0.F7AE.7258
Aging Time 300
Interface Role Sts Cost Prio.Nbr Type
---------------- ---- --- --------- -------- --------------------------------
Fa0/1 Root FWD 19 128.3 Shr
Fa0/2 Altn BLK 19 128.3 Shr
Fa0/3 Altn BLK 19 128.3 Shr
Fa0/4 Altn BLK 19 128.3 Shr
S3#show spanning-tree vlan 99
VLAN0099
S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ieee
Root ID Priority 32867
Address 0030.F20D.D6B1
⑤This bridge is the root
Hello Time 2 sec Max Age 20 sec Forward Delay 15 sec
Bridge ID Priority 32867 (priority 32966 sys-id-ext 99)
Address 0030.F20D.D6B1
Aging Time 300
Interface Role Sts Cost Prio.Nbr Type
---------------- ---- --- --------- -------- --------------------------------
Fa0/1 Desg FWD 19 128.3 Shr
Fa0/2 Desg FWD 19 128.3 Shr
Fa0/3 Desg FWD 19 128.3 Shr
Fa0/4 Desg FWD 19 128.3 Shr
通过对输出结果的注释的解释,我们来学习一下生成树协议STP。
①Root ID Priority 32867 Address 0030.F20D.D6B1
Root ID是根桥(root)的根ID,这里的priority指的是优先级,address指的是mac地址。
刚启动每个交换机的时候,这个交换机就像处在一个混沌的世界里,他没有接触到其他人,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世界上就只有他一台交换机,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认为是根桥。

但这种孤立的状态很快就被与其他交换机的互联所打破。一旦这台交换机发现他的周围还有其他的交换机,他们之间便开始“书信交流”。他会给新的交换机发送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这是用于生成树计算以及维护生成树的一种报文。在该报文里就包含了优先级和MAC地址两个重要的信息。 两个交换机在交流时,会先比较彼此的优先级,当我发现对方的优先级的数字比自己小时,就相当于买章鱼小丸子排队,对方是11号我是13号,理应他先拿,然后我就把我心中根桥的神圣位置让给了对方(注意这里只是“我心中的”,并不一定是实际最终的根桥,因为我现在只与一台交换机交流了)。假如说我发现咋俩的优先级一样,那么我们就再PK MAC地址,也是小的为根桥。
在咱们这个例子里面,三台交换机都已经互相“书信往来”过了,“尊卑秩序”也分出来了。他们是怎么比的呢?我们观察发现对于vlan99,三台交换机的优先级都一样,这个比不出来,就接着看mac地址,发现S3的mac地址最小,所以把S3推选为根桥。我们注意看⑤,系统也说S3是根桥。
②hello time, Max Age, Forward Delay
讲到这就得先提一提生成树的端口状态,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这个阻塞阶段指的是在端口初始化后,一个端口既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又不能向它的地址表添加MAC地址,这段时间对应的就是max age。
侦听阶段,端口仍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帧。不过,此时它被允许接收或发送BPDU报文。这个阶段一般持续15s。
学习阶段,端口仍像从前一样发送和接收BPDU报文。不过,该交换机可以学习新的MAC地址,并将该地址添加到交换机的地址表中。这个阶段也一般持续15s。
转发阶段,端口终于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帧,也可以收集MAC地址加入到它的地址表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次联通以后,交换机之间的线“迟迟不变绿”的原因了。我们平时大概要等15s他才能自动变绿,这个也被称为收敛时间。 只不过在packet tracer里边咱们可以点击fast forward time来缩短等待。咱们也能直接把命令里面改为spanning-tree portfast来直接进入侦听阶段,也能达到缩短等待的效果。
③FWD④BLK
放一起讲吧,FWD是转发口,BLK是阻塞口。这也就对应上面我们说的四个状态中的两个。如果是转发口,简单理解就是这个端口完全开启了;反之,则说明这个端口此刻没有被开启,是堵塞状态
************************
接下来回答思科练习上面的问题~
谁是默认状况下的根桥?(看结果说话:S3)
VLAN 99 上交换机 S1、S2 和 S3 的优先级分别是多少? (S3、S1、S2)
S1 在 VLAN 10、20、30 和 99 上的优先级分别是多少? (这个要show整个S1的spanning-tree,所以结果是从这句指令中得出来的。结果是vlan 10 vlan 20 vlan30 vlan 99)
根交换机上哪些端口阻塞了 VLAN 99?(本题的根交换机目前还是S3,此刻vlan99全部端口都是FWD,所以没有端口阻塞VLAN99)
非根交换机上哪些端口阻塞了 VLAN 99?(S1交换机:f0/2;S2交换机f0/2-4)
STP 根据什么选择根桥?(比较优先级、MAC地址)
由于这些网桥的优先级全部相同,交换机会另外根据哪项信息来确定根桥?(MAC地址)
11、优化 STP,根据需要修改根桥为S3。
根桥的位置决定了网络中的活动交换路径。随机放置可能导致路径不佳。理想状况下,根桥应该位于分布层。
在本题所配置的六条中继中,只有三条在传输流量。尽管这样可以防止环路,但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由于根桥可以基于 VLAN 来定义,因此您可以使某些端口对一个 VLAN 呈阻塞状态,对另一个 VLAN 则转发流量。我们可以通过迫使另一台交换机成为 VLAN 99 的根桥,以便在中继上执行一些负载共享,从而达到防止资源浪费的目的。
如何修改根桥呢?我们能想到最直观的方法就是修改优先级,指令为:
spanning-tree vlan 99 priority 4096
也可以通过
spanning-tree vlan 99 root primary
开小灶:STP综合实验1(2020.10.7)
想起来STP的综合练习实验还不完全会写(分配地址那部分抄的网上的),而明天又要上课了,所以——今晚安排!
这次大综合的任务:
1、使用 VTP、VLAN 和 STP 来配置一个冗余网络
2、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编址方案

需求:
Production VLAN 需要 100 个主机地址
Staff VLAN 需要 50 个主机地址
Guest VLAN 需要 20 个主机地址
Management&Native VLAN 需要 10 个主机地址
vlan对应:
VLAN 15 Production
VLAN 25 Staff
VLAN 35 Guest(Default)
VLAN 5 Management&Native
题目要求地址空间为: 10.1.1.0/24 ,所以说就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分配什么192.168.1.X什么的了。
计网复习(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①“IP地址/ 数字” 是什么意思?例如 192.168.5.12 / 21
数字是子网掩码位(数),说明子网掩码由21个1组成,即 子网掩码是: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也就是255.255.248.0.
②什么是主机位?什么是网络位?
主机位和网络位共同构成了IP地址。怎么区分主机位和网络位呢? 通过子网掩码。子网掩码跟IP地址一一对应,子网掩码为1的是网络位,为0的是主机位 。还是拿上面那个例子来说。
子网掩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IP地址
11000000 10101000 00000101 00001100
两者相与,得到的就是网络位,即: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0 00000000
192.168.0.0
****************
回到本题,题目给的地址空间为10.1.1.0/24,我们来算一下主机位是什么。
IP地址
000010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子网掩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两者相与,得到:
000010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得到网络位为10.1.1,也就是说主机位有8位。理论上可以分配2^8个ip地址,但是实际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被保留下来,于是可以分配2^8-2=254个地址。
我们分地址空间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是先给需求多的分。这个例子中,“胃口”最大的是production的子网,他要了100个IP。我们估摸一下,2^7-2=126>100,所以至少得给他分配7位,那么多的那一位主机位就借给网络位了。 现在给production分的就是10.1.1.x 0000000/25,其中x表示主机位借给做网络位,可以取0,1。 到现在,10.1.1.0/24 分成了2个子网:
10.1.1.0/25 ---------------------------------------
子网1给 Production VLAN(15)
10.1.1.128/25 ------------------------------------
子网2
按照同样的思路,做一下递归调用,把子网2再分配给“胃口”第二大的staff。他需要50个IP,由于2^6-2=62,可以给他分配6位, 10.1.1.1X 000000/26,X可以任取0或1,我们还是取0。
10.1.1.128/26 ------------------------------------
子网3给Staff VLAN(25)
10.1.1.192/26 ------------------------------------
子网4
将子网4再拿给剩下的里面胃口最大的Guest分配,他要20个IP,2^5-2=30,可以给他分配5位,10.1.1.11X 00000/27。这里X还是取0。
10.1.1.192/27 ------------------------------------
子网5给Guest vlan (35)
10.1.1.224/27 ------------------------------------
子网6
最后剩下一个Management&Native,需要10个IP,2^4-2=14,给它分配4位:10.1.1.111X 0000/28
10.1.1.224/28 ------------------------------------
子网7给Management&Native
10.1.1.240/28 ------------------------------------
子网8(其实还剩一些,没用完,但是可以留作后用)
至此,我们就分配完了!总结一下:
VLAN 15 Production 10.1.1.0/25~10.1.1.128/25
VLAN 25 Staff 10.1.1.128/26~10.1.1.192/26
VLAN 35 Guest(Default) 10.1.1.192/27~10.1.1.224/27
VLAN 5 Management&Native 10.1.1.224/28~10.1.1.240/28
********************
交换机IP分配: 一般把第一个IP作为网关地址,所以 S1,S2,S3分别用第2-4个IP ,也就是 10.1.1.226 ~ 10.1.1.228。
PC的IP选择也遵循这个原理,所以说PC1~PC3的IP地址分别为 10.1.1.2、 10.1.1.130、 10.1.1.194。
开小灶:STP综合实验2(2020.10.8)
(接昨天)
先讲一下默认网关怎么求。
默认网关如果没有手工设定, 通常是该子网段第一个IP。比如说本例子中的第一个子网,它的范围是10.1.1.224~10.1.1.240,则它的默认网关就是他的第一个子网,为10.1.1.225。
这样我们就能填写这张表了,后续根据这张表来进行配置,现在正式进入本实验的操作部分。

1、在每台交换机上配置主机名和默认网关。
配置默认网关的指令: ip default-gateway 10.1.1.225
2、在每台交换机上创建并启用接口 VLAN 5。
int vlan 5 ip add 10.1.1.226 255.255.255.240
3、配置 VTP。
mode: 将 S1 配置为服务器。将 S2 和 S3 配置为客户端。
domain: XYZCORP
password: westbranch
4、将 S1、S2 和 S3 适当的接口配置为中继模式,并将 VLAN 5 指定为本征 VLAN。
这里需要配置的接口是每个交换机的f0/1-4
5、仅在 S1 上创建以下 VLAN 并为其命名。VTP 会将新的 VLAN 通告给 S1 和 S2。
VLAN 15 Production
VLAN 25 Staff
VLAN 35 Guest(Default)
VLAN 5 Management&Native
6、为 S2 上的接入端口指定 VLAN。将 PC 接入指定的 VLAN:
将 PC1 连接到接口 Fa0/11,并指定 VLAN 15
将 PC2 连接到接口 Fa0/18,并指定 VLAN 25
将 PC3 连接到接口 Fa0/6,并指定 VLAN 35
这里有点遗忘了,需要输入的指令是: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 access vlan 15
7、配置STP。设置 S1 的优先级,使之始终成为所有 VLAN 的根桥。
这个也有点不熟,指令是:
spanning-tree vlan 15 priority 4096 (vlan 25、35、5也是)
8、配置主机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照着表格打就是了。
week5(2020.10.8)
单臂路由

借助演示实验来说一下他的指令~
我们这里的PC0和PC1的ip地址如图所示,我们发现他们不在一个网段,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假如只是通过一个交换机相连,他们其实是不能互相通信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个三层设备,即一个路由器来达到这两台PC机之间可以交流的目的。

具体做法:
1、在交换机S1上创建vlan1和vlan2,把PC1加入vlan1,PC2加入vlan2。
2、设置PC机的ip、掩码和网关地址。这里的网关就是路由器的子接口ip,本例中分别172.16.1.254、172.16.2.254。
3、把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线路接口设置为trunk口,只需要在交换机上面设置。
4、在路由器上启用子接口(no shutdown)、封装、设置ip。
这一步具体的指令:
int g0/0/0
no shutdown
int g0/0/0.1
encapsulation dot1Q 1 native(这里的native可以不要,写在这儿是为了设置为本征vlan)
ip add 172.16.1.254 255.255.255.0
第一次总结(2020.10.9)



week6(2020.10.16)
静态路由

此时PC之间不能ping通。原因:需要有网关,到达对方的路由条目
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时,要先在路由表中查找相应的路由。路由器有三种途径建立路由:
1、直连网络
2、静态路由
缺点:不能动态反映网络拓补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s0/0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2.12.12.2
两者的区别:
如果链路是点到点的链路,采用网关地址和接口都是可以的;如果链路是多路访问的链路,则只能采用网关地址。
3、动态路由
实验1:静态路由

环回口:
1、方便做实验
2、环回口永远是一个激活的状态,在OSPF协议里可以将其作为路由器的ID号。
以2620路由器为例:
1、physical -> WIC-1T(一个口,2T是两个口)断电,拖到插槽 -> 用带时钟的红色交叉线连接s0/0和s0/0, s0/1连接s0/0

解决由于不同步导致的中断:
line console 0
logging synchronous
2、配IP
int s0/0
ip add 1.1.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int loopback 0
ip add 1.1.1.1 255.255.255.0
3、配置静态路由
思路:把没有的路由条目加进来
ip route 192.168.12.0 255.255.255.0 s0/0
这里的192.168.12.0是要加进来的路由条目,s0/0是我对应的端口。
加完以后可以用show ip route检查一下:

注意:静态路由可以跟网段,也可以跟一个具体的ip,注意对应的掩码的写法。
时钟频率:
查看 show controllers s0/0
DCE端
DTE端:终端
时钟频率->带宽,在DTE端设置,设置口令为:
int s0/0
clock rate 64000
每个路由器查看路由表,配置时钟频率
实验一:
2^6-2=62>60
需要将 192.168.2.0/24 网络划分为多少个子网?4
这些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什么?_________
这些网络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255.255.255.192
以斜杠格式表示的网络子网掩码是什么? /26
每个子网可支持多少台主机? ______
子网 0:192.168.2.0/26
子网 1:192.168.2.64/26
子网 2:192.168.2.128/26
子网 3:192.168.2.192/26
任务7:branch目前有哪些网络?
192.168.2.128 、192.168.2.192
缺
ip route 0.0.0.0 0.0.0.0 s0/0
HQ目前有
缺
ip route 0.0.0.0 0.0.0.0 209.165.201.1
ip route 192.168.2.192 255.255.255.0 s?
可以合并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s0/0